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产业功能区 新一轮的“洗牌” 成都的这张“名单” 为什么那么俏?
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效果图
成都产业生态圈的4次调“圈”
2017年以来
成都以产业生态圈构筑城市比较优势,以产业功能区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
2019年3月
全市形成“16+1”产业生态圈战略布局
2020年4月
产业生态圈数量由17个调整为14个
2021年4月
成都谋划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第15个产业生态圈初亮相
在4月1日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暨投资促进工作会上,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成都未来科技城、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拟加入成都产业功能区序列。会上还对部分原产业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这是四年来的第三次优化调整。
而产业功能区名录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对原有66个产业功能区的范围、定位、名称、主导产业的再论证、再聚焦、再细分。成都建立了产业功能区综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产业功能区“调整一批、预警一批、新增一批、优化一批、赋能一批”的动态调整。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氛围在产业功能区拉开。
俏“名单”的由来
产业功能区名录 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要看到的是,产业功能区并非原有工业园区“旧瓶装新酒”,而是“破界”和“重组”。成都在全国率先探索了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跨成都高新区和郫都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跨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跨成都高新区和锦江区,它们都不以行政区划为界,以比较优势法则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同时,成都的产业生态圈分别由不同区域的多个产业功能区支撑。
从历次产业功能区名录的变化不难看出,成都塑造产业竞争力既依借规模之势,又凭借细分之力,既往“大”做又往“小”做。去年的调整,将原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与原旅游运动产业生态圈合并,取名为文旅(运动)产业生态圈;将原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与原现代商贸产业生态圈合并,从建设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的大维度统筹考虑消费、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取名现代商贸产业生态圈。看似产业生态圈数量少了,但集中力量于比较优势领域,擦亮了名片。
有些产业功能区集中于细分市场,“螺蛳壳里做道场”。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拥有大熊猫这一世界级超级IP和每年近千万人次的游客流量,充分发挥片区的这一资源禀赋优势,先后引进中国旅游集团成都熊猫国际免税度假区、华人文化DISCOVERY探索世界等百亿级产业项目。中国川菜产业城四年来实现企业数量增加37.5%,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产业集中度达到93%,规上产值复合增长率12.5%,新增上市企业3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企业2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为城市调“圈”
今年的优化调整 瞄准了一个“新”字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成都立即把握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带来的新一批产业发展机遇,抓紧谋划和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此次会上一项瞩目的变化,就是碳中和产业生态圈的首亮相。
“新”的关键,是对未来产业的提前布局更是对城市功能的有力支撑。“评价一个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既要看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产出,更要看能否对城市核心功能形成有效承载。”会上指出,要通过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形成行业竞争优势,定义城市经济功能。
例如,此次新增的天府牧山数字新城,范围面积63.23平方公里,定位为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主导产业方向为数字建造、数字商务(数字教育)、数字内容等。将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CIM技术构建城市信息模型,规划建设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实现产业功能区数字化智慧运维。
事实上,此前四川加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这场“国家试验”,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天府牧山数字新城的“补位”,将支撑夯实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动态调整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体系结构,始终着眼于城市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实现。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将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融入城市发展历史进程、承载城市发展核心功能、与城市发展同成长共进步的利益共同体,这样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这样的城市才能凸显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功能性。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新闻推荐
新闻对接2021年是成都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关键一年,在“春雷行动2021”中,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将打击农村制售假冒...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