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边 3辆车运走20吨莴笋
彭州大量莴笋滞销引起社会关注,成都市农贸市场协会启动“服务菜农,便民直销”活动
本报讯(记者 宋开文 文/图)砍菜、打捆、装车……2月22日,在彭州市三界镇丰碑村,上百村民在田间忙着收割绿油油的莴笋,再装进路边一辆辆大卡车里。在社会各方关注下,彭州菜农滞销的莴笋打开了销路。“成都彭州市濛阳镇莴笋滞销,菜地低至2角一斤无人问”——近日,一则求助微博引起网友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都市农贸市场协会了解情况后,决定在会员市场和受政府补贴的市场开展“服务菜农,便民直销”活动。22日上午,3辆蔬菜运输车从成都出发,开往彭州市收购莴笋,记者随运输车一同前往。“去年每斤卖7角至8角,今年低至2角钱,除去人工、运输成本,每斤实际最低只卖到8分钱!就算这样也没有人要了。”三界镇丰碑村菜农杨文江告诉记者,他家种了7亩莴笋,今年长势良好,每亩可收莴笋4000-5000公斤,本以为会增收,没想到卖不出去,急得一家人春节都没过好。
看到驶来田间的运输车,菜农们精神大振。经过协商,成都市农贸市场协会决定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当天运回20吨莴笋。下午,2辆满载彭州莴笋的大卡车驶到成都冻青树、天涯石、老马路、黄忠等农贸市场。加上运输成本后,莴笋以不高于0.5元/斤的价格,开始便民直销,新鲜的蔬菜、实惠的价格受到消费者欢迎。一些爱心企业也加入购买队伍,成都三倒拐餐饮有限公司一次就买下1吨。该公司董事长刘贻聪专程开车前往彭州察看菜农情况,“尽一份心帮助菜农,共渡难关。”
彭州市工商局副局长欧阳伟告诉记者,彭州市有超过百万斤莴笋滞销。据悉,今明两天还将有采购车辆前往彭州。成都市农贸市场协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组织企业和商家前往彭州采购莴笋,直到滞销莴笋全部消化完毕。
记者观察
百万斤莴笋为啥卖不出去?
□本报记者 宋开文
蔬菜丰收-无人问津-微博求助-爱心来援……彭州莴笋成为又一起微博卖菜的成功案例。在为菜农高兴的同时,人们难免要问:百万斤莴笋为什么卖不出去?
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多菜农说,十多年未遇的暖冬促使莴笋快速生长,一些本应3月才成熟的蔬菜赶着趟似的提前成熟,往年的梯次被打乱了。蔬菜一多,价格自然下降,甚至卖不出去。
天气因素不可忽视,然而,根本原因还不在此。
“这里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散户种植,没有规模效益,没有协调的机构。”彭州市三界镇丰碑村党支部书记钟光辉介绍,去年莴笋种植效益好,平均每斤卖到7角至8角。尝到甜头后,去年冬天该村莴笋面积从1000亩增加到2000亩,翻了一倍。加上周边新都、广汉等地也增加了种植面积,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信息不通,与市场脱轨,缺少反馈调节机制。”彭州市工商局副局长欧阳伟说,这次的莴笋滞销警示我们,要引导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蔬菜虽多,却没有品牌,是销售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彭州市濛阳镇镇长马斌深有体会。作为蔬菜大镇,濛阳建立了农产品交易中心,单从市场销量来看,成绩不错。“然而在销出的产品中,彭州本地产品不到2%。”马斌说,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必须要有品牌意识,创建自己的品牌。有品牌,才能走得稳、走得好。
新闻推荐
*4月1日,记者从省作协获悉,四川作家阿来的电影文学剧本《普布与丹增》,邹瑾的中篇纪实文学《蜀道重光》获得第六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黄里)*3月30日晚,四川交响乐团“周末音乐会”系列演...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