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同为新农村 精彩各不同

德阳晚报 2012-12-06 23:23 大字

插卡使用沼气。

丰碑蔬菜合作社的大棚生产基地。

文/本报记者 张洲旭 杜晓鹏  图/本报记者 蒋文戈

马井镇:

玉马新村的

生态建设新试验

11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什邡市马井镇玉马新村。

车到村口,一个高大漂亮的木制牌坊夺人眼目,“玉马新村”四个大字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闪光。

人站村口,放眼望去,笔直的村道两旁,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格、统一规划建设的小楼错落有致,时下流行于农村集中安置点的房前屋后“微田园”里一派生机勃勃。

最令人感慨的,是这个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在生态建设上迈出了崭新步伐——传统沼气高效利用,农村污染得到治理,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实现刷卡用气。

尽管目前安置点224户中只有30户参加了集中供气免费试用,但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当地企业,都从中看到了生态农村新希望。

农民刷卡用上清洁沼气

走进居民周厚碧的家,她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使用集中供气式沼气的便捷。只见她轻开阀门,“砰”地一声打火,一股蓝色火苗腾地窜起。“现在,我们做饭时再也不用担心气不够用了,而且费用比罐装液化气每月便宜40元左右。”周厚碧说。

在灶具上方,记者注意到一个电表状的东西。周厚碧说那是沼气计费表,跟城里的智能计费电表一样,将充值气卡往槽中一插,就可以用气了,而且表上还可以显示储值余额、可用气量,非常方便。

原来,由于费用太高,玉马新村没有铺设天然气管道。村民们入住后,烧饭只能用煤或者液化气。周厚碧选择了用液气罐,几个月下来,烧“罐罐气”的开支成为一笔不小的费用。于是,周厚碧又在自家院内建了口沼气池,可是沼气池产气不稳定,气量时大时小,特别是到了冬天,产气量小时,只能干瞪眼。

周厚碧说:“现在好了,自从用上了集中供气式沼气,液化气罐和单口池已经彻底‘下岗了\’。”

集中式供气开创沼气新路径

在村庄南头,记者看到了这个投资63.6万元、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玉马沼气集中供应站。只见几个蓝色的椭圆型气囊卧在水泥台上,脱硫设备、检测仪器等一应俱全。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帅小伙——副站长钟峄。钟峄指着设备逐一介绍:这是发酵池,这是脱硫罐,这是加压池,这是储气槽……钟峄说,供气站是今年4月建成的,据测算,夏季每天可产气200立方米,冬季每天可产气80立方米,产生的气体进入储气囊后,经加压后供应玉马新村200余户居民使用。

村干部介绍说,沼气在当地发展已有些年头了,但以前是单家独户搞,沼气需要的原料不能保证,而且容积也小,产气量不大。灾后重建了集中安置点后,如何解决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成为他们着重解决的问题。经过摸索,现在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就在我们采访时,德阳市农村能源办的工作人员来了解当地集中供气情况。据他介绍,德阳境内像这种规模的沼气池,玉马新村当属首家,沼气集中供气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沼气让生态农业前景更广阔

在镇长王皓的眼里,沼气“吃”的是各种垃圾,“吐”的是清洁高效能源,“集中供气式沼气所带来的环保效益相当可观,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马井是农业大镇,以蔬菜生产闻名一方,种养业也较有规模,什邡最大的蛋鸡场和养猪场都在马井镇境内。全镇现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16家、养鸡场4家,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禽畜粪便。长期以来,如何处理大量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成为镇政府头痛的事情。而今,这些垃圾都成为集中式沼气供气站所使用的原料,从而变废为宝。

沼气池产生的沼液,也成为当地有机粮食和蔬菜生产大户们眼中的“热门货”。马井黄天坝的大米一直有口皆碑,绿丰米业负责人张强告诉记者,相比于一般的生物有机肥每亩700多元的价格,沼液每亩用两吨,成本只需要100多元。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使用沼液因其含有更为丰富的氮磷钾等矿物质,更利于农作物吸收。此外,施用沼液后农作物还不易生病,土地不会板结。记者替玉马村算了一笔账,仅一个集中供气站每年可“吃”下数千吨的垃圾,产生4000吨沼液,可供1100亩农田使用。

