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郭”随风消散 城门旧影回望一城风华

四川日报 2020-12-18 06:25 大字

成都北门之大安门城楼。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杜克大学图书馆本文老照片均源自成都图书馆《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

成都北门之货郎担。[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杜克大学图书馆

成都南门之江桥门远景之一。[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杜克大学图书馆

成都南门内侧城门外之街道。 [美]路门[美]史丹·路门提供

琴台故径,今日通惠门路附近景色。 邬静摄

历史上,成都是一个“城门大户”。《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元鼎二年,立成都郭、十八门,于是郡县多城观矣。”巴蜀民俗专家袁庭栋介绍,汉武帝时成都曾增修城门,最终形成“大城九门,少城九门”的十八郭(城)现象。

成都最后一次修建城墙是在清代,城墙上只开了东南西北四道城门,成为历代成都城门最少的时期。据研究,当时城门减少的原因是为了更加安全。随着历史变迁,这些城门已消失在今日成都的城市格局中,如今仅在北较场、青莲上街等附近,可以看见部分城墙残垣。唯有新南门、通惠门、老西门等名字,尚留存着这座城市里的“城门”记忆。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1

东门反“套路”

城门罕见不居中间居南边

为了方便出入,人们常在城墙中部开设城门,然而,旧时成都,有一座城门并未按照“套路”设置在城墙中部,而是在南边,几乎靠近城墙的东南角。它,就是成都的东门。

成都东门设计为何如此反“套路”?目前业界有两种推测。袁庭栋介绍,这种布局可能和成都传统的“龟城”城市格局有关。摊开清朝的成都地图,可以发现,如果把东门与处于西北方向的北门画上一条线的话,这条线与正东正西的线之间的夹角大约是35度。这种建筑格局可能和秦代第一次修建成都时的城市布局吻合,即一座不南不北的“龟城”。不过,袁庭栋也解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安排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河道,因为内江与外江的汇合处是在小东门外。

清代成都城东门之上修建了高达五丈的城楼,名叫“溥济楼”。民国《华阳县志》卷二十七记载其“堂皇壮丽,不亚于京师”。溥济楼在民国初期被军阀拆毁,建筑材料被卖钱充作军阀混战的军饷。1938年12月,为方便城内居民在日本侵略者轰炸时尽快疏散出城,成都的老城门全部拆除,城门洞也被扩宽,并在城墙上开辟若干个豁口。此后,成都的老城门就变得面目全非。

不过,在成都图书馆《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中,“清末的成都东门城楼”照片可供人们一赏当时东门的风华。照片最右端就是东门城楼。拱形城门前,人流如织,挑着扁担、背着包袱或打着空手的人络绎不绝。

实际上,成都东门还有一个非常雅意的书面名“迎晖门”,意为东边迎接第一缕阳光的门。不过,老成都人习惯将其称为东门。东门的位置,就在今天东大街快到东门大桥(东门大桥原来就在城门之外)的地方,直到东大街全面改建之前,都还可以看得出一些拆除之后的痕迹。走在今天的青莲上街,其残存的成都东门城墙遗址处,还有一块流沙河撰书的碑记,上面写道:“城墙遗址南段右拐连接南门城墙……”

2

南门历史最久

晕染文人气息最浓

频频现身于文人墨客笔下的万里桥,是成都历史最为悠久的桥梁之一。和万里桥一样悠久的,还有紧挨着它的南门。千年来,无论城市格局如何变化,南门位置一直没怎么大变。

不过,不同时期南门的名称有所不同,与万里桥的距离也略有不同。过去,成都南边有外江和内江双江过城下,因为正对江桥,所以南门又叫“江桥门”。出了江桥门后先要过内江上的江桥,然后才过外江上的万里桥,秦以后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唐代修建罗城以后,大城扩大了,内江也改了道,新建的南门与万里桥的距离就近了,出了南门就是万里桥,所以南门也就被叫作“万里桥门”。五代前蜀时期将万里桥门改名为“光华门”,宋代恢复旧名为“万里桥门”,明代改称“中和门”,清代又恢复为最早的“江桥门”,城门之上修建了城楼,名为浣溪楼。因为在清乾隆时,有位叫保宁的四川总督在城楼一块大匾上题了“浣花”二字,所以城楼也叫“浣花楼”。民国初年,城楼被拆除。抗日战争中,城门亦被拆去。在今天南大街的锦里东路与滨江西路相接的位置再偏向北一点,就是当年老南门的位置。

因为临近江边,这里的美景也晕染着诗情画意,附近的万里桥、枕江楼曾多次出现在李劼人等文人笔下。

和老南门相对应的是新南门。有意思的是,和老南门形成反差,新南门是成都所有城门中存在时间最短的城门。

清代的成都城在南边原来只有一道南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成都市为了安置撤退到大后方的大量人口,决定在成都东南郊修建新村。为了城内居民进出方便,于1937年冬天在市区的东南方向新开一道城门。这道城门有两个门洞,一进一出,可算是成都市政建设中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通道。这道新建城门被命名为“复兴门”。1938年又在复兴门外的南河上新修一座木面桥,取名“复兴桥”。不过,成都人一直习惯将其称为“新南门”与“新南门大桥”。

