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 19 年他是大熊猫的守护者

四川日报 2021-02-24 06:18 大字

每年第一场雪,大熊猫都会下山来觅食,这是最容易偶遇大熊猫的机会,张宣总会去巡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枫摄

龙溪虹口保护站工作人员巡山时住的房子。

龙溪虹口保护站工作人员日常巡山。

张宣(右二)与队友们在巡山。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供图

张宣在巡山中,清理缠在树上的猎套。

扫码看视频,听张宣讲巡山19年的故事。

回龙沟总是笼着半山的云,张宣守护的山就在这片云坳坳里。2月23日,张宣正在为春节后的第一次巡山准备行囊,几天后,他就将踏上巡山之旅,去寻找大熊猫的足迹。

行走在大山中,寻找大熊猫已是张宣的日常。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每年第一场雪,大熊猫都会下山来觅食,这是最容易偶遇大熊猫的机会。

1996年,张宣来到回龙沟的一处林场工作。2001年,张宣又从林场借调到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回龙沟保护站,从伐木的林场工人变成了守护大熊猫栖息地的管护人员,现在他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彭州管护总站回龙沟保护站站长。

19年里,张宣一直在追寻大熊猫的足迹,也见证了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几次升级:1996年,回龙沟设立保护站;1999年从县级保护区上升为省级保护区;2002年,成为国家级保护区。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保护区面积也由原先的301.5平方公里扩大至318平方公里。

大山中行走,张宣练就了一身本领,山里的植物他大多都能辨别。看一眼植物,他就能辨别出大熊猫是否会在此生活。因此,大熊猫调查队的队友们送了他一个别名——辨哥。

张宣说自己就是个土专家,但从一个林场工人到成为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正式队员。这中间看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只有他自己知道。□王晋朝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雷倢程文雯

进山19年,只为追寻大熊猫

尽管在山里追寻了大熊猫19年,张宣还没有见过一次野生大熊猫。每到下雪天,他都会想起19年前的那一场雪,那是他离大熊猫最近的一次。

2002年1月,山里迎来第一场大雪,村民王朝富在水电站附近看见了正在觅食的大熊猫,便立马通知了张宣。

等张宣赶上山,大熊猫已消失在丛林中。追随着脚印,张宣寻到了新鲜的熊猫粪便。粪便的温度告诉他大熊猫刚来过,粪便不是青色,而是夹杂着些白色,说明这只大熊猫去过人类生活区。

熊猫粪便不仅能判断熊猫行踪,更是判断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工具。

“在第三次、第四次大熊猫调查里,我们都是通过粪便提取DNA来判断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张宣参与了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是我最惊险的一次巡山。差点就死在里面了。”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张宣都感到后怕。

2014年,张宣在茂县磨子沟进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工作。雇佣的向导冒称识路,进山以后才承认自己实际上40年没进过这片大山了——这时他们已经走进了海拔3000米的无人地带。

失去方向,突遇山雨,两条腿都爬满了吸血的山蚂蟥……镇定后,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手里的地图,他选定了一条安全脱险的道路——先上山避雨过夜,第二天再说。

那一夜,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下,一堆火两包烟,张宣和向导对坐了一夜。

“到第二天早上,我都想放弃了。好在太阳升起,我发现已经走到了山梁上。”张宣说看着路对了,他又燃起了希望。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张宣拖着浮肿的双腿,到达了最近的村庄。找老乡讨要了一碗稀饭,喝完便一头睡去,这一睡就是两天。他说,这是他喝过的“最醉人”的稀饭。

“自己算幸运的,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里,还有很多人受伤。”

退

人类活动远离山林,给大熊猫腾挪空间

19年里,张宣也见证了许多变化。过去,周边村民常常会上山捕猎,设下了很多圈套。

“我们会去山里抓捕猎者和解除他们设下的圈套。”在张宣办公室里,有个麻袋,里面装满了猎套。

“我最后一次在山上搜到猎套是2017年,随着宝山村的发展,村民开农家乐也能挣钱,加上保护意识的加强,现在村民不会再上山捕猎了。”张宣说。

在张宣记忆中,他最后一次听见枪声,是在2007年,捕猎者被抓捕,被判刑12年。

现在,村民们常常会说:“有辨哥他们在这里镇起,谁还敢打猎。”

“以前打枪的多,很多动物都看不到了,现在野猪随时可以看见,黑熊也会下山来找吃的,连金丝猴的种群也变大了。”张宣说,现在已发现了5个川金丝猴种群,每个种群大概有100多只川金丝猴。

回龙沟里曾有一座矿场。“矿场是民国时期修建的,鼎盛时有3000多人,矿场还有自己的医院、电影院。”上世纪90年代,成立保护区后,矿场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医院、电影院早已没了痕迹,但每次巡山时,张宣都能在丛林中看见早已布满青苔的灶台,张宣想利用矿库遗址,再设立一个巡护站,平日可以住在山里。

2008年,曾出现过大熊猫的水电站也关停,给大熊猫们留出更多的生活地带。

对张宣来说,能不能看见大熊猫,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只要看到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在恢复,大熊猫在增加,他就没有遗憾。全国第四次大熊猫普查结果显示,回龙沟保护站这一片区有7只大熊猫。

19年来,张宣见证了水电站、矿厂、猎枪的消逝。19年间,他的期待在逐一实现:保护区面积扩大了、生物种群丰富了、人们开始敬畏大自然了。19年间,也有很多他不敢想的事发生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了,这里将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

19年里,他将自己融入进这片山中,也见证着这片山的变化。

在成都,还有着许多“辨哥”。他们走遍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山山岭岭,只为守护大熊猫的乐园,探寻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答案。

新闻推荐

彭州市举行2021年首场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云签约仪式发布24个机会清单 签约达116.2亿元

新年新气象,一场“云上”投资推介会开启了彭州市2021年的“开门红”——“彭州市2021年首场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云签约仪式...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