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药城”生态链加速形成

四川农村日报 2021-10-09 00:33 大字

川芎种植基地。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铠兵 文/图

“彭州种植中药材有上千年的历史,加工制药历史也超过百年,有着‘千年药乡 百年药城’的美誉……”走进彭州市新绿色药业博物馆,在淡淡的药香中,讲解员向大家介绍起彭州中医药的前世今生。9月中旬,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主流媒体走进四川中医药活动采访团来到彭州市,通过实地探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产业园区,探寻彭州中医药产业的最新动态。

“药材好,药才好”,这是中医药领域一句俗语。而彭州历来出产优质道地中药材,其中川芎更是享誉全国,彭州因此有着中国“川芎之乡”的美誉。

“正是这里的冷凉气候、沙壤土质、优质水源等独特的自然条件,让当地出产的川芎有效成分远高于其它产区 。”在“ 中 国 川 芎 第 一镇”——敖平镇的种植园区里,基地总监柏晓林告诉记者,通过搭建川芎产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优质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举措,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年产优质川芎近3万吨。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成为快速发展的新风口。在道地药材生产种植的基础上,如何抢抓时代机遇,实现中医药新兴产业发展和价值跃升?记者一行在本次彭州之行的第二个参观点——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些答案。

走进该公司,以中药为原料生产的牙膏、漱口水、护肤品等个护产品品牌“千方百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中医药产业发展,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据该公司董事长周厚成介绍,通过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中药大健康系列产品,公司自主研发了“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系统”“智能中药房”等科技创新成果。目前,该公司拥有自主专利170余项,中药配方颗粒产能位居全国第二。

“平台,是链接农商文旅体、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在彭州市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副主任田国辉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仍在持续建设中的天府中药城孵化园,看到完善的办公、生活、休闲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据介绍,通过创新产业链“引人才”,目前中心已新引入各类人才200余人,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重要的人才动力。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天府中药城规划面积37.82平方公里,是成都市58个产业功能区之一,也是成都市唯一精准定位发展中医药的产业功能区。目前,功能区已聚集医药健康企业136 家,2020年实现中医药规上产值80亿元,中药规上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同时,彭州天府中药城吸引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创新港、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等8个科研平台项目入驻,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新闻推荐

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来听听第二届成都市文明家庭背后的故事

分享会现场主办方供图9月12日下午,第二届成都市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分享会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文体活动中心举行。第二...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