畜禽粪便、有机生活垃圾投入沼气池发酵产气供居民使用,同时产生的沼液作为有机肥料投入农业生产,玉马新村通过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我们看到了生态农业的广阔前景。

三界镇:

丰碑村专合社

搭起农民致富桥

宽阔的双车道上,来来往往拉蔬菜的货车跑得正欢。村道两旁,农民正将一捆捆打包好的蔬菜往货车上装。田间,成片的莴笋、芹菜、萝卜长势喜人……

11月27日下午,沐浴冬日暖阳,记者走进与马井镇仅一桥之隔、素有“四川莴笋之乡”美誉的彭州市三界镇,让人眼前一亮的不仅是连绵不绝的碧绿蔬菜,更惊叹于一个合作社的龙头引领,使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乘上了致富快车。

5年成就“全国农民专合社示范社”

来到三界镇政府,年轻的办公室主任陶玲听了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介绍道,三界镇最大的亮点,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搞得很有特色,而亮点中最有成效的,就是丰碑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当年合作社创建人之一、村主任舒銮银给我们介绍了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丰碑村是三界镇的蔬菜核心产区,以前随着蔬菜产量不断提高,部分品种供过于求,蔬菜扎堆上市等多种因素造成菜贱伤农现象频频出现,而其根源性问题,则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民不知道市场在哪里?

为解决农民卖菜难,降低农户蔬菜种植的季节性、结构性和盲目性风险,为农民的蔬菜寻找市场,2007年8月6日,三界丰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应运而生。

“丰碑专合社的宗旨就是要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合作社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联合体,一头连接农业生产资料统购市场,一头连接农产品(蔬菜)统销市场,组织农户按照‘五统一分\’分户经营。”舒銮银说。

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丰碑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专合社,跻身为产、供、销、深加工为一体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在小生产与大市场间架起桥梁

“种菜再也不用担心卖不脱了。”2007年专合社刚刚成立,宁交万便成为其中的一员。去年他和专合社签订种植协议,在自家土地上种植红莴笋、青莴笋等蔬菜,一年下来净赚数万元。

而今,专合社已经建成办公和检测场所、农业投入品集中配送中心、标准化商品蔬菜种苗育苗工厂、标准化设施栽培示范区、优质蔬菜生产区,并申请注册了丰碑绿好蔬菜商标;建有核心产业示范园区,目前该园区占地面积已经达到200余亩,通过资源整合,总投资达到300多万元。

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丰碑专合社自筹资金350万元,建设了集整理、包装、清洗、分选、配送为一体的蔬菜加工厂,与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了总投资2600万元的脱水蔬菜加工厂,另外根据三界镇的产业规划,在合作社核心园区以内紧邻蔬菜加工厂建设占地80亩的万吨蔬菜冷藏库。

专合社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壮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舒銮银说,答案就是在经营中重点考虑社员的利益,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

将土地流转给专合社进行经营的社员,每年按照市场价格获得相应的流转费,户均收益2500元。社员还可优先获得在专合社务工的权利,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常年参与劳动的社员年劳动报酬收益15000余元。专合社按“五统一分”原则,向入社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蔬菜种植投入品,价格普遍比市场价低5%-10%,再直接将这部分利润以价格差的形式返还给入社农户。专合社优先回购社员蔬菜并支付蔬菜款,产生营销利润后进行二次分配,通过二次分配,户均增收1000元。

舒銮银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只有将产业链做粗做长,才能经得起市场大潮的洗礼,农民才能背靠产业链这棵大树好致富。

新闻推荐

什邡小夫路 改扩建工程完工 旅游小环线正式形成

本报讯(记者许江韵)记者从什邡市获悉,小夫路(什邡冰川镇夫子院至彭州市小鱼洞段)改扩建工程已于近日完工并正式通车,至此,什邡通往彭州的旅游道路完全打通,旅游小环线形成,该市冰川、红白、蓥华、洛水、湔...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