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纸背看城市管理者的文化情怀

四川日报 2018-05-29 06:30 大字

李一氓所校的《花间集》。

文库藏书《于湖居士文集四卷》。

李劼人所捐赠的巴蜀地方文献。

李劼人、李一氓“二李”赠书于川

□本报记者吴梦琳吴晓铃

5月28日,作为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成立暨“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之一,四川省图书馆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正式开展。两位文化大家捐赠给省图书馆的珍贵文献典籍及生平事迹,通过展览集中呈现给观众。

“二李”都是四川人,年龄正好相差一轮生肖。虽人生经历不同,但却同样学识丰富、广收典籍,并在后期全部捐给家乡四川。百年乡情,化为绵延不绝的卷气书香。

展馆里,透过纸背,更能看到他们作为党的干部和城市管理者的文化情怀和大家视野,为四川文化事业发展、城市文化氛围塑造、城市品格提升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情系家乡的捐书人

如今读者在省图书馆借的某一本书,也许就是当年李劼人所捐赠的

文库中,集中存放着“二李”捐赠给省图书馆的约两万册珍贵古籍。这些珍贵的文献,“二李”得来其实并不容易。

李劼人原名李家祥,1891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四川成都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上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小说大家之一,因其代表作品“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喻为“中国的左拉”和“东方的福楼拜”。

李劼人一生奔波,省吃俭用收藏了两万余册图书及上千件名人字画等。身后,家人按照他的愿望全部赠予公藏。

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嘉陵介绍,当时,四川省和成都市政要、文化工作者以及李劼人生前好友等专门组成工作组,负责整理李劼人的捐赠,包括捐赠给省图书馆的1.6万余册线装古籍和5000余册平装书。“李劼人捐赠的平装书,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历史著作等,如今依然在借阅。也许你在省图书馆借阅的某一本书,就是当年李劼人捐赠的。”

李一氓,1903年出生于四川彭县(今四川成都彭州市),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资深学者和藏书家。从军时,他开始收书,日积月累,藏书达到上万册。“李一氓一生收藏了大量古今典籍文献和字画等,后全部赠予公藏,包括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家乡的四川省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彭县图书馆(今彭州市图书馆)、眉山市三苏祠等。”王嘉陵说。

上世纪80年代,李一氓晚年的最后一次捐赠,是将余下全部书籍和文物都捐赠给家乡四川,其中古籍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字画等文物捐赠给四川博物馆,平装书捐赠给彭县图书馆。时任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的彭邦明,曾到李一氓在北京的家中接书。“我们一行人走后,原本满满的书房,变得空荡荡了。”

李一氓先后两次捐赠给省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共有3000余册,以清人词集为主,并有部分版画、山寺志、川人著作及有关四川的著作,丰富了省图书馆馆藏特色。

传统文化的保护者

李一氓给成都杜甫纪念馆代购的杜诗本子达30余种,多属孤本、善本

不仅赠书于川,作为党的干部和城市管理者,“二李”生前,还以丰富文化学识和大家视野,投身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文化发展建设,他们以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塑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建设,并影响深远。如今,杜甫草堂所藏杜集为国内一流,并入选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正与“二李”密不可分。

上世纪50年代,李劼人担任成都市副市长,其中一项工作是直接负责成都名胜古迹维修,并兼任杜甫纪念馆筹备委员会主任。

“李劼人早年留学法国,视野开阔,拥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在杜甫草堂修复和重建中,他做了大量工作。”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说,李劼人多次到草堂考察,确定草堂维修风格原则:尽量保存草堂旧观前提下,对部分建筑适当整理,要求大方朴素并无损于原有风格。“如今,草堂最著名的影壁上,用青花瓷镶嵌的‘草堂\’二字,就是李劼人要求按光绪三十四年周善培所书的‘草堂\’复原。”

李劼人还十分重视杜甫资料的收集和研究。1954年,李劼人发现坐等诗集上门的收集方式无效,申请了特种资金,让筹委会专门派员外出搜集。他联系多位川内外名人大家,请求帮忙联系收集与杜甫相关的文献典籍。这其中,就包括李一氓。

李一氓中学时多次到杜甫草堂游玩,对草堂感情颇深。刘洪说,听闻草堂征集文献,李一氓欣然表示愿意帮助草堂搜集文物资料。为此,草堂专门存了一笔资金在李一氓处。在资金来不及补充时,李一氓则自掏腰包购下。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李一氓给成都杜甫纪念馆代购的杜诗本子达30余种,多属孤本、善本。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李一氓在北京中国书店翻阅书籍时偶然发现。当时李一氓拒绝了北京图书馆的索书之请,出面请朱德、陈毅、郭沫若等人题写款识,留给杜甫草堂专藏,成为草堂“镇馆之宝”之一。

“李一氓还四处搜集杜诗的各种外文译本,在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旧书店为草堂收集了很多外文杜诗译本,委托日本的朋友帮忙搜集日文版。”刘洪说,至今草堂已收有历代杜诗版本、诗话等各种资料1万多本(件),成为杜甫文物资料的收藏中心。

新闻推荐

“中国旅游日”四川景区礼包在京发放

本报讯(记者杨艺茂)5月19日,第八个“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以“全域旅游,美好生活”为主题,“2018年中国旅游日全国活动”...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