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依法普查地理国情 建设和谐美丽四川

四川日报 2014-03-05 13:59 大字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四川地表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有效地监测和预警次生灾害?如何高效组织撤离和救援?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灾后重建?如何有效监测新区建设对区域水资源、植被、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四川省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给出答案。

□徐家成 李维庆 樊莉 刘嘉 文/图

科学普查 全国同步

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2013年6月8日,成立了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一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四川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普查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于2013年7月3日成立了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等25个部门参与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9月17日,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对全省普查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并要求市(州)全力配合支持。

结合四川省情,本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四川省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普查主要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为抓好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省普查办精心谋划,认真做好顶层设计以及各项准备:编制印发《普查实施方案》,出台了职责分工、质量管理制度和一系列技术规定;征选了首批17家普查专业队伍并组织开展生产技术、质量检查和安全培训,目前正在征选第二批队伍;在各部门、市(州)开展了资料收集工作,已先后收集到全省地质灾害点资料、道路资料、文化保护区资料以及市(州)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行业专业资料等成果;完成5个市县试点工作,下达的第二期普查任务正在开展,部分普查成果正陆续向相关部门提供使用。

在1月9日全省地理国情普查2014年工作启动会上,各路人马摩拳擦掌,信心百倍,纷纷表示一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向人民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合格答卷。

优化国土空间 完善监测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地理国情普查可从宏观角度摸清国土空间分布现状、预测国土空间发展趋势、制定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决策。对统筹陆地和海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用矿和用海,使资源管理覆盖地表、地下和海洋等全部自然资源,建设完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加快推进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为基础的国土资源规划的编制,健全以遥感监测、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监测体系等,具有基础保障作用,意义十分重大。“确实权,颁铁证”。当前农村“土地确权”正进行得热火朝天,确权让农民的宅基地、承包的土地、房产有了“身份证”,在电脑地图上,每家的土地大小、位置和边界清晰可见,可以更好地明确农村产权关系,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基础,有利于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地理国情普查分析的土地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现状等成果,成为土地确权的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加强国土空间信息管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地理国情普查全方位护航保驾。

呵护生态 监测灾害

海螺沟冰川会消失吗?许多人都很关心。省普查办的同志介绍,本次普查将查清四川省冰川和常年积雪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常态化监测,就能清楚掌握常年积雪和冰川覆盖的变化趋势,研究这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科学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维护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对松潘县10年来的地表覆盖与自然生态指标进行动态变化监测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也持续改善,充分证明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可以相互协调,也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四川省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压力。普查提供的地理、人文信息要素,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科学依据。“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仅7小时内,测绘工作者就完成了灾区无人机航摄高分辨率影像地图。在应对全省多次次生地质灾害中,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工作对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四川省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问题,通过分析彭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可指导该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城镇规划和防灾减灾工程布局。

美丽四川建设,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不可或缺的支撑者。

普查成果 惠及民生

2013年5月31日,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刚通车不久,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完成实景影像采集并在电子地图网站天地图·四川发布。公众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就可以360°全方位体验二环高架快速路,明了匝道和路口设置。对交通管理部门,它可为道路安全运行管理、高峰压力分流、交通应急指挥等提供全面的辅助决策。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能有效提升政府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普查成果还可作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将经济增长速度、就业(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投资增长率、居民收入等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别特征的宏观调控指标叠加在地理空间位置上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当今社会信息化日新月异,移动通讯、卫星导航定位、电子地图等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消费市场日趋繁荣,普查和监测成果也将越来越多地服务于民生。智慧旅游、出行线路规划、征地拆迁等,都可从普查成果中获得有效的地理信息和技术服务。比如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海拔高程信息提醒游客有针对性地准备必要的药品和生活物资,确保出行安全和健康。企业还可借助普查成果对工厂空间位置与社会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商业战略。

地理国情普查,服务群众生活。

新闻推荐

把帮扶点村干部“请上来”

集中培训涉农致富知识本报讯(记者刘淼淼)“这次出来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也找到了差距!尤其是宝山精神,让人很震撼!”6月26日,参加完省台办组织的定点帮扶点村干部培训后,泸定县德威乡海子村支部书记陈...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