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圈强链”激发生物医药产业内生动力“成都造”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加快
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
开栏语:
迈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逻辑产生根本性变化,科学界、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赛道化”的共识正逐步形成。“新赛道”已成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
当前,成都正聚焦“建圈强链”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更高能级、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今日起,本报推出《未来产业 成都赛道》系列报道,将深入科技一线,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共探产业新未来。
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期投入建设的定制化标准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相关设备安装,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产。项目计划从事包括但不限于全国同靶点首个获得临床批件的CM310等多个创新抗体药物的转化、生产及销售工作。
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产能最大的抗体药物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当下,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正面临转型,尤其在疫情发生后,转型变得更为迫切。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成都加快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未来赛道,成都如何发力?通过大力实施以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成都造”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正在积蓄新势能。
“成都造”创新药物将走向海外
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隶属于上市企业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成都康诺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整个项目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三期为标准厂房,二期为研发综合楼,一期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产,将形成16000升产能。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形成约7万升产能,可支持5-15个抗体药物在本地进行商业化生产。
“目前,我们正在顺利进行药物研发,获得批件后将立即投入生产和销售,一期厂房将保证我们最前端产品的销售和供应。”康诺亚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常玉表示,后期还有多个项目在研发过程中,三期厂房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
王常玉介绍,目前研发的药物主要为两大类,均是国内前沿的生物制剂,一类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鼻炎、哮喘等,另外一类则是抗肿瘤药物,如治疗胃癌的靶向药以及肝癌、血液瘤等肿瘤治疗药物等。
此外,康诺亚还准备在海外展开布局,目前部分药物正在美国申请国际性临床试验,并寻求和国外制药机构合作开发药物产品。未来,成都研发、成都生产的“成都造”创新药物将走向海外。
产业链服务链逐步完善
当前,成都正聚焦20个重点产业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创新药正是其中之一。
“做一个产业一定需要一个生态链,成都在这一方面相对健全。”在王常玉看来,成都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研发外包到临床试验都有布局,化学药、疫苗等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产业链越来越完善,这对于创新企业的发展来说有很大帮助。
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服务链。以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为例,落地即享受到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作为成都首个以“标准地”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项目,同时也是天府国际生物城“拿地即发证”“拿地即建设”项目,该基地从土地成交之日起,仅用时27天就取得了不动产证(土地)、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
据悉,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药创制共性技术平台和科研型创新服务平台共99个,这些平台涉及新药研发的合成、筛选、药理、药效、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各个环节,均面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开放,真正实现高端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
“建圈强链”营造良好生态
“建圈强链”行动正在为创新药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加速创新药品种研发上市进程,建强创新药产业链。实际上,随着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都造”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今年3月,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受重大新药专项扶持项目带动,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聚集在研药械品种134个,累计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879项,突破29项关键技术,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技术、溶瘤腺病毒靶向性关键技术、GPCR受体细胞原位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技术。
科伦药业在研新药63个,有14项获批临床;景泽生物在研项目20余个,4个处于临床阶段……“成都造”创新药正蓄势待发,加速冲刺生物医药未来赛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怡霏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供图
新闻推荐
4月11日上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