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 传承 生产
非遗在市场中构建“三角链”
□本报记者 常雄飞
老陈醋、北京布鞋、东阿阿胶、油纸伞等物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而其生产工艺其实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四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60余个在生产性保护方面卓有成效的项目,集中出现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成都妇女居家就业成果展”等几个展会中亮相,为非遗传承提供宝贵经验。
规模生产:开发手工精品市场
以竹文化元素为设计理念的眉山青神竹编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让青神竹编精湛的技艺、精美的制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2000年,青神县被授予“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11年,青神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竹编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从事竹编产业的农民达6000余人,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传承人陈云华、殷超等人的带领下,按照培训规划,青神县每年在当地举办1000人次的竹编培训班和200人次的竹编提高班,从而形成“青神竹编”梯形人才队伍,有效而持久地传承竹编技艺。
统计显示,先后有国内6个省市与青神合作,培养出竹编初级、中级技术人员13000多人。目前,眉山已规划了竹编文化产业园区,从2013年到2016年,确定了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青神竹编。
和青神竹编一样,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中,不少已经成功开拓市场的非遗项目,正在反哺非遗保护,进入保护与传承的良性循环。
宜宾市江安县何氏竹工艺非遗传承人何华一告诉记者,何氏竹工艺设立了大师工作室。“我并不排斥工业化生产,也不担心机械化生产会挤掉纯手工制品的空间。要实现双赢,光靠我们手工,成本高,耗时长,也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光靠机械生产,产品类型又不够丰富。然而,两者并非不能取长补短,机械化生产收益高,可以从另一方面延续传统竹工艺的保护和开发。”
活态生产:保护与传承的市场化
在非遗博览园内,“成都妇女居家就业成果展”最受大家喜爱。展览现场,200余名“绣娘、织女”身着统一服装,展示着蜀绣、棕编、藤编、竹编、羌绣、钩编6个传统项目的制作过程。许多好奇的参观者也加入了学习制作的互动活动,充分感受成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体验就是传承的过程,这份创造美的工作让参观者感叹不已。近年来,成都市妇联将非遗项目与居家就业工作深度融合,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激发了广大妇女创业就业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双流县永兴镇,绣娘经过3个月或半年的培训,就能成为初级工、高级工,月收入1000元到2000余元。
同样的模式还在四川各地取得了成功。2009年以来,郫县累计培训绣娘5000余名,1500余名绣娘长期从事蜀绣工作,带动居家灵活就业妇女3000余名,绣娘每月收入达1500元—4000元。在郫县安靖镇,蜀绣已形成了规模生产网络。郫县与天府蜀绣、蓉锦蜀绣、锦上绣、锦华馆、艾民国际等32家营销企业和蜀绣研发企业合作,建立“公司+基地”的运作模式,共同培育蜀绣市场,推动蜀绣产品生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名词解释】
生产性保护:是指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川报集团记者余行实习生赵钰佳)受暴雨影响,四川省部分地区蔬菜采集和损耗增大,加之一些运输道路中断,导致蔬菜上市量有所减少,使得成都主要批发市场蔬菜价格之前有所上涨。7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