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人最爱看书,每天阅读40分钟以上
阅读正在成为郫县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21日,郫县图书馆新馆开馆暨“全民阅读月”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郫县举行。 刘陈平摄
21日,郫县“全民阅读月”公益活动,何开四作主讲嘉宾。刘陈平摄
郫县德源镇,各种读书活动不断上演。
郫县红光镇,读书看报已成为这里的新时尚。
郫县建全民阅读长效机制,书香之城孕育城市创新动力
郫县从来就是一座书香浸润的城市。这里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不仅孕育出了西汉哲学家、思想家严君平,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等这样的历史人物,还让杜甫、陆游、张大千、叶圣陶等这些客籍郫县的文化大家,也在此留下深深的足迹。
腹有诗书气自华。数千年来,读书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习俗,赋予了它高贵典雅的独特气质。今年3月,由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的《2014年成都市民阅读指数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成都市民阅读指数为54.84分,而郫县则以63.62的高分,排在成都20个区市县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
21日,郫县图书馆新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总建筑面积达10540平方米,工程投资近8000万元,设计馆藏容量40万册——这座我国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县级图书馆全新亮相,为郫县这座文化古都更添一缕书香气息。
书香郫县
建全民阅读长效机制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郫县阅读指数为63.62,在成都20个区市县中排名第一。郫县人均每天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在40分钟以上,说明阅读正在成为郫县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郫县人享受阅读人生的背后,是郫县县委县政府建立起的一系列完善的全民阅读长效机制。从县到街道、乡镇,再到社区、村落,郫县率先在成都市建立起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社区)书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书香送至每一位民众的家门口,努力提升郫县人民的阅读习惯。截至目前,郫县已有各级图书馆(室)、农家(社区)书屋近200个,公共图书人均图书藏量达1册,远远高于全国文明县0.5册的标准。这也说明,郫县的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校地合作”,则是郫县的另一个创新。21日,郫县文旅体广新局与成都工业学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社会、双赢发展的原则,签订“县域校地图书馆合作共建协议”。该协议的签订,一方面将实现高校和地方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另一方面也为郫县与县域内剩余20所高校开展“校地合作”,提供了经验及样本可循,最终利用网络充分盘活和利用校地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实现互利互惠。届时,高校图书馆也定时向市民免费开放,鼓励全县民众参与全民阅读。
今年,郫县还将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机关行、企业行、校园行、文化行、家庭行、社区行、乡村行、军营行”活动,让机关公务员、企业员工、中小学生、社区家庭处处洋溢书香。
图书之城
建成全域覆盖体系
如何广泛推动全县居民参与全民阅读,作为基层文化体系龙头的郫县图书馆,也是费尽了心思。
郫县图书馆馆长王雪琴介绍说,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底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0540平方米,工程投资近8000万元,设计馆藏容量40万册,阅览坐席1000余个。目前,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为55.36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藏量为15万册,电子文献藏量为30.36万余册,期刊359种,报纸30种,阅览座席达300多个。
除了基本的借阅服务,图书馆还创新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鹃城讲坛”公益讲座、经典电影放映、亲子阅读交流活动、读者主题活动、培训辅导、流动文化服务、学术交流、读者沙龙、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推动全民阅读,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在开馆之日当天,郫县便启动了“全民阅读月”公益活动,邀请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开四作主讲嘉宾,在馆内开展“鹃城讲坛·名家阅读分享会”,与市民分享阅读心得,同时专职阅读教师以“亲子阅读——分享一本好书”为主题,与孩子们分享一本世界经典儿童绘本,并向父母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书单。
为了营造“人人好读书,好书人人读”的浓厚氛围,近年来,郫县大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重点打造郫县图书馆等城市基础功能设施,为城市注入了文化的元素;另一方面,则构建覆盖全域的农家书屋体系和196个农村图书流转点,直接将公共图书室建在村民的家门口,为民众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构筑了“书香郫县”的亮丽风景。
