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春早人更勤

攀枝花日报 2011-02-10 20:15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南桢文/图

农历新年尚未过完,城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攀枝花市的农村已呈现出人勤春早生产忙的景象。

田间忙耕作

正月初五一大早,中坝乡团山村石桥组村民刘金富和妻子就忙着到田里挖莲藕。

“我们庄稼人就是这样,大年三十团了年过后,亲戚间串串门,这两天就得忙着下地了。我家种了1亩多田的莲藕,已卖了5000多块钱,如果价格好,剩下的莲藕也能卖5000多(元)。”刘金富笑着说。刘金富一家四口,两个孩子,有4亩多土地;除了种莲藕,他家还种了些土豆、豌豆等时令蔬菜,还少量种些稻谷;年收入近2万元。他妻子岑祝琴告诉记者:“往年藕的价格低一些,这1亩田一般只能卖7000元。这季藕最高价卖到了2.5元一斤,现在都能卖到1.7元左右一斤。”

2月8日,记者站在总发乡立新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村民们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

立新村六组村民杨碧华一家在田里给四季豆苗浇肥。她说:“大年三十团了年,初一给别人家帮忙,初二立春休息了一天,初三就开始下地给青笋秧浇水。”

杨碧华一家五口,人均只有3分田,另有2亩多坡地。他们种了些芒果树,农闲时儿子和丈夫在外打工,农活基本上由她在家操持。

58岁的杨碧华看上去很精神,她丈夫挑粪水,她和女儿负责浇四季豆苗。她一边浇一边说:“今年这季四季豆我家种了1亩多,已有20多天;这段时间就是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人勤快地就有个好收成。”

市场忙采购

2月8日这天,在仁和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外的种子、农资门市里,前来购买农药、种子的村民一拨接一拨。

中坝乡大纸房村的张世平夫妇准备买洋蒜苗种子。到几家种子门市询问后,张世平感到今年的种子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1斤洋蒜苗种子要110元,去年夏天只有70多元。”经过反复比价,他们最终以100元买了1斤洋蒜苗种子。

张世平家有3亩多地,种了青笋、棒菜、豌豆等多种蔬菜。他说,大年初二他们就开始下地摘豌豆了,这几天在地里浇水,当天专门来买点种子回去撒。

在另外一家种子门市,益民乡长坪子村的罗红利买了40斤黄豆种子。她笑着说:“我们在新久和红格都没买到黄豆种子,今天一早就赶车来仁和买,能在这里买到就不错了。”罗红利在春节期间只休息了两天。这两天都在芒果地里浇水施肥,她想在地里套种黄豆,才发现家里的黄豆种子不够了,才急着赶到仁和来买。“去年种了3亩地黄豆,原本以为种多了不好卖,结果收成还不错,纯收入有8000多元;我今年想继续种黄豆。”罗红利自信地说。

前进镇普达村枣子坪组的王应平在农资门市买了两袋尿素、10多袋锌肥,他说:“我家有10多亩芒果树,这两天忙着在地里浇水、施肥。我家地少一点,初四才下地干活,村里有的人初一、初二就到芒果地里浇水、施肥了。”王应平说,他家的芒果树有1000多株挂果,因树还小,加上去年没剪好花,只收入了2万多元。今年,他准备好好管理他的这些果树,盼望芒果树能为他家带来更大的收益。

新闻推荐

干旱“煎熬”的村庄 ——走进攀枝花旱区(一)

□本报记者王南桢文/图塘库干涸、小溪沟断流、土地撂荒、农作物受灾、人畜饮水困难……1月底,大年还未过完的仁和区部分乡村的人们正经受着干旱的“煎熬”。仁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春早人更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