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 每天检测上万人次 每一次都不怠慢

家庭生活报 2022-03-01 00:43 大字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2月20日凌晨,在接到检出一例新冠病毒阳性样本的消息后,刚刚睡去的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姜伟立马穿上衣服赶到医院。随着本轮成都市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例确诊病例被通报,在疫情防控一线辛苦了两年的姜伟深知,从这一天开始,他和同事们又将迎来一次严峻挑战。

有检验资质的全上

“当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袭来的情绪就是紧张。”姜伟告诉记者,根据检测的结果来看,病例Ct值低,说明体内病毒含量高,传染性更强,“后续我们会迎来更大的压力。”

随着阳性标本的检出,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临床检验科与输血科党支部、检验医学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开了紧急会议,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

天府新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设置在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每日负责的是量最大、最重要、最紧急的核酸检测任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承担了全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隔离人员、重点筛查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这里的检测量开始剧增。“首例阳性标本被检出当天是三千多个样本检测量,第二天就增加到六千多,随后几乎每天都是一万人次左右的检测量。”姜伟说。

由于密接、次密、黄码等特殊人员数量多,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立马启动应急队伍分批次组织各类医疗机构检验人员,参与基地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

如此庞大的核酸检测任务为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仪器设备还是检测人员都要“火力全开”地工作。让姜伟感动的是,在如此艰苦的日日夜夜,陪着他的同事们没有一个退缩:检验医学中心所有人取消了休假补假,党员干部更是第一个冲锋在前,“连输血科的同事也毫无怨言地加入了进来,全院35名有检验资质的医生全上了,就跟医院领导之前说的一样,我们为家而‘战’。”姜伟说道。

待检样本堆成小山

疫情发生后,天府新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迅速启动了9台核酸提取仪、12台扩增仪,检测人员从每班2人增加到8人。为了顺利完成每天的核酸检测任务,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每人至少会在检测区里连续工作五六小时,再轮换,如此往复。

“我们所有人进入实验室时都要穿上厚厚的防护装备,同时实验室温度都有严格规定,基本每个人出来的时候都是全身湿透。”姜伟的头三天几乎都是这样的状态,即便在办公室,他的座机和手机也在交替鸣响,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

姜伟介绍说,由于核酸检测任务繁重,每一名医生进入实验室不久,身边的待检样本就堆成了小山:“但就算检测量那么大,我们还要严守质量红线,每批次的检测样本都要严格比对质控、对照和内标,保证每一份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所以每一次检测都不能怠慢。”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核酸检测效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工作预案,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排班,“尽管工作很累,但我们依然要保证大家的战斗力,上过夜班的同事就不安排紧接的工作,要让所有人保证具备顺利完成检测工作的状态,不能让他们累倒在岗位上。”

每一个人都是典型

每一次密接、次密接的排查和核酸检测结果都会左右着疫情的走向,面对如此繁忙但依然需要精准的工作,姜伟和同事们挺到了现在,内心也平静了很多,“我们坚信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在姜伟所在的团队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24岁,70后、80后和90后都在其中,“我在平时能感觉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所区别,每个人都有专属的个性,但是一旦遇到这种艰巨的时刻,他们又能马上一条心,为了这座城市尽快走出危机夜以继日地努力,我想这就是医务工作者最令人钦佩的其中一点吧。”姜伟说,他很想在内心筛选一两名同事的典型事迹出来分享,但仔细想想似乎每个人都是一样地坚强、辛苦和精神饱满,每个人背后都有家庭和亲情,但都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说到这里,姜伟红了眼眶。

“只要疫情还没结束,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挑战。”姜伟告诉记者,他希望市民能够继续信任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共同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

新闻推荐

2021年度成都城市体检结果: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2021年度成都城市体检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成都已经实现了从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