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众志成城 打好地质灾害攻防战

四川日报 2014-06-27 12:50 大字

主汛期来临前,本报记者分四路探访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省气象局监测预警,今年汛期四川省地质灾害仍为中等偏重发生。面对即将来临的主汛期,四川省地震灾区的地灾治理、防范工作准备好了吗?

6月26日,本报特派四路记者走进地震灾区和“7·9”特大暴雨洪灾区,聚焦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群策群防体系、避让搬迁工作和排危除险四项地灾防治重点工作,实地探访地灾一线的故事。

【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大坝挺立20条泥石流沟“伤愈”迎汛

时间:6月26日上午9点地点:汶川县城西南7公里处的七盘沟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本报记者 李淼

8点52分,车子钻出映秀隧道,沿都汶高速一路向北。

张家坪沟、连山大桥沟、福堂沟、桃关沟、华西沟……一座座地灾治理项目擦肩而过,数到第12处,七盘沟到了。

从沟口远眺,工程沿着2351米长的排导槽,一路延展6.5公里,矗立起5座大坝,直达海拔3000多米的雾霭深处,两侧山坡上,野百合花傲然怒放。

还有4天“交卷”,七盘沟已调整到冲刺模式。200多名施工人员正紧张忙碌着,30余台大型机械轰鸣穿梭,浇筑排导槽边墙,平整清淤通道,布设两侧绿化设施。“除只占1%的排导槽附属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防治减灾功能已全面发挥。”项目部经理王乐喜告诉记者,整个工程的设计标准是50年一遇,“面对即将来临的主汛期,心里有底。”

走近工程一号大坝,人立刻显得很渺小。这座庞然大物高25米,长181米,被108根直径1.8米、平均深度20余米的桩基牢牢“锁住”。“这是全省单一坝体当之无愧的‘新科状元\’。”省国土厅重大地质灾害工程进度督导组督导员罗鸿介绍,它用掉了6万方水泥,相当于把一个标准足球场浇筑8米高。

今夏起,住在沟口的一社村民刘群霞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从今年1月16日施工单位进场,到6月30日竣工,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只用了5个月。王乐喜说,按照设计方案,9月底才能完工,但为了群众安全,必须在主汛期前完工。

鏖战160天。为节约时间,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全部驻扎现场,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24小时施工不停,没有一天节假日,春节也坚守工地。最多时,720多名工人,120多台大型机械,奋战于6.5公里施工战线。

为了保证质量,工程用外购商用混凝土取代人工搅拌作业。王乐喜介绍,尽管价格高出三分之一,但商用混凝土采用电脑配方,质量更稳定,供应更有保障。经过这样5座牢固大坝层层拦截,注入岷江的不再是可怕的泥石流,只是含有细沙的普通水。

七盘沟是汶川“7·9”特大暴雨洪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20条沟之一,工程耗费近17万立方米混凝土方量,是四川省单一地灾防治所用混凝土方量最大的工程。其中一号大坝库容73.9万方,是省内单一拦截量最大的坝体。

从汶川卧龙到理县,200公里路串起20条汶川“7·9”洪灾后亟需“疗伤”的泥石流沟,这20条沟无疑是一座“四川地灾治理博物馆”。目前,20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主体工程将按期全部完工,顺利完成省政府常务会上确定的6月底前全面完工的目标。

【群测群防】

一个萝卜一个坑24小时紧盯山沟

时间:6月26日下午1点地点:北川县陈家坝乡龙湾村□本报记者 熊筱伟

北川县老县城,路边,是一处处已成为纪念遗址的残垣断壁,绿色树苗从废墟中长出,仿佛昭示着灾区的重生。

下午1点10分,记者来到离老县城约35公里的陈家坝乡龙湾村北口,青林沟泥石流监测点。耀眼阳光下,地灾监测员王成全仍坚持绕着沟口巡查,“虽然没下雨,但要看看堤坝、山体有没得新‘豁口\’(裂缝),每天看两次才放心!”

