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基层治理提供支撑

今日崇州 2015-08-07 14:48 大字

“被洪水冲垮的崇平大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恢复重建好了,村口建起了春风文化广场、场镇上安装起了路灯,道路硬化从公路边延伸到了院子里……”说起基层协商民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成都崇州市崇平镇的老百姓纷纷拍手叫好。从2013年5月开始,成都市开始在崇州市、彭州市等地探索推行基层协商民主。利用群众协商带动群众自治,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有专门的地方和机构倾听、消化和落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基层协商会成员全覆盖

“2013年8月,自崇州市下发《关于建立乡镇社会协商会议的意见》和《崇州市社会协商会议改革方案》以后,崇州市基层协商民主——社会协商会议工作正式在五个乡镇开始试点。”崇州市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规则,协商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有重要议题可临时召开。议题由协商会成员提出,交由议题审查小组审查后上会进行讨论,以一事一议的模式,达成一致意见并进入实施阶段的,交由所在行业或当地党委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其纳入目标督查内容进行考核。这样的做法,实现了基层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全面覆盖,进一步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共生共荣的局面。

崇州市崇平镇党委副书记、协商会召集人常敏介绍:“协商会成员通过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临时邀请等方式产生。全镇有4个村一个社区,共产生43名协商会成员。协商会秉承‘群众呼声强烈的,顶住压力也要办;群众不支持的坚决不做;群众不理解的,讲清道理后再做\’的理念,关注解决老百姓关心、呼声较高的问题。”

截至目前,成都市共组建成立各级各类协商会1267个,吸收来自各阶层协商会成员30706人,除各级党委政府、村(居)两委会和单位提出的议题外,协商会成员共提出议题7963个,经议题审查小组审查上会讨论3441个,协商会协商确定办理落实议题3102个。

社会协商推动社会治理

按照协商会召开程序,首先将上一次决定实施的议题,向群众逐一回复事情的进展情况。对不能实施的议题,向群众解释缘由。每当涉及有关村(社区)或部门的,要求必须由村主任、副局长以上的领导干部到场参加,以促使协商会决定实施的事情尽快得到落实。

2013年11月5日,崇平镇召开了基层社会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会上,43名协商会成员就如何解决土地股份合作社粮食入库储存难的问题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议题进行了协商讨论。最后,经协商会成员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交由相关部门加强与崇州市各大粮食收储企业衔接,在集中收割季节,实行对粮食进行分段交售的办法。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及农业化发展上,镇政府要积极引导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规模化机械化作业,避免人工费过高而造成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成本增大;在宣传措施上,镇政府要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田块较分散的区域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化集中连片经营。

常敏认为,通过此次社会协商会议,解决了崇平镇在农村土地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赞许。同时,也给土地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原载《光明日报》7月25日第2版)

新闻推荐

原创时尚驱动 中国(成都)设计师一条街正式开街

开街仪式现场。成都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华茂恒业·2014成都时装周系列报道12月19日,中国(成都)设计师一条街开街仪式暨成都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在成都彭州市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正...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