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谋成都产业发展 共创成都美好未来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成都日报 2017-07-03 04:05 大字

在产业发展大会分会场讨论中,企业代表进行发言 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企业嘉宾认真聆听讲话,记录大会精神本报记者 张全能 摄

七月的第一个周末。

市委机关小礼堂。

这里,是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主会场外,全市22个区(市)县还分别设置了分会场。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到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从驻蓉名企到本地民企,从科研院所到行业协会,从专家学者到创新创业者……纷纷为成都新一轮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这次大会,是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之后,全市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对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了方向性指引,对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作了开创性设计,对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全局性谋划,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针对性回应,为全市进一步做好产业工作增加了信心、开拓了视野、厘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

凝心聚力,成都产业再出发。全市上下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力加劲,推动全市产业实现大发展。

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

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

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站到世界舞台中央。

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

“近年来,全市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要实现新一轮发展,要围绕制造业不同阶段,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融合发展,致力于构建现代制造业企业群体。

站在新起点,成都要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产业新政50条”为我们传递了非常强烈的信号,即成都发展的定位已经置于一个更纵深、更广阔的时空坐标系上,明确的指向就是产业。”蒲江县委书记刘刚认为,“新政50条”的最终利用成效,需要靠全市共同努力来争取和落实,实现同发展共繁荣。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

虽然成都市场腹地广阔、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富集,但“成都造”总体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5%,缺少全球全国知名品牌。

差距就是努力的方向。“当制造业从中端进入高端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一道瓶颈,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合格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刘革新表示,要通过坚定不移地投入到创新经济的洪流之中,实施研发强军战略,积累企业基业常青的终极驱动力量。

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要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促进主导产业的配套企业扎堆聚集,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吸引企业将总部功能留在、移向成都,推动产业走向价值链高端。”新津县委书记辜学斌表示,将突出专业园区、专业政策、专业机构、专业人才,促进交通装备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成都新一轮发展,要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锦江区委书记陈历章表示,将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加快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培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着力构建“1+1+3”主导产业新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

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市委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

“此次会议既是遵从新发展理念的产业发展战略的总部署,又是一场重构城市经济地理、提升城市能级的总动员。”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锁定内陆国际铁路第一港的目标,着眼开放型经济发展,联动打造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临港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和“一带一路”开放农业生态圈。

“聚焦聚力“南拓”、主动融入“中优”。”双流区委书记周先毅表示,将按照“空港双流”定位,突出打造航空产业、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临空主导产业生态圈,全力做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支撑。都江堰市委书记卢胜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西控”战略部署,控制环境容量,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创新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模式,打造“绿色都江堰”品牌。

作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式,产业新城已成为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承载。“此次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5+6+2”区域后,以往圈层结构带来的规划相互分隔脱节、资源要素分布不均流动不畅等问题将进一步得到优化。”青羊区委书记戴志勇表示,当前,青羊正全力推动文博创意业、金融业及高端商务业、总部经济分别向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成都中心金融高端商务集聚区、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三大园区集中,持续提升主导产业能级。

创新要素供给方式

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市委、市政府将出台“产业新政50条”,重点就是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要素供给的结构性、制度性转换,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

“要实现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供电保障和能源支撑至关重要。”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表示,未来五年,成都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资金将超过500亿元。特别要密切对接“东进”“南拓”重点区域和26家省级产业园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制定、修订电网规划,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确保“产业项目落到哪,供电保障就跟到哪”。

城市的生命力取决于年轻人,鼓励大学生来蓉创业、鼓励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的基础。“成都最吸引小米的就在于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布局完整度都非常领先。”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而成都也将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改革人才落户制度,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

成都不仅为“蓉漂”人才提供服务,也将积极营造“独角兽”企业发展生态圈。“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我们将加快聚集高层次人才、专业孵化器、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创业要素,努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表示。

秉承“三到精神”

激发创业活力提振投资信心

“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抓发展的坚定决心、对企业主体的高度重视。”锦江区委书记陈历章表示,秉承“三到精神”,锦江区将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在产业政策上突出精准有效,大力实施“一企一策”;在政务环境上体现高效温暖,重拳惩治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努力打造服务环境“最优城区”。

“此次产业发展大会对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政策,改善营商环境,保障要素供给提出了更大的扶持,更高的要求。”彭州市委书记韩轶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两园一区”建设,实现绿色化工、航天航空、生物医药、山地旅游等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全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遵循规律、真抓实干,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杨彩华 侯初初 王雪钰 胡清 常斐 徐璨 王琳黎 李霞 王李科 宋妍妍 田程晨 文豪 张家华

新闻推荐

众志成城打赢文明创建攻坚战

本报讯7月1日上午,区文明委召开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区委副书记黄永宏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玲,副区长宋华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区文明办传达了省市文明创建相关会议精神,播放了...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