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植珍稀林木 撂荒地变成“金钵钵”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5-12 08:01 大字

受访村:南部县太华乡庙嘴子村

创新亮点:农民将撂荒土地流转给业主,并通过土地入股当起股东;推行“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种植,保障业主和农户双方利益

本报讯 5月5日,笔者来到南部县太华乡庙嘴子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雍太俊正在组织村民清除杂草。“这些树苗都是几年前种植的,现在已经枝繁叶茂了,去年还以每株40元的价格卖出3000多株栾树。”雍太俊高兴地告诉笔者,他们种植珍稀林木让撂荒地成了“金钵钵”。

各取所需荒地种植珍稀林木

“找对了发展路子,才能见到效益。”雍太俊介绍,几年前为改变落后的现状,村“两委”一班人开始积极谋划村上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2011年初,当得知来自成都郫县的业主秦健康准备到南部县流转土地大面积种植珍稀林木时,雍太俊主动邀请他到村里考察。“引进大业主流转土地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雍太俊说,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该村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了150亩撂荒土地给秦健康,开始了珍稀林木种植。2012年,第一批珍稀林木成活后,秦健康又在太华乡政府的协调下,先后在邻近广南高速公路沿线的桃树湾、六房坪等4个村流转500亩撂荒土地种植珍稀林木。

去年,看到其它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珍稀林木,让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活力后,剩余的8个村以及原来未流转土地的农户也纷纷要求将自己的撂荒土地流转给业主。“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多,给我的资金筹措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秦健康说,同时更担心管护工作做不到位。“群众积极性高涨,业主有顾虑,双方一度因为这样的矛盾僵持。”副乡长马科昕说,得知这一情况后,乡上领导立即召集乡、村、社干部以及全体党员及部分群众代表商议解决办法,最后决定在全乡推行“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珍稀林木,即:业主公司通过出技术、种苗、肥料、农药等农资和负责销售,获得销售珍稀林木所得利润的25%;村支部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珍稀林木的日常田间管理,获得销售珍稀林木所得利润的5%;农户以自家土地入股,获得销售珍稀林木所得利润的70%。

“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乡新栽种珍稀林木面积已达3600余亩。

长短结合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去年底,当听说要在庄稼地里栽树苗时,我非常反对。”太华乡宋家庙村村民宋光宇说,由于他家的1.5亩地每年可产500余斤油菜,加上其他农作物,每年毛收入可达800元左右。

“后来,经过仔细了解,我才知道,种珍稀林木的收入远远超过种油菜。”宋光宇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他家的1.5亩地可以栽种120株珍稀林木,3年后,这些树木便可以对外销售,每株的价格在40元左右,而且随着树木的生长,每株树每年的价格可以增加10元。“树苗种下的前3年,我可以继续种油菜或者花生、蔬菜以及豆类作物。3年后我还可以种魔芋等喜阴的农作物。收入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很多。”宋光宇说。

“没有种珍稀林木前,我家的1000多只鸡只能在自家的1亩多庄稼地里饲养,想扩大规模都不行。”太华乡李家垭村的养殖大户刘元全说,今年2月份统一种植珍稀林木后,通过协商,他将别人家种有珍稀林木的土地用铁网围起来,将养鸡的规模扩大到2000余只,并在树下种植南瓜、冬瓜等农作物,每年的收入增加了1倍以上。

(李果 王林均

特约通讯员 张枥)

新闻推荐

食品安全保险简介

24小时客服及消费者投诉热线:400-886-8199中航安盟保险公司为切实贯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总局、中国保监会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