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守帅图片由优先发展重点镇濛阳镇建设指挥部提供

四川日报 2012-07-16 18:21 大字

□张守帅

图片由优先发展重点镇濛阳镇建设指挥部提供

7月12日,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濛阳镇建设指挥部,来了一支投资团队,他们有意斥资10余亿元打造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

与政府的会谈,更像是一场咨询:社会资本如何进入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如何自由流动,土地整理如何有效推动?

恰恰也在去年此时,四川池田公司实施的 “北岛农庄”项目,开始与彭州市濛阳镇接触,并最终开启了完全由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统筹产业发展的探索。

这个距离成都市区22公里的农业镇,在成都统筹城乡改革中“完美”转身,成为云集商贾跃跃欲试的沃土。

濛阳的核心使命未丢。它是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濛阳以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为核心,联动发展三次产业,并奇迹般地撬动新城建设,实现“产城一体”。

全省农业镇推进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濛阳提供了一个样本。

产业统筹 以乡带城

濛阳姓“农”。与其他乡镇相比,濛阳在定位上坚守农业,多年矢志不渝。她是彭州蔬菜产业的主要阵地和窗口,供给着成都乃至全国的“菜篮子”。

“统筹城乡工作,千头万绪,但产业是基础。”濛阳镇党委书记王伟说,只有做强产业,才能确立吸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磁场”,扬长避短,都市现代农业无疑是濛阳的主攻方向。

产业形态复合,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第一产业,濛阳主打“科学”,引进上海种都、百信集团等建设育苗基地,提高种植作物的品质;第二产业主打“精深”,工业集中区60%以上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其非龙头企业、名牌企业“谢绝”入驻,已有四、五十家被拒门外;第三产业主打“聚散”,聚集人气发展生态旅游,借助农业物流扩散市场。

大物流、大加工、大基地、大旅游、大品牌,是对濛阳路径的概括。去年一年,成功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现签约资金达44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濛阳农业增加值达到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

如果从产业链角度看,濛阳向产业高端环节要效益的举措,还包括弥补种子研发“短板”。上海种都正在建设3000亩国际蔬菜科技产业示范园,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种子也在同步进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粒优质的种子要卖1元钱,研发出一粒种子相当于一年收获一辆奔驰。”

由国家级龙头企业南京雨润集团建设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蔬菜区即将投入运营,随着成都“北改”搬迁来的驷马桥果品,有望9月在果品区升级再现,而今年底前,副食品区也将启动。

“2万个铺面,平均有3个人经营,一下子就聚集起6万人口。”王伟说,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不过4万余人,产业统筹一下子带动了濛阳城镇化的刚性需求。

“推开成都北大门,进入濛阳田园城。”多年前,濛阳就提出这样的奋斗目标,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农业镇竟走出了“以乡带城”、“以产兴城”的模式。

彭州的“4211”发展战略,将濛阳新城视为仅次于中心城区的发展“极核”。按照规划,濛阳新城面积4平方公里,是“公园里的城市、城市里的公园”。

要素流动 群众参与

濛阳都市现代农业的崛起,与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密切相关,尤其表现在通过确权颁证后进行的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早在2010年,“土地银行”、“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流转方式不断涌现,农村的生产力被释放出来。凤霞村种植的空心菜面积达800亩,当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凤霞村空心菜的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现在的流转方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此背景下,一些社会资本也试图通过农村土地整理的方式,获取集体建设用地指标。

“请先发展农业产业,再建设配套。”濛阳镇不止一次对投资者建议说,农民集中居住后耕种不便,先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北岛农庄”是蒙阳镇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首个主推项目,也是一个成功案例。四川池田公司向清卓村租种承包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然后再进行宅基地整理,进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产业配套建设。

不少企业向王伟请教土地整理的成本,王伟回答,取决于企业与农民的“谈判”。“谈判”的内容包括如何复耕、如何安置、如何配套。“政府只是引导,农民说了算”。

全程民主的方式,在“北岛农庄”项目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从一开始产生巨大争议,到经过村组干部会、村民议事会、小组内部会、村民全体会等41次有案可查的大小会议,历经10个月,农民与投资方、农民与农民最终达成一致,有150户农民决定先与命运“碰撞”一次。

整个过程公开公正透明,也让群众颇为满意,彭州市纪委、统筹委等部门,全部参加会议。“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让群众明确生产要素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流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由其充分自愿地选择生活方式、讨价互赢方案。”目前尚未发生一例农民找镇上表达“不满”的事情。

据分析,如果农民集中居住加配套建设,完全由政府投入,平均用在每人头上的资金高达6万元,濛阳镇7万人口,就需要资金42亿元,这对一个乡镇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据了解,今年濛阳将充分利用统筹城乡改革的成果,全年力争流转土地1500亩。目前,已流转1097亩,其中大汉紫韵香草天空600亩,盈棚47亩,百岛农庄450亩。

品牌至上 大美濛阳

据该镇人大主席李鸿雁介绍,今年上半年完成的旅游产业规划,相当于濛阳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而濛阳不是做文化产业品牌,而是做产业文化品牌。

“生态菜、大地菜”,是濛阳的产业品牌。2010年濛阳举办首届蔬菜博览会时,就向外展示了其走向全国的壮志雄心,果不其然,第二届菜博会就升格为“国家级”。

濛阳探索在生产中创造品牌,大力推进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同时,要求凡入区项目都要全面启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已建设基地6个,涉及半数村庄。

精品化也是重要一步棋。福建永辉、舞东风等超市,在濛阳建立精品蔬菜配送中心,果蔬清洗、机切、脱水、保鲜等高新设备与先进技术一应俱全,集果蔬农产品深加工、仓储、分拣、销售、调配等功能于一体。

彭州借助两家超市的网络渠道,将“大地菜”打入福建、重庆等省市的高端市场,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而四川百瑞投资数亿元建设生态绿色食品园区,同样明确提出高端、精品、安全的企业发展思路。

据介绍,濛阳在农产品交易领域将发布影响全国蔬菜行情的“濛阳指数”;在高端农产品加工方面,将着重精品加工,产出将是传统蔬菜的3-5倍以上。未来几年,濛阳农业将实现百亿产值。

生态、环保、安全,“大地菜”带给外界这样美好的印象,也促使更多游客亲赴濛阳寻找“大美”。濛阳有这样的魅力。在其周边,分布着什邡、广汉、新都、青白江等城市,成德大道、汉彭路、什新路、第二绕城相继通车后,濛阳将彻底成为产业高地与交通要冲,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观光农业的魅力。

坚持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之路,濛阳面向未来的骨架,渐次展开。老城发展轴以什新路为轴,连接老城区和工业物流集中发展区的空间轴线,新城发展轴以新城南北主干道为主线,形成新城区沿主轴线的带状中心布局。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物流区相互支撑,共耀光芒。

新闻推荐

彭州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亿元兴建的大型旅游度假项

8月7日,彭州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5亿元兴建的大型旅游度假项目“龙门水城”,在白水河畔正式动工,拉开彭州龙门山旅游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据了解,该项目全称为“龙门水城琉森小镇”,位于龙门山场镇对侧...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