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经营乡村美景的“青杠树法则”

四川日报 2016-04-27 08:05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明海

4月23日,星期六,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八组村民邱应章又迎来忙碌的一天。

累,但快乐。“周末是人气最旺的时候,人均最低消费50元,每天毛收入在5000元以上。”邱应章说,正是看好这一前景,2012年底青杠树村新农村综合体修建起来时,他带着几十个村民,放弃了在外建筑施工的“活路”,回到家里利用自家院坝搞起了旅游接待。

尽管已经过去好几年,他对家乡前景的信心却仍未动摇:“虽然成都漂亮的新农村综合体很多,但打造在国家4A级景区的不多吧?”

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打捆”使用从而再造景观,利用公司平台化运作实现市场化运营,青杠树村完成了乡村美景的提档升级。

集体建设用地“打捆”建景区

2012年6月,青杠树村启动了村落改造建设,一栋栋崭新的川西民居拔地而起,2000多村民住进新居。

在传统新农村建设中,这已是故事的圆满结局。但“青杠树村”的故事却没有落幕:从修建新居之初,青杠树就将目光投向了“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在九个居住点规划中,所有的房屋、道路建设,都必须遵循一条‘铁规定\’——不改变田园肌理,不破坏河流沟渠,不砍伐成型竹木。”青杠树村支书韩忠介绍说。

改善的不光是景观。“建设新村之前人均集体建设用地是170平方米,新村建起来后这个数字降低到70平方米,人均节余出100平方米。”韩忠说,这些节余出来的建设用地如何利用,在村里也引起了一番热议。

最后,结合旅游发展方向,大家决定,将集体建设用地“打捆”使用,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启动了天府水乡国际乡村俱乐部等高端休闲项目和香草湖生态湿地建设。

如今,1万多平方米的香草湖上,水草丛生、白鹤翻飞。游客可以游湖划船,可以河边垂钓,可以骑游村落,可以自助烧烤。

平台公司统一运营村中美景

“2014年举办踏青节以来,青杠树的人气一下子就飞速飙升,这让村民们既高兴,又害怕。”韩忠说,大家都没有旅游经营经验,如何用好乡村美景,持续维持这样旺盛的人气?

为此,青杠树村引进具有旅游产业经验的本地公司,联合成立了相对独立的香草湖管理有限公司。

有了公司的规范化管理经验和手段,原本让村民摸不着头脑的事,一件件理顺了。

在营销方面,每到一年一度的菜花节或者节假日,平台公司总是通过各种自媒体手段进行推广,吸引游客。此外,公司还对店招设置、经营用语、经营户“执照”的审批、经营户数量的控制、经营空间的划分等进行了规范,“可以避免恶性竞争。”

此外,公司还对村民利益进行平衡,确保大家都能从景区中获益。“比如停车费,菜花观赏片区的菜籽收入,都由平台公司统一管理,到年底的时候再来分配。”邱应章这样的经营户,每年还要缴纳7500元左右的“管理费”,这笔费用也将用于照顾没有开展经营的村民。

“总体来讲,公司不仅规范了市场,还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村民之间利益的相对平衡。”韩忠说。

目前,公司又在进行新的市场探索试点。“我们已经与凤凰嘴的几十户村民签订了房屋租赁协定,准备整体打造专门面向城里人的乡村客栈。执行的政策是保底价一年租金3万元,随着市场行情的上涨,双方共同享有房屋经营收益的溢价分成。”

新闻推荐

郫县携手四川传媒学院打造“西部环球影城”

本报讯(记者阳帆张明海)5月27日,郫县人民政府与四川传媒学院举行“府河源”影视传媒科教产业园区暨“西部环球影城”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8个,签约金额达30亿元。未来,双方将在团结镇打造四川传媒学...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