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张彧希王怀从选定成都到开业运营我们只用了六

四川日报 2012-07-14 18:2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彧希 王怀

“从选定成都到开业运营,我们只用了六个月,这样的速度对于马士基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只有在中国、在成都才能做到。”在马士基集团合伙人及首席执行官安仕年眼中,“成都速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吸引力。

从2003年开始,英特尔、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等国际巨头相继抢滩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从“一五”时期国家规划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到如今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首选地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地,这片投资热土上,每天都在上演奇迹。

一个“磁场”正在形成。一方面,IT第四极的崛起,离不开成都巨大的经济发展活力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产业的植根和融入,也为城市的“起飞”添加推动力。

一个产业与一座城市的传奇——在这场史诗般的历史进程中,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

产业高速发展,需不断改善交通物流条件,为破解“蜀道难”提供了契机

时间回溯到2008年9月9日15时38分,东海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F全货机平稳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卸货、装货后,又于17时29分顺利起飞返回香港,标志着香港—成都—香港货运航线成功开启。

首航从成都运往香港的货物重2.24吨,均为Intel公司生产的电脑部件。“这条航线是政府听取英特尔的建议后,为以英特尔为代表的一批IT企业采取的具体服务措施。”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大型电子信息产业的落户,对当地物流运输条件要求很高,尤其是民航方面,这就需要不断改善物流发展配套。

IBM、英特尔、中芯国际、仁宝、纬创、富士康等巨头入驻成都后,其依赖航空运输的高附加值产品产生了强大的机场货运市场需求。数据显示,去年成都机场航空货运量出现暴发性飙升,1-8月,机场货邮吞吐量为29.85万吨,其中国际货运增幅高达100%。目前,从成都出发,4个小时航程可以涵盖东南亚、南亚和中东,6-11个小时航程可以通达中亚和欧洲。

破解 “蜀道难”,航空业非一枝独秀。目前,四川省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国第一,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00多公里,居全国第二位。

“戴尔每年300万—500万台电脑的运输,依赖于公路和航空。”戴尔(成都)有限公司四川项目总监黄云飞说。

随着大批IT企业在成都高新综保区入驻投产,越来越多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从成都走向世界。

2011年10月,蓉—新—欧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国内段正式运行。通过“五定班列”,货物从成都到阿拉山口的运输时间约80小时,比传统铁路运输方式缩短20小时以上。

目前,四川省建成和在建的铁路超过600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四川将加快形成西部地区铁路路网主骨架,路网规模达5万公里左右。

建成综合保税区,撬动电子信息产业链深度延伸

今年3月19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顺利通过成都海关和省级相关部门联合进行的预验收。就在预验收前,位于双流园区内的纬创成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一期建成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设计产能为1000万台。

综合保税区作为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了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具备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种功能,被称为迄今境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区域。目前,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在全国60家出口加工区中综合排名第五位,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

“综保区是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点。”在2011年初的综合保税区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海南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树成如是说。

在成都,这一“支点”撬动的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深度延伸。高新综合保税区引进英特尔、富士康、德州仪器、戴尔等重大制造业项目落户,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从服务外包和软件开发、IC设计拓展到终端制造领域。

目前,双流园区已引进仁宝、纬创、宸鸿光电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及25家配套企业,仅纬创投产当天,园区周边就吸引了10家配套企业,总投资约35亿元,形成天府新区内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发展的又一核心地带。

在西部居首位的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总量则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 “看不见的支撑”。随着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的付诸实施,成都的金融中心地位将不断增强。

着力改善政务服务和投资环境,服务型政府成为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今年6月的一天,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给海豚浏览器CTO刘铁峰打来电话:“HTC的高级经理来蓉,快联系!”

来自政府的有意“撮合”,对于刚落户成都的海豚来说,已不是第一次。“借助政府的服务,我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合作伙伴,挖掘更多的潜在机会。”刘铁峰说。

小中见大。自2000年成都把信息产业提升为“一号工程”后,成都市政府大力扶持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安全等IT优势产业,广泛吸引外来企业和民企加入。

在和英特尔长达两年多的接触中,“Intel”这个单词成了大批干部心中的牵挂。围绕英特尔落户问题,计委、经贸委、财政、外经贸、国土资源等30多个部门几乎月月碰头,开会协调;对不合国际惯例的地方,马上进行修改。

各项扶持政策密集出台,释放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信号。

去年底,《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明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四川省首度设立2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全力支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省经信委电子信息处处长尹华说。

作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阵地,成都市确定以高新区为核心,建设辐射双流、崇州、温江、郫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一个万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将在成都的版图上呈现。成都高新区将建立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园,设立80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初创企业。

人才资源丰富的四川,成为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首选地;产业聚集带来的强大磁力,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

刘铁峰“入川”仅3个月,就决定在成都买房定居。这个曾创造了安卓平台上最成功故事的公司,还吸引了北京、深圳等地10余位业界精英,共同来蓉发展。

“人才,是这个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成都拥有优秀的本地人才,英特尔对此十分看重。”英特尔中国区四川成都公共事务经理顾仪说。

有着丰富人才资源的四川,越来越成为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作为“一五”时期国家规划建设的电子工业基地,成都有着良好的产业 “基因”传承;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的历史积淀,让绵阳打下了牢固的产业基础。

今天,四川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大、信息工程学院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成都分院、电子工业部10所、29所、30所等一大批国家级研究机构。有着从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到前沿领域完整的学科群,每年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各级各类IT人才上万人。

“赛门铁克在大中华区共有1200多名员工,成都的400名员工中,来自本地高校的占一半以上。”赛门铁克软件开发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帆说。

产业聚集带来的强大磁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落户四川。

今年2月,成都市2012年首场大型软件人才招引行动——“成都天府人才行动”在深圳启动,富士康、马士基、IBM、普华永道等国际国内知名IT企业,以及芯通科技、国腾等成都本地软件 “实力派”阵容,联袂组团“揽才”。“成都天府人才行动”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软件人才招引品牌,5年间通过该平台来蓉发展的IT人才超3万人。

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首批入选“成都人才计划”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成都市特聘专家”称号,给予每人100万元资助,并享受特定的工作生活待遇。在52名首批入选者中,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人才占16人。

新闻推荐

去年以来四川省先后成立个职业教育联盟更多职教联盟还

去年以来,四川省先后成立4个职业教育联盟,更多职教联盟还在筹划中日前,由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成立,40余家航天及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30余所中高职院校将在互利合作的基...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