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冶铁史 西汉中晚期已掌握冶铁技术
铁溪河、铁神庙、矿坑山、铁矿山、高炉冲、炉子林、红炉口……这些地名都来自成都市蒲江县,它们的名字均与“冶铁”有关。古时候,现在的蒲江县境隶属于临邛地区。这里傍着河流、背倚山林、蕴藏着铁矿石的山峰伫立千年。
蒲江,一处与“铁”脱不了干系的地方。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情况,其冶铁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战国时期。到了西汉,当地官府实行盐铁专营政策,并在临邛设置铁官,蒲江冶铁业得以长足发展。根据蒲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今年发布的数据,迄今,蒲江县境内已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
西汉中晚期
蒲江已掌握生铁冶炼技术
蒲江被上天眷顾了千年,到如今,蒲江铁矿资源仍然丰富。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铁矿类型有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三种,其中菱铁矿“呈结核状,产于熊坡背斜下侏罗系香溪组煤系页岩和砂质岩中,尤以煤层顶部较富集,如‘厚炭\’顶部,菱铁矿结核似层状厚10厘米,作条带状分布,色呈钢灰或棕红,结核最大直径40厘米,一般有鸡蛋大小,可供小高炉炼钢”。
与古籍记载不谋而合后,近年来,随着考古专家在各个遗址上不断收集样本,对其进行测量,人们对蒲江冶铁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2012年,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盆地及中国古代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位学者前往古石山三角堰冶铁遗址实地参观。学者们认为,蒲江最迟在西汉中晚期已掌握生铁冶炼、炒钢、退火脱碳等冶金技术,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前沿。
有铁渣不见铁器
蒲江的铁到底去了哪里?
近日铁溪村重见天日的冶铁遗址上,目前尚未发掘出土任何铁器成品。掩埋于黄土中的,多是铁渣、铁块、积铁块等遗物。盛产铁矿的五面山为冶铁原料提供了便利。
那么,蒲江所冶炼的钢铁,到底都去了哪里?有考古专家推测,这里主要是冶铁区域,而铁器作为商品在别处生产。假如铁溪村是当时的“惠民监”的原料提供者,那么,生产钱币的“基地”极有可能具有高度的保密性,需要设置在更安全的地方。
此前,贵州、云南等地曾发掘出土了一些铁器,带有“蜀郡成都”、“蜀郡千万”、“蜀郡工官”等铭文,这充分说明了成都平原冶铁手工业在当时的知名度。来自成都平原的铁器,究竟去了何处?对古代西南地区、甚至于东南亚等地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答案,都将在未来的考古工作中得到解答。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
相关资料/
蒲江县铁溪村冶铁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浅丘东坡,整体沿山势西北东南向分布,主要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
冶铁炉共2座,由窑壁、窑床、火塘、排渣沟组成,窑炉平面形制多为椭圆形,内径2-2.1米、外径2.2-2.4米,炉壁烧结面厚10-24厘米。
火塘内深20厘米,炉底有凹坑连接排渣沟到窑外,排渣沟长80厘米、深18-20厘米、宽16-18厘米。炒钢炉共13座,分布于冶铁炉周边,平面多呈椭圆形,内圈直径40-54厘米、外圈直径60-75厘米、烧结面厚5-14厘米,附壁铁水厚2-7厘米,大部分炉底残留有铁块,部分炒钢炉内填满铁块。炉剖面形制多为U形,深约28厘米。
燃料窑1座,由窑顶、窑壁、窑床、窑门、烟道和工作面组成,平面形制呈马蹄形,长6.3米、宽2.1米、高1.2-1.8米。窑顶呈穹隆形,窑壁较竖直,其上存人工修整和烟熏痕迹,窑床底部存一层厚约0.5米的炭渣,其内填土中含卵石块、木炭渣和少量铁渣。
房址共3座,主要位于遗址西北侧和冶铁炉上。以F3为例,房址平面呈方形,位于Y9之上,存北、西、南、三方柱洞,柱洞直径约20厘米、深20-30厘米,面积约25平方米,房门朝东即Y9工作面方向。
排水沟共2条,皆围绕冶铁炉呈半包围状。以G1为例,平面形制略呈U形,围绕Y1呈半包围状,周长为17.2米、宽0.5-0.7米、深约0.77米,应为Y1的排水设置。
灰坑共6个,多分布于冶铁炉附近。以H6为例,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72米、短径1.3米,剖面形制为不规则梯形,深0.88-1.04米,内壁附厚2-3厘米青灰堆积物,其内多填碎铁渣。
名词解释/冶铁考古
冶铁考古人员在不影响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取得铁器样品,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铁器微观结构,判断样品是生铁、炒钢制品还是麻口铁,也可证明铸铁脱碳钢等制钢技术的存在。这就需要考古人员具有较强的冶金学专业知识。研究人员在制得金相样品后,通过腐蚀液进行特殊处理,在显微镜下金属晶体的结构便清楚呈现。冶金考古人员常选择不同时代的铁器,通过微观结构和表面特征鉴定其冶炼和加工技术,便可知晓铁器在对应时代的技术发展状况。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秦怡)不作为及“懒散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蒲江县文体旅局以专项整治为契机,通过教育、整治、...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