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建走出农村公共建设新路子
——蒲江县试点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取得显著成效
□黄泽君
9月13日,成都市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工作会议在蒲江举行。这是成都市2012年开展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试点以来,首次以经验总结交流为主题的一场大会。
会上,以蒲江为代表的村民自建试点经验被上升为 “成都经验”——成都14个区市县水务、林业、农发等部门负责人都在这一天来到蒲江,在蒲江探寻这一既深受百姓欢迎,省时省力又省钱的建管方式。
还权于民,赋权于民,作为成都首批村民自建试点县市之一,蒲江县通过一年的试点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的路子,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样本经验”。
还权 让村民热情高涨
炉坪村村民陈云,至今还记得去年5月县上的干部来到炉坪村的那一天。“乡亲们,今年市上将在炉坪村选择1-2个项目作为村民自建的试点,实施什么项目,什么时候修,找谁来修,都由你们说了算!”
干部的话让炉坪村炸开了锅。陈云既兴奋又纳闷,以前村里搞工程,都是上面来人考察,然后施工队进场,村民毫无参与权,这次这事儿全交给咱们?
成都市将在全市对投资200万元以下,受惠对象直接为村民的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实行村民自建,并将蒲江等4个区县列为首批试点县。炉坪村全体村民公开投票最终决定,大兴镇炉坪村山丘区抗旱能力提升工程和村综合服务中心两个项目为村民自建的试点项目。
县发改局会同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多次深入炉坪村,入户宣讲690户,入户率达100%,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发放率达100%,村民自建知晓率达到100%。“有一种自家的事儿自己说了算的感觉,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觉得自己的话和意见被充分尊重了,大家的凝聚力更强了,热情也更高了!”陈云的话,说出了炉坪村2187名村民的心声。
自建 让新村焕发新活力
在经历了宣传培训、摸底调查、项目确定、竞争性谈判等程序后,两个试点项目分别于9月中上旬动工建设。
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们选出了监督员,村里了解工程建设的泥瓦匠、装修工成了工程项目的监督员,德高望重的村民成了项目招投标和资金的监督员……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在炉坪村拉开帷幕。
陈云当起了工程监督员,与其他村民一道,顶着烈日,在建筑工地旁,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这算不算多出来的事儿?“这是自己村的事儿,能让我们参与,心里就觉得有劲儿,工程保质保量建造出来,今后享福的还不是我们自己!”陈云笑着说。
2013年1月22日,抗旱提升工程竣工验收,提前30天完成项目建设,项目实际投资135万元,节约资金13.76万元。炉坪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则提前40天完成项目建设,节约资金55万元。
项目竣工投用后,按属地管理、分段包干原则将已建工程确权给每个生产队,并签订管护责任合同,再由生产队与受益农户签订管护责任合同,形成了已建工程有人用、有人管理的长效机制,而节约下来的工程款就作为后续的管理费用。
探索 让创新不断持续
炉坪村的探索,让村民自建这一创新的建管方式,有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从群众利益出发,把决策权、建设权交给群众,真正体现群众意愿。“让老百姓参与其中,建成的工程直接关系到自己今后的农业生产,因此老百姓对工程质量的关心远远超过过去由政府代建的工程。”蒲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炉坪村为例,村民自建与按过去政府通过比选确定施工单位相比,在时间上和资金上均得到了有效的节约,两个项目工期节约都在30天以上,资金节约节约率达20%以上。
更多的意义在于,从项目招投标管理、技术服务、资金管理和项目验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政府部门从具体的项目实施者变成服务者,还权于群众,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蒲江的探索并未止步,今年全县拟选择在水利行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村民自建试点,这意味着,更多的村子能以村民自建的方式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得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蒲江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
新闻推荐
□四川日报网记者陈俊“很早就听说要修成都到蒲江的铁路,作为蒲江人非常高兴,但为何至今没有动静?”9月16日,有网友在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栏目咨询,“成蒲铁路具体什么时候动工?”9月17日,成都市蒲江...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