考虑到交通原因,新南门在1951年被拆除,年仅14岁的新南门就这样香消玉殒。不过,新南门作为一个片区名一直使用至今。

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中,袁庭栋和工作人员也将此前一直被网友误认为是东门的南门老照片进行更正。如果放大这张照片,你能看见城门右边有两个宗庙一样的大型建筑,“根据地图,那时这个位置有大型宗庙建筑的,只有南门,也就是成都府文庙。中国古代大型宗庙建筑都是南北朝向的,显然这个不是南门就是北门,北门附近这个角度没有大型宗庙建筑,那自然就是南门。”袁庭栋分析道。

3

新老西门

留存老成都烟火气

关于成都西门的照片,这些年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中,袁庭栋和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判断找出了“西门”的照片。这张名为“清末民初时期侧望成都西门清远门城楼之远景”的照片中,原始出处并没有说是成都哪个门,只是说成都城楼。袁庭栋和工作人员将照片放大,依据城墙顶距离城门门拱的厚度,以及门拱上是否有牌匾判断而成。“东、南、北三门的门拱上面都是有匾额的,而这张没有,并且城墙顶距离城门门拱的厚度并不宽,和其他三门相比,很窄小。”

清代保留了明代的格局,西门只有一道清远门,位置一直如过去一样靠北,几乎在城的西北角,即西月城街的位置。在清远门上也修有城楼,名为“江源楼”。

清代成都城的西部是满城,所以成都城的西门也就是满城的西门。正由于这个原因,清代成都城的西门实际上是满城专用,汉族不得随意进出。如果要去郫县(今郫都区)、灌县(今都江堰市)等地,大多要从北门或南门绕道,这造成民国以前成都的南门外与北门外要比西门外热闹。

清代的西门在满城之内,位置又靠北,当时成都人要向西南方向出城十分不便,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城内的民众都得从老南门或是北门出城之后,顺着城墙绕一个大弯。清同治年间一首《竹枝词》记录了这一现象:“武侯祠畔路迢迢,迂道还从万里桥。转向青羊宫里去,明天花市是花朝。”民国初年,为了方便城内居民出城到青羊宫赶花会,1913年,四川督军胡景伊下令在西较场外的二仙庵、青羊宫方向的西城墙处新开一道城门,以《左传·闵公二年》“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

通惠门也曾被不少文人提及。著名文史学家唐振常曾在回忆家乡的文章中提到,通惠门城楼上曾悬着清末周善培所写的十六个大字:“既丽且崇,名曰成都。文明建设,今有古无。”

老一辈成都人一般将通惠门称作“新西门”,而把原来的西门称为“老西门”。不过,这些城门都已消散于历史烟云中,仅存的一条通惠门街,东起同仁路口,西到十二桥,蜀都大道建成之后分段命名时,命名为“通惠门路”。

4

北门“官”味浓

曾是高官来蓉必经地

成都城的北门与南门都是多年来方向基本未变的城门。

由于秦汉时期的成都城比今天要小得多,袁庭栋推测,当时的北城墙与北门的位置很可能在今天的青龙街以南。唐代修建的罗城,奠定了后来成都城的基本模样,北城墙已经临近府河(今锦江),而且只有一个北门,名叫“太玄门”。出了太玄门不远就得过清远江(后称府河),所以河上的这座桥也叫“清远桥”。明清时期北门的格局基本上与过去一样,只是名称改为“大安门”,大安门上的城楼叫作“涵泽楼”,门外的大桥也改称“大安桥”,但是成都人一般都把它叫作“北门大桥”,而且一直喊到今天。

北门也是官道。清代的朝廷官员从北京来成都都是从陕西入川,沿今天的川陕路从成都北门入城。因而,清代的成都地方官在北门外的李家巷修建有“迎恩楼”,专门用来迎接从北京来的高官,高官入城的必经之路北门也叫作“迎恩门”。

不过有趣的是,成都四个城门上的城楼名溥济、浣溪、江源、涵泽,偏旁均为“三点水”。八个“三点水”一共是“二十四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清代文人笔下可用“二十四点”代称成都城。清代的《竹枝词》写道:“城楼二十四浓点,分镇东西南北同。”

为何四座城门城楼均带“水”?作为文化的一面镜子,这八个“三点水”实际反映了当时人们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观念。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四月初一,成都发生一场大火,火灾之后四川总督福康安对成都城重修时,按照“水克火”对四个门楼的命名做了上述安排。

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中,有不少反映老北门的照片,你可以清楚看见1917年成都北门建筑形态,高大厚实的城墙上,两层高的城楼高耸。北门城内,赤裸着上身、戴着草帽的挑夫密密麻麻站立;北门城外,江水清扬,船夫正忙着开船过河。

如今,这些老城门和城墙早已消失,只有部分断壁残垣可在成都下同仁路的成都水表厂附近、北门的北较场城墙、成都华兴路等处可寻。

新闻推荐

在成都云景台被隔离了一周 他们过得到底怎么样?

原创77试物所距离2020年12月7日,那个叫云景台的小区登上热搜,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可能是在抖音微博刷到的同城内容,也可...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