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行创新信贷模式,解决村庄整治资金难题 村民住上可心房

成都商报 2014-07-07 23:32 大字

6月17日的四川郫县,阳光热辣。记者见到古全富时,他正在新家的客厅里剥毛豆。57岁的古全富,是花园镇永泉村人,他的新家在永泉村集中安置小区。小区里电瓶车棚、充电站、健身器械、直饮水站等设置一应俱全,喷泉喷出的水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绚烂的光。

正如楼道标语牌上写的“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古全富如今过上了新生活。一家四口住在140平方米的新房里。村里开发了玫瑰园、红枫园等休闲农业景点,旺季时他和老伴都到景区打工,一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永泉村的土地整理集中安置到今年8月将全部结束,届时全村的2200多位村民将入住新家。

离永泉村不远的唐元镇青杨村,自愿参与集中安置的村民们正等待着新居建设正式开工,目前安置点还是一片正在平整的土地。唐元镇人大副主席周路说,“镇里8个村早在2010年就通过了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立项,但多数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实施。青杨村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得益于农行的信贷突破。”

农行成都西区支行副行长郑朝宏告诉记者,该项目由青杨村村民代表出资设立的“青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承贷主体,以357.1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担保,并追加成都市惠农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这个模式既解决了土地整理的资金难题,也让银行的信贷风险总体可控。该项目需要资金1.59亿元,农行对其授信1.1亿元。

郑朝宏说,银行敢于在融资方式上进行创新,底气来源于相对完善的政策保障。据了解,2009年11月,成都市启动全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并将郫县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深化试点地区。为确保农村产权的规范化流转,郫县进行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完成了全县152个村、1624个村民小组共涉及9.6万农户的确权颁证工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奠定基础。

2012年11月,郫县组建了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抵押融资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郫县农村产权流转综合服务中心”,搭建起县、镇、村三级联网运行的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服务平台,并制定完善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变更登记、抵押融资等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流转交易。

如今,青杨村的村民们就盼望着早日住上可心房子。原载于《人民日报》6日11版

新闻推荐

成都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产业链投资向中高端转变

编/者/按日前,全市投资工作专题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强调,投资工作重点要实现“五个转变”:一要从产业链中低端投资向产业链中高端投资转变;二要从外延型投资向内涵型投资转变;三要...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