王成全的谨慎,源于当地“凶险”的地形。古儿山、青林山,两山夹着狭长的青林沟,而沟口正对着村庄。2008年地震后,因山体松动、青林沟底抬升,一到暴雨天,沟里极易形成临时堰塞湖,一旦决堤,就来势凶猛。

“我在这儿嘛,就是要让老百姓跑到险情前头!”作为全县504位专职地灾监测员之一,王成全笑称自己的工作是“小雨小累、大雨大累”:降水量50毫米以上,每天得巡查5次以上;若遇暴雨,则拿着手电、雨披,不间断监测。发现险情,立刻电话通报乡政府。

“电话都打熟了的,4721004!”王成全拨通手机,响了两声,那边接了起来,“这是汛期24小时值班,有什么情况?”接电话的陈家坝乡国土城建办董小龙说,如果接到险情,乡里会同时上报县国土局,以备后者掌握情况并提供支援。

当监测员5年,王成全已成了半个“地灾专家”。“那边山上的红褐色‘斑块\’,就是塌了方的;暴雨时青林沟没水,上游很可能形成堰塞湖。”王成全说,“天天在山里转悠,每个地灾隐患点闭上眼睛都晓得在哪里!”

山上也是盯防的重点。

顺着陡峭的山坡往上爬,大约20分钟,记者看到了一个悬在半山腰的湖泊,和它的监测员吴家明。“这儿的水如果溢出,直接威胁山下村子!”吴家明介绍,青林沟这个监测点,设置了村口、堰塞湖有2个点位,“每个点都有2个人交替值守,一个萝卜一个坑,确保24小时不缺人!”

下午1点40分,王成全巡逻完,在记录本上写下:天气阴转晴;排查无隐患。“之后的暴雨季才是难点哈,不过也不得虚。”说这话,王成全有足够的底气——从2008年后,监测点共组织过3次村民撤离,躲避地灾,无一人伤亡。

四川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村、社6级地灾应急监测体系,建有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目前,各地灾隐患点已启动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每个地灾隐患点必须配备不少于1人的专职监测员。同时,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与省内87支专业地勘单位也组织了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驻守各地,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督导工作。

【避让搬迁】

彭老汉第三次搬家 只付7000元住新房

时间:6月26日11点地点:蒲江县成佳镇龙凤村九社□本报记者 王成栋

6月26日,蒲江县成佳镇同心家园小区,805号住户、65岁的彭尚福坐在客厅,对面是42英寸的液晶电视。

今年,蒲江当地雨水较多。放在以往,碰上这种天气,村干部早就挨家挨户通知,准备搬家。而如今,彭尚福住在140平米宽的房子里,窗外雨声淅淅沥沥,他安然不动。

是什么让彭尚福的生活起了变化?

彭尚福的老家在距离同心家园小区8公里远的成佳镇龙凤村九社。村主任杨友全介绍,那是一个宽约100米、长不到两公里的小山谷,周围是布满碎石堆的山丘,每逢下雨,山洪夹杂着碎石奔腾而下。

6月26日中午,记者来到龙凤村九社,曾经的住户已全部搬走,只剩下断壁残垣。不足一百米宽的山谷里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山谷周边是高约百米的山峰。连接山谷与山峰的山坡,接近90度。“里面的石头可碎了。”蒲江县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南端,地壳运动十分活跃,蒲江当地山体表层岩相对破碎,随时可能发生崩塌,而在雨后,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山地滑坡等地质灾害。

也就是由于泥石流、崩塌和山体滑坡的困扰,过去的20多年,彭尚福先后搬了三次家。

第一次在1987年。当年7月,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冲垮了老房子,辛辛苦苦建起的新房成了一堆废墟。眼看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痛定思痛的彭尚福把家从山谷的西南搬到相对平坦的西北方,“哭都哭不出来哦,一夜之间房子就没得了。”

2010年发生的蒲江“8·19”洪灾,泥石流和垮塌的山体直接掩埋了3间瓦房,彭尚福和老伴只好在村委会附近搭起了草棚。

杨友全记得,灾害过后,老彭常一个人蹲在废墟附近抽烟,“能不难受吗,60多的人了,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冲起走了,只能住草棚子哦。”

说起搬到同心家园小区的过程,老伴黄秀芬记得,去年10月26日搬家当天,彭尚福5点多就起床整理东西。

这一切改变,都源于蒲江县启动的“8·19”洪灾地灾避让搬迁工程。彭尚福所在龙凤村九社名列其中。

“哪个不想搬?没得钱哦。”彭尚福说,成佳镇上的房价已经突破2000元/平米,而他一生的积蓄是被两次泥石流冲毁的房子。如果没有外力帮助,搬家就是妄想。

然而,村干部跟他说,此次搬迁,他家已经被冲垮的砖瓦房,每平米可以获得130元补贴,建在镇上的安置房每平米成本是340元。彭尚福家的老房子是315平米,能够获得41000元的补贴;当地按照每人35平米标准建设安置房,彭尚福家4口人140平米的住房需要支付47600元,两者相抵,老彭只需要支付约7000元就可以住上新房。