据郫县文旅体广新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郫县已建成农家书屋174个,现有图书总量44.664万册,报刊总数10750份,全部实现每周免费开放5天以上,每天开放时间均超过4小时。进一步看,郫县农家书屋的平均每天借阅图书总量达67.2册,平均每天书屋阅读总人数达63.8人。以农家书屋为依托,郫县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阅读指导和读书交流活动,广泛动员了群众、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参加读书活动。“农民读书节就是其中的优秀案例。”郫县文旅体广新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郫县依托农家书屋,共开展阅读活动593次,吸引24592人参与,实现了每个农家书屋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阅读活动的目标。
创业之城
书香气吸引投资创业者
全民阅读水平反映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软实力。郫县,也因浓郁书香气质,而更受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青睐。
曾在英国留学的郫县人Betty,回国两年后,毅然辞去了别人眼中的高薪职位,选择到德源新城的布谷鸟创业公社创业,和朋友一起开办郫县第一所专门培训雅思、托福、SAT和高端商务英语的英语培训学校。“郫县人爱读书,尤其重视教育,因此回到这里从事文化教育产业,我相信会有很多机会。”
Betty只是众多创业者当中的一个。现在,书香郫县也因厚重的人文底蕴,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县域聚集21所高校,30多万人在校师生,也让这座城市成为高校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高素质人才密度最大的区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郫县,到这里从事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无独有偶,继锦江万达、金牛万达之后,国内商业地产的龙头企业——万达集团也相中了郫县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书香气质,总投资50亿元,打造具有“郫县宽窄巷子”之称的万达蜀都广场。
书香之城,全民阅读……这些热词也带给郫县太多的变化。在唐昌镇,当地农民利用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历经多次试验后,培育出新型苗圃;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希望能与郫县图书馆深度合作,将图书室设在办公区、开在厂房内。而未来,智慧图书馆还将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革命,提供网络问诊等咨询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书香德源打造全镇图书借阅网
在德源新城,阅读是种力量
郫县德源镇,从一个传统农业镇向一座以智能、科技、环保、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迈进过程中,一度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范本。
而今天,德源新城再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为了让书香浸润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德源新城通过打造遍布全镇的图书阅读借阅网络,举办各种各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建立健全全民阅读长效机制,打造全省首屈一指的书香之镇,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为新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居民点赞:开办亲子阅读,寓教于乐
每天下午4点半,家住德源镇新城家园的学生们都会来到“拾贝苑”社区图书室,在社工老师张漫的指导下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然后再静静地看上一个多小时的图书,这一天才算完整。
“拾贝苑”社区图书室,是新城家园社区的一个创新。“社区有三四十名小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很早,家长们此时基本都还没下班,难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新城家园社区的相关负责人说,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决定利用闲置房屋打造“拾贝苑”,并面向社会聘请社工提供专业服务,免费为小朋友辅导作业,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如果仅靠社工的力量,社区是很难支撑这样高密度的阅读活动的。于是社区又通过创新设立志愿者积分制度,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学生参与,形成阅读活动全民参与的局面。“我们向社区征募志愿者,参与组织和管理阅读活动,并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予积分。”张漫解释说,当积分到达一定量时,志愿者就可以用它来兑换日用品。如今,“拾贝苑”社区图书室已拥有各类书刊报纸2000余册(份),全年开放时间达2000多个小时,阅读量7000多人次,成为德源镇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亮点。
全民阅读:重构图书类别,体验阅读魅力
“拾贝苑”只是德源镇全民阅读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书香漂流进社区、免费阅读、讲故事大赛……如今在德源镇的街头巷尾,常常有不同的文化活动上演,并成为德源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更加持续、更加深入的开展,德源镇还不断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在郫县文旅体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1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形成了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全民阅读长效机制,真正实现让书香浸润至每一个角落。
