两个羌族村的重生之路——特色就是生产力
从邛崃市南宝山山顶出发,坐车一路辗转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宽窄巷子,69岁的羌族释比传人杨贵生已经有些疲惫。这一天,他将和他的小儿子为游客们表演羌族独有的羊皮舞。
在熙来攘往的游客面前跳舞,杨贵生对这样的赚钱方式已不再感到陌生。这样不仅能为家里补贴点收入,还能鲜活地展示、宣传羌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到南宝山上的羌寨里旅游——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2009年9月23日,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土地的汶川、青川两地约300户老百姓,永久安置在了邛崃南宝山,成为省内唯一跨市州异地安置的群体。其中包括汶川龙溪乡直台村和跨坡村夕格组的近千名羌族群众。从那天起,在邛崃的行政区划上,就多出了木梯村和直台村两个新村。
从山民变农民,这些羌族群众在南宝山上正续写着迁移后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陈碧红 唐泽文
新环境下适应“难”
与汶川阳光充沛的少雨天气相比,南宝山显得潮湿阴冷。气候环境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羌民的生活习惯,更挑战着这些羌族群众祖辈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和方式。
“过去4年间,他们异地安置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逐步适应新生存空间和新种植技术。”南宝乡副乡长孟许介绍,为帮助异地安置的羌族群众发展产业,在迁移之初,当地政府就按照人均1亩林地、2亩茶地、0.5亩菜地的标准将土地承包到户,并成立了高山蔬菜合作社,引导村民学习种高山茶叶、莲花白、紫薯、银杏以及猕猴桃等。
虽然告别了出门靠马驮肩挑、读书须翻山越岭的日子,住进了交通便利、干净舒适的新房,但这样的改变让村民们仍然有点无所适从。
由于对新的环境气候不够了解,加上对新种植技术掌握不到位,对猕猴桃、高山茶叶等需要一定种植技术的农作物,羌民们始终未能种植成功。“茶叶不是烧了苗就是施肥不够,猕猴桃得了‘溃疡病\’。”孟许说,就连种植的莲花白和土豆等常规农作物,也受到气候原因而产量甚小,仅够村民自食而已。
直台村老村支书李水清算过账:人均纯收入6480元,要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000多元,其中还有政府发放的低保补贴占大头,“自己通过劳动赚来的钱很少。”加上水电气等生活成本的提高,娃娃上学读书等各项费用的支出,基本上就花光了所有的经济收入。
住得好,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收入,心里落差越来越大,让村民和乡政府再一次尝试调整收入来源结构。但“开源”也并不容易。比如村上组织大家开办农家乐,可因为不识字,村民们连菜单都写不出来。只有小学4年级文化程度的木梯村村民王志军,已经是村上学历最高的人。
过去几年间,在迁移到南宝山的羌民中,年年都会有一些人继续返回汶川,挖虫草和天麻赚钱。
用羌文化打造旅游胜地
经济收入一时的拮据,并没有减少羌民对生活的创造力。
“对这些羌寨来说,最具竞争力的是他们独有的羌族文化。”长期对口帮扶直台村的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这些羌寨内能够大力发展文化项目,不仅能保证成都唯一羌族村的文化传承,还能通过文化项目发展致富。
实际上,杨贵生已经用实际行动验证了他的观点。作为曾在汶川先后接受过200多名中外记者、专家探访的羌族文化传人,杨贵生深知羌族文化魅力的价值所在。
在过去几年间,由羌民组成的羌族舞蹈队已经相继走下南宝山,成为在周边景区颇受欢迎的文艺演出队伍。而且,每场表演都有不错的经济回报。
“让羌民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游客引进来。”孟许介绍说,目前木梯村和直台村正加快对羌文化的打造,新建羌碉群、风貌改造、道路扩建等等,让大山顶上的这片羌寨风情,成为旅游胜地。“最原汁原味的,是村民之间依旧沿用着没有文字记录的古老羌语进行交流。”
据了解,目前南宝山正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连片打造。就在本月中旬,南宝山旅游综合项目规划即将出炉。“未来,随着道路的打通,南宝山羌寨群将串联起大邑花水湾、雅安上里古镇、碧峰峡和邛崃天台山等景点,成为旅游大环线上的独特风景。”而一旦旅游环线道路被打通,这片坐落在山顶的羌寨村落将被迅速盘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余如波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年货,亦是一份升腾的温暖。从1月7日启动至今,“2014年春节文化惠民活动——文化年货带回家”已经走遍成都、什邡、芦山等地。连续几日,记者追踪文化年货的“收发”...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