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俑唱出成都人的乐观 新都杨升庵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陶说唱俑
1982年7月,四川新都三河镇马家山崖墓出土,长32厘米,宽20厘米,高4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头上着巾,前额有花饰;袒胸露腹,左手赤膊有璎珞珠饰,并环抱一鼓,右手平伸于脑前,手提一鼓槌,作欲击鼓状;下身长裤,赤足,右足前伸,左足蜷曲在圆盘坐上。面部表情十分生动、活泼,张口露舌,喜笑颜开。表现了说唱最得意时之情景。
“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 这句诗出自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杨升庵所写的《桂湖曲·送胡孝思》,说的就是桂湖的美景。历史记载,杨升庵居于新都时,曾沿湖遍植桂树,“桂湖”由此得名。
新都杨升庵博物馆就在桂湖旁一栋仿古建筑内,这里也是全国收藏杨升庵文物资料最丰富的地方。说到馆内的镇馆之宝,就不得不提1982年新都三河镇马家山崖墓出土的说唱俑。
带给观者感染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说唱俑并不陌生, 著名刊物《故事会》的logo就是一只说唱俑。这个击鼓说唱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以泥质灰陶制成。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
收藏在杨升庵博物馆内的说唱俑于1982年7月出土于新都三河镇马家山崖墓,为红陶质地,体态矮胖,踞坐一墩上,整个身躯和头部微向左侧,收颈耸肩,头扎巾帻插笄,额有花饰。说唱俑上身赤裸,右手鼓捶高举,左臂环抱一扁圆鼓,双臂戴有饰物。下着长裤,赤足,右腿平抬而脚心向外,左腿曲于圆榻上。颅圆颧高,额前有数道皱纹,眯缝双眼,嘴半张作嬉笑状。
“这个说唱俑在世界很多地方展出时,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个人物的表演动作诙谐奔放,活泼欢快,充满激情,其神色及手舞足蹈的动态已达到陶醉于角色的境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博物馆副馆长刘雅平说,“这像不像一张他正在表演时,说到兴起时的一张定格照片?”在刘雅平看来,说唱俑之所以能得到极大关注,正是他们诙谐幽默的表情动作,带给观者同样的幽默甚至捧腹大笑之感。
展现四川人的乐观
资料显示,四川在汉朝是比较富庶的地方,有钱人家以及官宦不仅生前极尽声色之好,死后仍然想要享用,这也导致汉朝的厚葬之风很浓,陶俑也是当时大量陪葬品中的一种。
汉代的陶俑有庖厨俑、侍仆俑、说唱俑、舞蹈俑等等,种类繁多。和秦朝如兵马俑相比,汉代的陶俑形体小了很多,雕塑更细腻,姿态传神。“兵马俑是和真人大小,实心的,而汉代的俑大多是空心,说唱俑一般在50厘米左右。” 刘雅平介绍,汉代俑主要是用红色陶土或者灰色陶土制作,把陶土放进模板内,低温烧制而成,现在出土的说唱俑一般都是分布在成都的新都、郫县等地。
刘雅平指着这尊笑嘻嘻的说唱俑,“不知道你注意到没,这个说唱俑的特点。”刘雅平所说的特点,是指说唱俑身体上的缺陷,“你看,他身材比较胖,可以说是五短身材,身体是有残疾的。”刘雅平说,从出土的说唱俑以及奠基来看,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缺陷”,如身体矮小,长得较丑陋,但他们会利用身体上的缺陷来逗人发笑,而在他们的表演时,表现出喜悦,自信和陶醉很能感染人。刘雅平说,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尽管说唱艺人们有缺陷,但他们表演时的热情洋溢、喜悦也正是表现了四川人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有重要史料价值
对于研究者来说,说唱俑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刘雅平介绍,古人相信,人死之后,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所以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兴起了陪葬之风,比如大奴隶主死后,可能就是他的奴隶来陪葬。秦汉之后,出现了用俑来代替活人陪葬,刚开始,流行用稻草制作的类似稻草人的物品来陪葬,后来出现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俑,这些俑中有服侍主人的男女侍俑,也有供主人消遣娱乐的抚琴俑、说唱俑,正是因为俑的发明,才让今人得以从这些俑中发现和研究当时的艺术和生活。
成都商报记者 邱峻峰 图片由杨升庵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近50名市民踏上商报“成都工业之旅” “深刻感受到成都工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都商报记者王楠摄影记者王天志市民热议:成都工业发展真是日新月异结束了两家企业的参观,坐在返程的车上,市民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感叹成都工业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我就一个感受,现在工业的自动化...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