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乡 还盼专项经费也下乡
支教期间,何小凤为永兴小学学生上科学课。
□本报记者 廖晶莹 文/图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体现便是师资配备。10月17日,本报报道了成都市青羊区和蒲江县通过 “学校托管”模式,共同打造优质农村学校的探索。那边远的地方又是什么情况呢?10月27日,记者走进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小学,探访当地城乡教师交流现状及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故事
下乡支教“鲶鱼”教师激活农村教育
坐9路公交车,转18路公交车,再坐从遂宁城区开往永兴乡镇的公交车,大约一个小时,便到达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小学。10月27日早上,永兴小学副校长何小凤和平时一样,在8点前准时来到学校,继续为期两年的农村学校支教生活。
“一开始确实不大习惯。以前走路十几分钟就到学校了,现在得提前一个多小时出门,还要转几次车才到。”今年9月以前,何小凤先后在遂宁市船山区城区两所学校任教,到农村学校支教前在晓兰希望小学任教导主任。
农村学校的老师们期待交流,何小凤便联系此前任职的两所城区学校准备场地和资深教师为其培训;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她便提议将每学期仅一次的优秀学生评奖变为高频率、多奖项的月度评比;教学氛围不浓,她主导开设永兴讲堂,每月两次请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同大家做专题交流……在永兴小学,何小凤除了给学生上科学课,还致力于促进永兴小学和城区学校的交流,并将城区学校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带过来。
“农村学校在管理制度、整体氛围方面和城区学校的确存在差距,何校长一来,就引发了‘鲶鱼效应\’——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都有明显提高。”永兴小学副校长黄涛说,何小凤到永兴小学支教不到两个月,带来的变化却已经看得见:老师们上课更有激情了,教学研究讨论时发言的人也更多了。“农村学校想摸索一些好办法,何校长给我们带来了现成的宝贵经验。”
困境
财力有限建议拨付支教专项经费
明明都是城乡教师交流,何小凤到农村学校交流在当地被老师们戏称为 “下乡支教”,而农村学校到城区学校交流则是“进城学习”。说法不同,其实也是直观体现了当地城乡教育资源尚不均衡的现状。
“要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我们面临的除了人才问题,还有一个尴尬就是开展工作经费压力大。”船山区教育局负责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人事师培股股长段晓刚坦言,船山区中小学目前共有约2600名在编教师,区上提出的要求是3年内让20%教师完成交流轮岗。但是和成都的区县相比,船山区财政实力较差,推动城乡教师交流难度不小。
“一方面,派出学校需要协调解决交流教师的工作,要么请人代班,要么增加其他教师工作量,这在无形中加重了派出学校的负担;另一方面,交流会给老师产生交通费、通讯费等多余支出。而遂宁市只在2007年出台过一个文件,提出由派出学校出钱,给交流教师考虑每天5元至10元的补助。”段晓刚说,学校的经费都很有限,上级却只给政策不给经费。希望上级部门可以考虑一笔支教工作专项经费,提高派出学校及老师的积极性。
后记
为让城乡校长教师配置更加合理,四川省明确提出将建立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激励机制。通过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培养培训、住房保障、表彰奖励等政策倾斜,促进县域内教师合理交流;计划到2018年,全省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比例达到10%左右,教师轮岗交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到2020年,全省县域内教师资源基本实现均衡配置。
目前,全省多地已经积极开展这项交流工作。走访成都周边相对实力雄厚的区县,工作正在顺利开展;而走访一些边远地方,如遂宁市船山区,虽然从上到下都多方发力,一些成效已经显现,但碍于经费限制,一些工作开展还是不尽如人意。
希望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呼声可以尽快得到回音。
新闻推荐
近日,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在蒲江县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以“关注农业信息、关注产业发展”为主题。大会上,促进会会长甘炳成作了2014年工作总结报告。大会讨论研究了四川有机肥产业促进会...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