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天府绿道 郫都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开街

成都商报 2018-08-09 02:34 大字

?郫都区战旗村,工人制作手工布鞋

8月8日,由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自主建设的“乡村十八坊”正式建成并开街,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一家接一家传统手工作坊一一亮相。乡村十八坊全部建成后,从天府绿道到唐宝路商业街区再到妈妈农庄、蓝莓基地、乡村十八坊、第五季香境、吕家院子,将形成一个以天府绿道为轴线的有吃有玩有住的核心旅游区。

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保留了川西民居的风格,灰瓦白墙,石子路,沿路还布置了鸡公车等农用工具。街道两旁,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有序分布,一家接着一家。

从十八坊往里走不远,就看到了赖淑芳和她的布鞋坊。赖淑芳告诉记者,随着这里的布鞋坊开业,他们店的规模就正式翻番。“唐昌老店还是保留,但在这里,我们是集生产、销售、互动于一体,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知道制作过程,了解布鞋背后的传统文化。”

开街当天,本地人冯襄富跟家人一早就来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酱油坊买酱油,“这里的酱油很资格,能看到原料、制作过程,让我觉得很放心。”

记者了解到,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位于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是战旗村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主修建、自主经营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产品制作展示、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

战旗村村干部易奉阳介绍说,乡村十八坊的建设历时一年,全部取材于郫都及周边各地的老建筑,最有价值的是悬挂在入口的木牌坊,是当年都江堰二王庙重建时“淘汰”下来的,他们幸运地“捡”了回来并加以利用。

据了解,昨天开街的只是一期工程,占地约30余亩,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三编”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已经入驻。二期三期将于一年之内开放。

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表示,乡村十八坊的建成是战旗村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尝试。目前,战旗村正在对唐宝路沿线风貌进行打造。

成都商报记者 龚靖杰

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鱼“恋”花 成都“鱼吃荷花”景象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

听说过鱼吃草、鱼吃虫,可你见过鱼吃荷花吗?近日,一篇名为《鱼吃荷花》的文章在朋友圈引起热议,摄影师严建国以图文形式记录了...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