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法院案件年均降 9.17%的背后
法院法官到寿安镇司法所,与该所和农林局、法律服务所、村委会等部门联合成功调解一起果园承包纠纷 张德林摄解析蒲江法院诉源善治的成功关键
周云峰周冰洁本报记者陈博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选择到法院诉讼的人越来越多。打官司不再只被看作是丢人的事,这不仅说明了观念的改变,更体现了广大群众法律意识的提升。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基层法院案件数剧增,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
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前,成都市蒲江县法院也面临着上述问题,仅2010年至2012年,该院收案数就由1223件猛增至3572件;不过从2013年至2016年这四年间,蒲江法院案件数量却以年均9.17%在下降。
沿着“诉源治理、诉前分流”思路,法院以蒲江本地茶文化为根基,深挖无讼文化精髓,创新诉源善治理念,启用了治理诉源新模式。6月15日,四川法制报记者走进蒲江法院,对该院诉源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寻找到了该院连续几年年均案件数下降9.17%的成功关键。
◎典型案例依托联调
百名职工纠纷诉前化解
2015年4月,成都某食品公司停产,后虽与两家公司达成收购协议,但尚欠100余名职工工资和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270余万元。
事发后,这100多名职工情绪激动,多次到法院及劳动部门反映诉求。对此,法院依托劳动争议案件联调机制,与县总工会、工业区管委会、发改局、人社局、仲裁委等协调沟通,并协调共同筹集资金,先行支付部分款项、余款根据仲裁、调解等结果再行支付。
利用联调机制,各项工作快速开展,最终,100余名职工的劳动争议案件绝大多数在诉前分流化解,绝大部分职工于2016年春节前拿到了工资和补偿款,只有极少部分进入诉讼程序。
关键一
抓住纠纷特点探索诉源治理的新路径
要想做好诉前治理工作,让矛盾纠纷在诉前戛然而止,首先要了解当地民间纠纷主要都是哪些。对此,法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判,通过深入基层的走访调研,及法院审判态势等,分析得出,当地以民间传统的民事纠纷为主,如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田边地角等,占到了总数的60%以上。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医疗、物业管理、劳动争议、土地流转等领域矛盾纠纷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加之全县大力发展猕猴桃、柑橘、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和外销,行业内出现的矛盾纠纷也逐渐增多,并且这些基层矛盾呈现出多元、复杂、多发等特征。
蒲江法院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解纷文化传承相对滞后,司法外解纷机制正在弱化、解纷规则也在逐渐消失,司法往往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一道防线,不但限制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样化,也无法满足群众多元的纠纷解决需求。
正是立足群众解纷的需求,蒲江法院探索出了一条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诉源治理新路径。
关键二
挖掘民间力量建立诉源治理人才智库
矛盾纠纷是多元的,调解人员也自然要根据这个来产生。工作中,法院借用基层解纷资源,挖掘培育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领域的基层调解员,建立了覆盖全县的诉源治理人才智库。
首先是深入机关、乡镇、社区、农村、企业,挖掘培育善于化解纠纷的新乡贤,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推动成立了新型民间调解组织——“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代表、老教师)调解队。借鉴“五老”人员选取模式,还挖掘培育劳动、医疗、物业、果品行业等领域纠纷调解员,指导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并应邀参与法院司法调解。
另外,返聘退休老法官,在诉服中心从事调解指导和诉前调解工作;设置公益岗位,邀请律师进驻法院参与诉前调解。同时,还吸纳了1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民陪审员、仲裁员、公证员、律师、退休法律工作者等具备条件的个人担任特邀调解员,优化调解人员结构,壮大队伍。
再次是扩展网格员职能,在12个乡镇(街道)挑选118名基层网格员,成立“网格调解员”队伍,协助法院解决纠纷,建成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接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协作配合,预防、解决纠纷。
关键三
摸索调解方法从民间习惯法规中提炼
任何事情要做好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调解矛盾纠纷更是如此。法院在借鉴优秀调解方法中,提炼了一系列符合法律规定、实用性强的调解技巧、规则,从而把握住诉源治理的新方法,指导各类纠纷调解,增强纠纷解决能力。
借鉴分类调解方法,探索出“教化型”“算账型”“引约型”“治疗型”“同理心”这五类实用性的纠纷解决调解方法,来解决婚姻家庭、财产、土地、生活习惯、道路交通等当地主要的纠纷矛盾。
