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新风貌 群众家门口办事最多跑一次 彭州狠抓便民服务“三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

成都日报 2021-10-21 04:05 大字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镇(街道)政务服务水平,彭州市行政审批局充分发挥审批(服务)资源集中的体制优势,谋划新思路,展现新作为、新风貌,助推“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丹景山镇、通济镇、龙门山镇试点“三化”建设,确定了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放管服”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镇(街道)政务服务能力。

强化组织保障 支撑标准化建设

按照省、市“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工作要求,彭州市全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结合“补短板、强功能”攻坚行动计划,制定了《彭州市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工作方案》,为持续提升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水平、高标准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为更进一步规范标准、打造标准场地,彭州按照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关于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统一规范机构名称标识、办公场所、窗口设置、功能区划、物品摆放,实现镇(街道)便民服务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的良好局面,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据介绍,彭州市已经成立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摸清现状、掌握实情,为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三化”建设夯实基础资料、细化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各(镇)街道及各部门同频合力,协同完成“三化”建设。

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办事满意度

今年以来,彭州市行政审批局积极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向基层延伸,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梳理143项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和“天府蓉易办”平台,实现“家门口”办事,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并强化事项、服务指南的公开,方便群众查阅获取。实施“一窗受理”、无差别办理。按照“综合一窗”受理模式升级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布局,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分类设置个人和法人两类综合窗口,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社保卡业务、民政、残联等业务纳入“综合一窗”办理,进一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同时,在镇(街道)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重点解决审批“时间长和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材料多”等突出问题,实现群众办事不求人、不跑腿、不进科室,办事“零距离”。

多元化服务 拓宽服务渠道

为了更好地下沉和延伸便民服务,彭州将“智慧政务”系统铺设至全市13个镇(街道),对接省一体化平台和“天府蓉易办”平台,推进便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现网上服务向基层延伸,形成“家门口办”常态模式。此外还开展“兜底办”,设置14个“办不成事”专窗,受理企业群众在窗口跑一次无法办理解决的“疑难杂”事项,开展代办、陪办和部门间沟通协调服务,让“办不成事”窗口成为“办成事”的高效途径。在创新特色服务方面,彭州市稳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实施“同城通办”,组建村(社区)帮办、代办队伍,开展预约办、帮代办等特色服务,同时提供“邮政速递”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镇(街道)政务服务能力。

新闻推荐

彭州市召开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启动会

近日,由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彭州市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启动会在致和街道会议室召开。市人社局、市经科信局等...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