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笑春风 生态之都展笑颜
□高航 蔡征波
图片由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提供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当前,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在四川省彭州市得到了最为生动的诠释。
生态龙门,大美彭州,驱车驰骋在成都平原北部龙门山脉的彭州田园大地上,体验一座“成都平原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盛况。彭州全市共有林地面积9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22%,在一片片充满鸟语花香的巨桉、柳杉、杉木、杨树林里,林农们在这里播种、收获着幸福快乐的小康生活。
如何保护好这片宝贵青山,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近年来,彭州市以其“青山也是金山”的更高境界,创出了一条新路,谱写出了生态林业发展的最美篇章——
他们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思路,实施林业产业 “接二连三”和“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努力增强林业经济实力,建成林业产业基地33万亩,2012年实现林业产值22.39亿元,林农人均林业收入2200元,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开创了生态持续良好、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多赢局面。
做好生态本钱——
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生态林业发展,生态是本钱。在彭州“生态立市”战略视野里,林业无疑是最大的本钱。
保护好现有的一座座青山,成为彭州打造全省生态强市的基础性一招。今年以来,他们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提升绿化质量的“保绿”组合拳——
实施好天保工程,对近60万亩国有林和集体(个人)公益林实施有效管护,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按照天保二期工程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公益林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切实管好现有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
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巩固7.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抓好工程造林的补植、补造,落实好退耕还林农户政策补助。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种植中药材,新建工业原料林,实施品种改良,实施丰产措施,发展家禽养殖及新建圈舍,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积极推进石化生态防护林建设,构筑城市生态屏障。科学确定建设模式,合理安排时间节点,于9月份前已落实防护林建设土地,抢抓秋季和明年春季造林时机,确保2014年前全面完成8200亩石化生态防护林建设;
加快身边增绿改善城乡环境。实施城区绿化精品工程,打造城市周边带状景观,新增绿地面积8公顷。创建“园林式场镇”1个,新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家园示范点”2个、“成都市园林式居住小区”2个。
同时,加强资源保护,强化资源管理,增强林业应急能力,加大保护区能力提升建设力度。
有了更加殷实的生态本钱,彭州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力促林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一幅七大基地构成的彭州生态林业“经济版图”已经绘就——
以龙门山、红岩、白鹿为中心,大力发展以巨桉、杨树、毛叶山桐子为主的木材培育及木产品加工业;以磁峰、通济为中心,大力发展核桃、银杏等森林干果产业;以通济、小鱼洞为中心,大力发展雷竹笋用竹和慈竹为主的材用竹产业;以小鱼洞、白鹿为中心,大力发展杜仲、厚朴等中药材产业;以小鱼洞、通济为中心,大力发展香椿、蕨苔等森林蔬菜产业;以葛仙山、桂花、丽春、隆丰、天彭为中心,大力发展花卉种苗和珍稀珍贵树木产业;以磁峰、小鱼洞、丹景山为中心,大力发展有机猕猴桃产业。
长袖善舞,彭州现代林业拥有了生态林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以全新发展理念,谱写出精彩的“彭州篇章”。
“接二连三”发展——
大步迈向现代林业
“林业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实现产业良性互动的基础和条件。为此,我们提出了林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基地资源向林业精深加工业转化、与森林生态旅游业融合。”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汪万友用三个“车间”来生动阐释彭州现代林业发展骨架。
炎炎夏日,徜徉在彭州4800亩雷竹林中,清风徐徐,畅快淋漓。这里的林农和企业之间采取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直补、公司全额承担前期费用等方式,建起了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和合作模式,发展雷竹产业基地,直接解决了剩余劳动力5000人以上,促进农民人均增收4500元。
这样的林业“基地”,就是汪万友口中所说的现代林业“第一车间”。
据了解,彭州坚持以项目为支撑,把产业基地建设与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灾后重建产业恢复项目、成都市产业项目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金,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了工业原料林基地,竹产业基地,以核桃、银杏为主的森林干果基地,三木药材基地等七大林业产业基地30多万亩,为森林资源向“林业资本”转变夯实了根基。同时,彭州林业部门立足资源优势,发挥牡丹种植条件,积极探索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力争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到2020年建设油用牡丹基地10万亩,将彭州打造为更加名符其实的“牡丹之乡”。省林业厅、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大力支持彭州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彭州有着双虎家私、宝山木业等一大批纤维板、家具生产企业,属于成都地区家具制造行业的三驾马车之一,每年该行业创造产值近80亿元。
现代化的家具生产线,雪片似的订单,是彭州这些龙头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些车间也正是彭州现代林业的“加工车间”。目前,全市有涉林企业280余家,其中林业龙头企业12家,产值过亿的重点龙头企业2家。除了家具,以四全食品厂为龙头的核桃深加工企业,以旺达瑞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笋用竹加工企业,以协力制药、亚宝药业等为龙头的制药企业,以绿色圣元、天开莲花、成都利翰等为龙头的园林公司,正引领彭州工业原料林、笋用竹加工、特色干果深加工、三木药材加工等林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青杠林”有机核桃、“营养屋”藏鸡蛋、“新兴跑山鸡”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省内外。
到彭州观牡丹,采蓝莓,采竹笋,看竹海,早已经成为成都平原上的著名休闲旅游品牌。这就是彭州林业人所努力构建的林业“服务车间”。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在促进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森林景区景点提档升级的同时,协调农发、国土、交通、水务等部门整合涉农项目,引导各村利用村公资金加强林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路、水、渠等配套设施,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变园区、变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林家乐、家庭林场,大力发展林业服务业,林业产业基地变园区、变景区,提升森林生态旅游效益。
在“接二连三”发展精彩纷呈的同时,彭州抢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努力转变林业生产方式,推广“以短养长”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复合、立体经营,破解林业生产周期长的难题,“林下经济”魅力彰显——
按照“林+药”模式,在龙门山、白鹿、通济等5个山区镇发展黄连、金银花等林下中药材3.4万亩,成为全国商品黄连主要基地之一;按照“林+禽”和“林+畜”的模式,在全市建立生态鸡养殖场8个,成立林下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社5个,常年存栏生态鸡40万只、林下羊4000头;按照“林+菌”和“林+菜”等多种模式壮大林下经济,常年发展林下食用菌5000余万袋、森林有机蔬菜3000亩。2012年底,全市林下经济实现年产值3.5亿元。
青山美,林业强,农民富,彭州林业舞出了生态保护与发展完美融合的舞步,正以更加曼妙多姿的身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向世界展现“绿色生态之都”的风采。
新闻推荐
县委书记们的心声:“说了你可能不相信,有时候思考发展,真是睡不着觉。”“人家成德绵地区‘排头兵\’的书记们,抓发展的劲头不比我们小。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我们追赶的难度。”“县一级处于宏观...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