同时,定立各类调解规则。法院对劳动争议、果品行业调解、各地村规民约、交易习惯等民间习惯法规则进行了收集整理,挖掘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业规则、交易习惯作为调解依据,并提炼制定调解规则下发执行。
对敬老孝亲、互助友善、和谐包容的善良风俗以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俗语,如“屋檐水滴现窝窝”“上不弯腰,下不抬头”“卖猪包水草三天”等,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作为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的原则;对如“外嫁女不继承财产”“外嫁女不分财产不供父母”以及将父母分开居住赡养等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不良风俗,予以摒弃。
掌握方法和规则后,法院开始通过调解指导例会制度,以会代训、以案代会、专题辅导等加强对各类调解人员的业务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确立裁判规则、发布典型案例、定期组织调解员观摩庭审、召开经验总结交流会等方式,培育基层调解队员成为矛盾预防员、纠纷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文明传播员、民情联络员。
关键四
建立制度机制“一沉N联”解纷全覆盖
调解人员、调解方法只是开展纠纷调处工作的前提,健全的工作制度、机制才是让工作持续良好开展的基础。对此,法院建立了“五老”调解、交通联调、行业联调、劳动联调等机制,强化诉调对接,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多维综合服务平台,深化诉源善治大格局。
通过线上打造的“和合智解”e调解空间和线下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前台窗口的资源整合,打造了诉调对接旗舰店,实现了诉前劝导、诉前调解、诉讼指导和诉讼调解互通互动,诉源治理线上线下融通。
通过下沉和延伸法庭职能,将交通事故纠纷联动调解拓展到劳动争议、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等行业,成立相应的调解委员会,搭设“司法调解+”调解平台,综合构建“五老调解”“道交联调”“劳动争议联调”为驱动的“3+X”调解模式,构建“一沉N联”机制。
打造四个特色法庭,通过差异化工作模式,达到系统治理效果。如鹤山法庭搭建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合同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等联动化解机制;石象湖法庭以“五老”调解为引领,将纠纷扼杀在萌芽阶段;大塘法庭指导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因新村建设引发的土地纠纷;寿安法庭畅通“送法进企业、进园区”途径,积极争取上级法院在寿安工业园区设置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保障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五
争取党政支持息讼争助基层治理提升
据了解,蒲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将其纳入了蒲江基层社会治理工程中,并且,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由县综治办、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联合签发了《关于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建立“五老”调解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等4个规范性文件,从不同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从而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向前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蒲江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新建了成都首家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拨付民间调解专项经费,并将诉源治理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建立起了适应不同纠纷人群,不同解纷需求、不同解纷组织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经费保障体系。
通过一系列工作推进,蒲江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目前建立的103支“五老”调解队覆盖到了全县各乡镇,化解纠纷1663件,调解成功率达95.85%;果品、茶叶等行业协会组织调解纠纷560余件,调解成功率98.77%;劳动争议联调化解纠纷349件,调解成功率80%以上;交通联调中心诉前化解交通事故纠纷10301件,诉前化解率达95.67%。
正是这一个个数字才有了蒲江法院在全国法院案件数量普遍上升的趋势下,案件数量还能以年均9.17%下降的成绩。
新闻推荐
彭山区柑橘园采取绿色防控,引来不少游客赏花。特约通讯员刘树军摄编者按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优质柑橘生产区,为我国柑橘优势产业区。目前,全省柑橘栽培面积近500万亩,年产量已超过300万吨,居全...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