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三瓦窑
□杨柏书
暖暖的阳光披在肩上,洒落在三瓦窑的街区,细数着时日,看看眼前来去匆匆的人们,那滟滟的一江府河水,还有河堤上轻轻地摇曳的柳枝,朦朦胧胧地染着绿意,仿佛嗅到了新春的气息,那个历经百年沧桑的三瓦窑,悄无声息地迎来了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天的三瓦窑,令人怦然心动的不仅是它尘埃落定的名声,还有渗透着满满当当烟火气息的成都味。
九眼桥,府河从头瓦窑至二瓦窑的一路流淌,再到如今的三瓦窑,徜徉在时光里,数百年的历史刹那间回放在我眼前。位于成都南面府河西岸的三瓦窑,建于明末,在数百年的历史中,曾为蓉城的辉煌增添色彩。在21世纪开篇时段,融入这座国际大都会,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尽管三瓦窑的古窑旧迹已难觅踪影,只能顾名思源,但在市民老街坊心中,依旧能勾起那些三瓦窑陈年旧事的回忆和今日的憧憬。
漫步在三瓦窑街巷,那些崎岖不平,尘埃甚起的马路,早已消失殆尽。宽敞平坦道路,编织着三瓦窑阡陌纵横的景象。好似一条时空隧道,将古韵古香的三瓦窑与如今现代大都会融汇穿越,披上了一袭青春靓丽的妆容。尤其是地铁线路的交汇开通,注定三瓦窑区域必将成为蓉城发展的一块重要拼图。既前沿时尚,又不失人文理念。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车水马龙有序行进在街区里,并不显得喧嚣或杂乱无章。三瓦窑这一特质,耐人寻味,是什么原因将城市顽疾噪音悄无声息化解?答案不得而知。细细思量,或许是成都建设者们呕心沥血,将科技成果成功运用于花园城市建设理念中,有效弱化了噪音扰民,带给今天市民的福祉。你说这怎不让人如沐春风?
置身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三瓦窑,你觉得这不是都市,好像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在成片高楼林立掩映下,静谧清新的三瓦窑小区院落,算得上占尽风情,尽显人间烟火。清澈透明的小渠萦绕在小区周围,顿生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意境。时不时地,白鹭、野鸭等水鸟与行人结伴而行,或亲昵擦肩而过,或叽叽喳喳,仿佛邻居好友来访作客。不难看出,这是花园城市居民亲近自然谱写的又一篇华章。沿着小渠堤岸穿行,隆冬的季节已经荡然无存,映入眼帘的是葱茏和斑斓色彩。一树树腊梅、一丛丛海裳已经迫不及待伸出了小脑袋,翘首以盼那夜的春风……
虽说再已难见青石路面,但铺满仿古的青砖青瓦街巷和圈围的小墙,依旧挡不住将你领进那方广场,让你去呼吸百年弥漫的烧窑硝烟,触摸斑驳的年轮。三瓦窑社区小广场上,不大的面积里,堆积了百年的风霜雨雪的窑泥,历久弥新。制瓦做砖的场景和模具,蕴含着瓦匠艺人们的智慧,刻画出师傅们对蓉城进步的不竭奋斗风采。从采泥,做坯,晾晒,再到进窑,烧窑,出窑,充满着无比的艰辛和奋斗不息的风貌,岂能不让人感动,肃然起敬。不得不说,“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诗情画意,表达的是千砖万瓦皆是情啊!
习习清风拂面而过,一曲悠扬惋转的乐曲浸入耳际,宛若嗅到了春的芬芳,听到了春的呼唤,身不由己朝着府河岸边走去。岸边草坪的小草尖上,早已撒上一层薄薄的像盐一样的雾状,透过晶体,星星点点有一丝绿色露出,似是而非。排排垂柳依偎在河堤旁,悄悄地萌动,似开非开,浸漫出若隐若现的绿色。或许她在等待的是如约而至的一念春风,那时,满堤又是翠绿怡然。与之交相辉映的还有一季的抗争,铁骨铮铮、嶙峋不屈的铁脚海棠,一陇陇殷红告诉我,春天已近在咫尺。伫立在栏栅,放眼望去,滟滟的府河耀眼闪烁,河水轻轻拍岸,沙河在这里汇入府河,河面顿生宽敞。或许,隔几天,又将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横系在府河的那座大桥桥孔下,先生的一支铮亮萨克斯传出了那曲《春之声》,荡漾在府河,随波逐流,飘向远方。
春天里的三瓦窑,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新闻推荐
光绘艺术家王思博王思博的“三星堆奇妙夜”作品。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受访者供图在国内,提起光绘艺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