“如果不搬说不定哪天睡着了,泥石流就把我埋起,连骨头都找不到了。”彭尚福找到亲戚,把钱凑齐。经过两年多的等待,老彭终于搬进了新房。“现在已经是雨季了,放在以前根本睡不踏实,现在一觉就能睡到天亮,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彭尚福坐在窗明几净的房子里,高兴地说。

链接

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在全省21个市州启动地灾避让搬迁工程,主要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散居农户。今年,四川省将投入各项资金3亿元,预计搬迁1.9万地灾易发区农户,是四川省历史上单次工作量最大的一年,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排危除险】

发现1个地灾隐患点奖励500元

时间:6月26日中午12点地点:丹棱县石桥乡黄山2组冷箐沟□本报记者 赵若言

进入黄山村,一见面,黄地骏就指着他身旁竖立的地质灾害点警示牌骄傲地告诉记者:“这里一处新的隐患点就是我发现的!”

石桥乡黄山村的黄地骏是首位获得奖励的人。去年7月,主汛期刚至,丹棱县便拿出悬赏措施:只要群众新发现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得到确认,便奖励500元。

去年7月底,一场大雨刚过,做完活路的黄地骏在自家房屋旁边的地面上发现了宽达2公分的裂缝,他立刻向村支书报告,经层层上报、专家认定之后,黄地骏发现的裂缝,被确认为一处新的地灾隐患点,黄地骏因此获得了500元的奖励。“地灾隐患点很多都隐匿在深林里,只有依靠群众才能织出天罗地网。”丹棱县县委副书记夏荣升表示。“现在我对下雨特别敏感。”黄地骏随手递过来一把扇子,“你看扇子上印的都是救命的知识,教我们泥石流来了怎么逃。”

上月,石桥乡又有人得到奖励。黄弟志发现的地面裂缝也被确认为新的隐患点。

石桥乡乡长刘成碧别提多高兴了,“通过这项激励政策,老百姓的积极性高了,对地灾的认识也更深刻了,对地灾的宣讲、培训也更感兴趣了。”丹棱县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李浩铠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丹棱县又鼓励当地群众当起了排危除险工程的义务监督员。

40多岁的赵金福就是黄山村方沟湾排危除险工程的义务监督员,赵金福说,“只要发现实际施工与计划不符,我就汇报。”从施工进度、钢材标号到水泥厚度,赵金福天天拿着一把尺子在工地上晃悠。

已经给两个排危除险工程当过义务监督员的赵金福说,只要有时间有精力,义务监督员他会一直当下去。“这些工程跟我们的安危息息相关,我是被村民推选出来的,当然要为村民负责。”

据丹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蹇俊超介绍,自从奖励政策执行以来,群众共上报地灾隐患点126个,经乡镇、县、专家排查,确定了37个新增地灾隐患点,兑现了18500元。

截至目前,丹棱县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产生的29个排危除险点已全部完工,通过治理、搬迁、排危除险,丹棱县的110个地灾隐患点已经减少到75个。

链接

近日,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工作全面完成。本次地质灾害隐患集中排查共涉及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4660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43265处,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3692处。

编后

打好地灾防治的“人民战争”

□余义勇

雨季来临,四川省地灾易发区的地灾隐患点无疑成为悬在灾区群众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人揪心。

在记者的走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20条泥石流沟“伤愈”迎汛的喜讯,还是“彭老汉的三次搬家”的消息,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避让与防治结合”的地灾防治原则,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了更好保护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地质灾害隐患的主动作为。

地灾防治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实践证明,在当今条件下,把群众发动起来,群测群防,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效果如同在灾区增加了成千上万的“灾害预警器”。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灾区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培训,让灾区群众掌握地灾防治的基本知识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好这场地灾防治的“人民战争”。

新闻推荐

民生信箱:村务开支账单送到家门口

□徐韬本报记者张明海文/图收双江堰堰坝与水库承包款,152000元;交2014年水费,1773元;付本社修水泥路垫资入股分成款(2013年),7503元……从今年8月份开始,蒲江县朝阳湖镇周沟村5社的村民定期都会在家门口...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