在德源镇田坝东街,建筑面积1755平米的镇文化站(郫县青工文化驿站)内部可谓功能齐全——图书室、电子阅读室、多功能室样样具备,成为全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阵地。“我们面向全镇居民、镇域内常住人口、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已提供了上万人次的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其中包括免费图书阅读、电子书阅读等服务。”德源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德源文化站共有各类书籍、报刊杂志1万余册(份),全天免费开放。结合当前郫县县委县政府在德源打造“布谷鸟创业公社”的契机,德源镇文化站还将书目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更新。该负责人说,文化站希望通过这些细致的服务,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休憩、阅读空间,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
而遍布德源镇每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已建成图书室、农家(社区)书屋,并实现每个农家(社区)书屋的藏书量都在2000册以上,由专人负责,全天开放,累计接待读者1万人次以上,最大限度满足了广大居民的阅读需求。
书香红光便民书吧全天不打烊
在郫县红光,阅读是种时尚
每天早上,曾是退伍军人的梨祖宝都会早早出门,来到家附近的便民书吧,看上两三个小时的图书杂志。对他来说,只有来过这里,新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便民书吧,是郫县红光镇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一个创新之举。在这座面积仅10平方米的玻璃房子内,各类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图书、杂志均24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不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便捷的阅读空间,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读书兴趣。
这也是红光镇打造书香社会的一个缩影。“元宵节读书活动”、“全民阅读社区行”、“全民阅读企业行”……走进如今的红光镇,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各类读书活动此起彼伏,读书看报已成为这里的新时尚。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便民书吧,各类阅读点位成线成网,绘就了这座书香小镇的文化资本。
便民书吧24小时不打烊
现在24小时不打烊的便民书吧,已成为红光镇居民最愿去的地方。“红光镇共有两个24小时便民书吧,拥有各类图书、杂志共2000余册。”据红光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便民书吧的书籍还会与郫县图书馆、农家书屋进行不定期的图书流转,确保民众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书籍。
在便民书吧的设置上,红光镇党委政府也颇动了些脑筋:这两个便民书吧都设在红光镇人口密集的区域,最大限度地方便人们参与全民阅读,激发大家内心的阅读欲望。值得肯定的是,红光镇还在书吧内设立了爱心传递书箱,倡导人们把书籍送到这里来供他人借阅,让更多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阅读网点实现全域覆盖
便民书吧是红光镇打造全民阅读机制的一个亮点和缩影。目前,红光镇已建成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爱心书屋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阅读网点全域覆盖,为民众创造了一流的阅读环境,构筑了红光“书香之镇”的亮丽风景。
截至目前,红光镇已建成农家书屋12个,现有图书总量21070册,报刊总数315份,90%的书屋实现每周免费开放5天及以上,每天开放时间均超过4小时。更进一步看,红光镇农家书屋平均每天的外借图书总量达50册,平均每天书屋阅读总人数达89人,形成了“人人好读书,好书人人读”的全民阅读氛围。
全民阅读活动层出不穷
以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爱心书屋为依托,如今在红光镇,各种各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层出不穷,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在去年,红光镇便创造性地在村(社区)组织了“元宵节读书活动”、“全民阅读社区行”、“全民阅读企业行”、“农民读书月”、“青少年赠书活动”、“企业赠书”等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动员了城镇居民、农民、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参与,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良好社会风气,助推书香社会的建设。
在党委机关,红光镇积极动员中层以上干部自选1本以上书籍阅读,并于六一期间向机关职工的未成年人孩子赠送书籍;在社区,红光镇利用“元宵佳节”宣传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居民的读书水平。
去年5月,红光镇还依托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文化行”读书讲座,受到学生、务农和务工村民、退休老人的积极响应,一部分村民借此机会到农家书屋学习探索致富的新路子。“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活动,社区居民开始在农家书屋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读书看报成为新的时尚起了良好的开端。”
据红光镇综合文化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红光镇依托农家书屋,共开展阅读活动48次,吸引了上千人积极参与。而今年,红光镇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良好社会风气,全面提升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营造全民崇尚阅读、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除署名外,图片均由郫县文旅体
广新局提供
新闻推荐
进入初夏,四川省各地绿意盎然,天天万里晴空,对适应了闷热潮湿的四川人来讲,是一个惊喜。在这样的季节里,没有酷暑的闷热,在各个乡镇、田间地头中,人们漫步林间小道,品尝鲜果时令蔬菜,享受着这一份...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