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推动高效廉洁依法行政

成都商报 2014-10-27 22:25 大字

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26日电 长期以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暗箱操作、串标陪标等乱象饱受公众诟病。自2013年开始,成都市大力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有效节约了政府开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定位服务 褪去行政色彩

“过去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隶属建设部门,从土地的立项到竣工验收,都是一个部门说了算,很难说这里面不存在‘猫腻\’。”长期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的成都市民杨进业说。

2013年以前,成都市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市土地拍卖中心、市户外广告拍卖中心等4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别由市建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国土局、市城管局负责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特许经营权出让等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没有明确的交易场所。

“一个部门对所管辖的公共资源既负责管理又负责交易,很难预防和杜绝腐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邓修明说。面对体制上的弊端,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进行”的思路,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改革设定了方向。

2013年2月,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资产类、资源类、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等5大类41项公共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中交易。

邓修明说,虽然许多城市都设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但是基本是“物理整合”,为分属各部门的业务提供统一场所,具体交易仍归各部门管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但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却是“化学整合”,是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直接归属于成都市政府,人、财、物均独立,彻底告别了以前各交易中心与行政主管部门依附的时代。

中心主任刘学说,成立伊始,中心将重点定位于“服务”上,实现管办分离,避免了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使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压缩了权力寻租的空间,预防了腐败。

“受理、交易、监督,每个部门都各司其职,如同企业的生产线,谁也无法决定成品,只能按制度操作。改革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交易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为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曾在成都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供职、现为中心交易三部部长的罗久泽说。

优化流程 杜绝人为因素影响

近日记者来到中心采访时,一进门便看到大厅中央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开标项目信息。中心由开标室、专家抽取室、评标区、监控室、信息发布区等几部分组成。开标结束后,将在专家抽取室随机抽取专家对项目进行评标。监控室里可以查看所有开标、评标过程。

“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后,各类项目统一接件受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现场交易、统一资金收退、统一监督管理,使交易在阳光下运行。”刘学说。

“以前要不在中介组织报名要不就在招标人处报名,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参加房建项目开标的刘萍说。现在所有交易全部采用网络报名,围标、陪标、串标的几率大大减少,为了保证公平,连多少家投标单位前来投标都进行保密。

同时交易的每个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流程操作,使得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处在了机器的“监控”之下。系统还为每个流程都设置了风险防控点,一旦人员违规操作都会触发防控点,引起系统自动报警,将人为操作的空间挤压殆尽。

“现在就算中心一把手要获知某招标项目的参与者名单,也必须有5个以上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才行。这使‘走后门\’几乎成为不可能。”罗久泽说。

他还表示,过去许多中介机构往往被利益裹挟,成为了“暗箱操作”的一分子。以投标人缴纳保证金为例,中介机构常不按时返还,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对此,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设立“投标保证金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所有的保证金由中心统一收取、退还。“这对投标人来说既简化了程序,又排除了交易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障了权益。”一位建筑行业的投标人杨毅说。

杜绝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暗箱操作

还需多方面努力

运行一年多以来,目前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科学的操作系统。自中心成立至今年上半年,共完成项目交易8649个,实现交易金额1564.7亿元,实现溢价234.4亿元,节约资金50.1亿元。

但罗久泽坦言,要完全杜绝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暗箱操作,还需进行多方位的努力。

“我们只能保证所有进入中心的流程公正、公平,但交易从立项到项目决算还有诸多环节,立项、工程决算等流程并不在中心的监管范围内,因此无法保证在其他环节上不出问题。”他建议以公共资源管理中心为平台,建立一个闭合式管理体系,把交易的所有环节全部纳入统一平台监管。

他还表示,虽然四川已建立了统一的综合专家库,但准入标准把控不严,对专家考核、惩戒力度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专家选拔制度的缺陷、专家利益联盟难以打破已成为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说。

热议

开创法治中国新境界

连日来,十八届四中全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热议的主题。大家从公报的字里行间,从媒体的分析解读中,领会会议精神,描绘蓝图美景,畅谈心中期待。

四川彭州市纪委研究教育室主任徐琦认为,依法治国体现在党内,就是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党的执纪监督机关,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进程的推进,包括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民主自由权利的保障,将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田云鹏表示。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院长席建林说,基层法院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机制将司法公开推向深入,落实到每一个司法环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建设法治社会首先要提高参与者的法律素质。”成都市成华区新鸿社区书记蔡丽对四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感受很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朝峰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礼”与“德”也必将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民日报)

解读

给“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架上高压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对公正司法进行的详尽论述,将引领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公正司法筑牢社会公正之根、国家法治之基。

记者采访中,多位法学界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坚持以公开打造透明司法,才能给群众诟病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架上高压线,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的影响,许多案件的审理受到来自领导干部的干预。“权大于法”成为潜规则,严重动摇宪法和法律权威及司法公信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表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案件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举措。“以前习惯打电话干预案件的官员就要掂量一下了,可能你一个电话打过去,人家就给你记录下来了。”据新华社

四川高院将建立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

近日,四川高院召开党组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四川高院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成都商报记者 王英占

新闻推荐

27岁小伙用最后生命擦亮警徽

成都商报记者锁千程摄影记者王红强妻子:不说病情是因为怕给同事增加负担成都商报:应凯为什么不让你把他身患重病的消息公布出去呢?朱琳:他不愿意给单位和同事增加负担。之前做手术,已经耽误了工作,他说...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