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保护神”吴水良 援川留川 十余年麻醉师零事故

成都晚报 2018-08-07 02:25 大字

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这个不为大多数老百姓所熟悉的职业,其实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努力保证患者无痛安全的前提下与手术医生共同完成手术,决定着手术的成败以及患者的生命。当手术成功时,他们往往是最不容易被人记起的。

祖籍福建南平、现居四川彭州的吴水良,就是这样一位专业的麻醉医生,从医十余年零事故,他被患者亲切地称为“生命保护神”。

汶川地震后援川

他留在了彭州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让四川遭受重创。当时,受灾画面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吴水良只有一个愿望——冲到前线去。“震后最先援建的是骨科、颅脑外科。”吴水良昨日告诉记者,“每次援建同事回到南平,我都会询问情况。”

2010年3月,机会来了,麻醉医生可以参加援建了。吴水良立即向当时他所在的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提出请求,最终如愿加入福建省第七批援川医疗队,来到地震重灾区彭州。吴水良说,“父母当时坚决反对,虽然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但父母总担心我的安全。”但家人最终“犟”不过他,放他来了成都。

在援建的日子里,吴水良对援建地有了深深感情,看到当地麻醉医生紧缺,更让吴水良坚定了“援建结束后依然留在彭州”的决心。3个月援建任务结束后,他又向原医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单位也给予理解,最终,2011年1月1日他又回到彭州,成为彭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的一名医生。

推广无痛分娩

下班后长期蹲守在医院

这一待就是8年。8年间,作为学科带头人,吴水良将先进的科室管理经验和业务技术带到医院。据他的同事曾存江介绍,吴水良很正直,对同事不会“藏师”,而是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遇到操作难度大的,他还会手把手地教。他曾多次成功抢救产后大出血的高危产妇以及其他病人,“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最大的已有83岁。”

吴水良告诉记者,刚到彭州市妇幼保健院时,医院还没有开展无痛分娩,剖腹产率还比较高。由于来彭州前,他曾参加无痛分娩培训班,于是来之后他就决定将这一成熟技术推广给更多产妇使用。据其妻子李卉介绍,当时很多产妇不愿“麻醉之后再上一次麻醉”,吴水良就下班以后“蹲守”在医院,看哪些产妇有无痛分娩的条件,发现符合条件的,就耐心讲解无痛分娩的好处。“蹲守半年之后,医院无痛分娩的产妇也增加,剖腹产率也有了明显下降。” 近八年,他在医院推广无痛分娩,共计为1000多位产妇减轻分娩痛苦,为3000多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麻醉。尤其难得的是,从事麻醉工作十多年来,吴水良一直保持着零事故,不少患者还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妻子告诉儿子:

要像父亲一样去保护别人

在采访吴水良时,记者感受到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对于工作中的困难,他一直认为这是他应该挑战的,“能拿下一个高难度的手术,他是最开心的。”据李卉介绍,有一次遇上一位驼背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各方面情况都不太理想,经过手术团队努力,最终让产妇有惊无险地成功分娩,“他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虽然脸上写着疲惫,但看得出他十分兴奋。”

由于岗位职责的原因,吴水良离开彭州都要报批。“周末要待命,更别说是大小节假日了。”据李卉介绍,丈夫节假日从未与她一起度过。为了方便工作,吴水良更是说服妻子把家安在了紧挨医院的小区,步行到医院只需要十分钟,确保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处理。他经常在半夜里一接电话就赶往医院守在产房,同产科医生及助产士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变化,直到胎儿安全娩出,才回到办公室略作休息,又投入第二天的工作。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有多少个夜晚是在产房里度过的。

由于夫妻两人都很忙,他们的孩子2岁时就被送入幼儿园,每周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超过2天。“孩子也会经常问爸爸去哪里了?怎么老是不在家?”而这时李卉总会跟孩子说,爸爸很忙,爸爸是位非常优秀的医生,他不得不去保护别人,而你将来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可以保护别人的人……

成都晚报记者 章玲

彭州市妇幼保健院供图

新闻推荐

魅力尽显 三位院士专家实验室将落户彭州

招商是一门艺术,不是陪客户聊聊天、喝喝茶,“百日擂台赛”,彭州“主动出击”外出招商140余次,成功签约38项目引资500亿元三位...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