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归土地才能种出“好”果

四川日报 2015-08-28 09:40 大字

蒲江率先在全国探索整县推进耕地保护与土壤提升工程

□本报记者 黄泽君

8月26日,一场大雨过后,村民朱永明跟以往一样,到果园里剪枝疏果。顺着泥巴路,刨开青草丛,惊喜出现在眼前:果园草丛里长着七八朵直径约十来厘米的野生菌。“多少年了,都没见过园子里长出大菌子!”朱永明说,菌类天生对环境很敏感,在常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果园中,几乎不可能出现。

野生菌的出现,更像朱永明“有机尝试”交出的成绩单。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成都,担当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五大重任。2013年,蒲江先行启动土壤改良试点,通过减少农药使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改良土壤,老朱家的果园成为首批试点。

试点初现成效。今年,试点范围扩大到蒲江全域,率先在全国探索整县推进耕地保护与土壤提升工程。

点燃农民参与热情

2013年,蒲江县为土壤“体检”,结果不太理想:对比1985年的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丰富”的耕地面积在大幅减少,强酸性土壤则大幅增多。

2013年,一场土壤改良试验在蒲江的3个乡镇20亩试验区铺开。

“施用有机肥,是快速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蒲江县农发局局长赵武斌介绍,如果严格按照推荐用量施用,土壤有机质可以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以上。而土地在休耕的自然状态下要达到同样效果,需要70年。

长秋乡石马村村民陈金福的果园,成了首批试验区的地块之一。“有机肥施下去,一个多星期就长出了菌丝,大半个月之后,土地松松软软,还有了蚯蚓!”陈金福笑着说。

经过测算,使用高端有机肥,每亩地一年的投入在1000元左右。对于农民来说,这笔“额外”的投入并不算少。为提高农户积极性,县上专门拨出财政资金,对使用有机肥的农户每亩补贴500元。陈金福一算,加上减少化肥用量节约下来的钱,实际每年增加的花费在200元左右。

多维度推动土壤改良

数据显示,今年春天,蒲江已有9个乡镇陆续对3万余亩的土壤进行改良,目前已完成4345吨有机肥的发放和施用。

但仅靠施用有机肥,还不能为土地筑起“保护线”——蒲江的探索扩大到更广的范围。

今年3月起,一根根外形酷似白色“电线杆”的土壤监测基站,出现在蒲江各大种植区的田间地头。“基站每5分钟就会测量风速、温度、土壤湿度等等,并将所有测量数据回传到平台,我们会利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土壤改良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再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建议。”蒲江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耕地质量提升5+1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征说。

5+1,正是蒲江的探索思路。“通过养田肥土、土壤大数据、有机质循环养地利用、生物防控和开发小型农机具,共同提升土壤质量,让土地更肥沃,种出优质果蔬,并通过电商平台,卖得更好更远,推动农业发展转型。”李征阐释。

为确保土地的改良效果长期持续,蒲江还对农民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培训。“通过种植香草、在田间安放灭虫灯等措施,减少农药施用。”蒲江县统筹办副主任陈元军说,在这个过程中,让土壤和农产品更健康,也让整个种植过程更加专业。

新闻推荐

石象湖邀游客玩转百合花嘉年华

本报讯(记者刘星)9月15日,记者从蒲江县石象湖景区获悉,目前景区内数百万株高品质荷兰百合花已绽放,与四周林海、山野、草甸、浅丘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致。9月起,石象湖特别启动了亲子嘉年华,让更多家庭参与...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