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运动”冠军的秘密
每天记录自己走路的步数,并在“微信运动”和朋友们 “一决高下”,这种鼓励锻炼的形式,吸引了众多人参与。一天结束,查看自己在好友中的步数排名,再互相点点赞,已经成了不少市民最近时下的习惯。而对于彭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综合中队的副中队长姜晋东来说,他的“微信运动”里的冠军每日都毫无悬念,因为有个人已经霸占这个位置很长时间了。
“常常才早上7、8点,我刚起床他的步数就已经上了万,根本追不上。”指着手机里名叫“东东”的好友,姜晋东感叹道。他微信好友里的“东东”,是彭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副大队长王东。46岁的他是如何超越众多年轻人,长期霸占好友“微信运动”榜首的?近日,记者前往了彭州市公安局一探究竟。
既锻炼又办公
每天走近20000步
翻开王东的“微信运动”记录,几乎每天他的名字都排在第一个,平均每天的步数在18000步至21000步之间。运动好友中排名靠前的大多是有专门运动计划的人,然而对于王东来说,每天近20000步的运动量,全是他每天早上“走”出来的。
4公里,是从王东家到交警大队的距离,开车只需要10分钟的路程,王东每天早上得走上45分钟。为此,每天9点上班的王东总是7点起床,7点半就出门。这样走路上班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3年多,但直到“微信运动”开始流行起来,他的这个“小秘密”才被同事们发现。
2003年,因长期伏案工作,王东的第七颈椎发生了滑脱。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从那一年便开始了自己的锻炼计划。一开始,王东和其他单纯进行锻炼的人一样,都是选择在附近的公园走路跑步,时间也一般安排在上班前或下班后,“那时候锻炼就是纯粹的锻炼,走路跑步都是抱着放松心情、看风景的态度。”2012年,王东从原来所在的治安大队重新调回了交警大队从事科规方面的工作,他的锻炼地点也由此渐渐发生了改变。
“信号灯时间长短是否合理、道路施划是否符合车流量大小,这些问题都需要实地前往进行勘察。既然工作也需要我走,身体也需要我走,何不将两者结合起来一举两得?”从家到单位的这4公里,既是王东的“锻炼场”,也成了他的“办公地点”。和以前单纯锻炼时相比,现在王东走路可要忙碌许多。除了观察沿途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信号灯工作情况外,一旦发现哪里存在堵点或不合理的地方,他还会来回看上很多次,并拍下照片记录下来。
边走边看边想
“冠军路”并不轻松
为了体验王东的“走”和普通的“走”有何不同,采访当日,记者跟着王东一起走了一段。采访当日恰逢“霸王寒潮”来袭,室外温度仅有1、2℃,虽然已是中午时分,但冷风中记者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这个路口的信号灯绿灯时间就是调过的,之前的绿灯时间太短,老年人或者腿脚不方便的人过街时间不够。”与缩手缩脚的记者相比,王东好像丝毫感觉不到寒意,一边向记者讲解,一边还举起手机拍下现在路口的车辆运行情况。
2015年10月的一天早上7点半过,王东像往常一样从家出发往交警大队走去。在金彭东路的十字路口,身旁一老一少两人的对话引起了王东的注意。“当时南北方向的绿灯才刚刚亮,小伙子一边快步过街一边回头催促身后的老人,‘妈,走快点,这个绿灯时间短,走慢了就过不到了!\’”王东意识到,路口信号灯时长的设置,仅仅考虑了年轻人的步幅和过街时间,忽略了腿脚不便的市民或者老年人的情况。
之后连续几天,王东每走到这个路口就特别留意周围市民的反应,还专门跟着几名老年人以他们的速度测试过街所需时间。“原本35秒的绿灯时间以他们的速度过街确实有些困难。”在拍照记录并向大队说明情况后,交警大队对这一路口的行人绿灯时长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35秒增加到了45秒。信号灯调整后,路口就再难看到一路小跑过街或尴尬地被“卡”在路中央的市民了。
“与以前单纯的锻炼走路不同,现在边走边看还要边想,有时还要停下来拍拍照,重复走一走。出门的时间比以前早了,花费的时间反而比以前多了。”对于这项“运动”,王东却乐在其中。“走在路上能看到听到很多开车发现不了的问题,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助于工作,这个‘运动冠军\’我还会继续当下去!”
本报记者 李旻 摄影 杨永赤
新闻推荐
前沿新知>>>不久前,45岁的张先生(化名)来到彭州市人民医院,当时他感到浑身乏力、胃口不好,而且还出现了贫血症状。此前,他曾接受过胃镜、肠镜、B超等检查,但均未发现任何特殊病变,只是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说...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