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源:蜀人纵目,向日而生(下)

华西都市报 2022-02-14 02:51 大字

青铜纵目面具。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华阳国志》中有“有蜀侯蚕丛,其目纵……”的记载。

常璩像

□林赶秋

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这一记载中“其目纵”的解释都莫衷一是。要么认为是额头正中多长了一只眼睛,像神话小说中的二郎神;要么认为是双目竖向生长,不能平视。由于缺乏图像资料佐证,后人也不知道孰是孰非,甚至开始质疑其真实性。

直到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三件青铜面具,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史上真有“纵目”。蜀人盼太阳,盼着盼着,就把眼睛盼成了“纵目”。所谓望眼欲穿,大概也不过如此。

古籍记载蜀人“纵目”

成都伟大的史学家常璩在其代表作《华阳国志·蜀志》中这样记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没眼福看见三星堆文物横空出世的常璩显然严重低估了古蜀开国的年代。作为常璩的老乡兼前辈,扬雄却说:“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盛赞“九天开出一成都”的诗仙李白讲得更夸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国祚再深眇绵长,也不会真正长到三四万年,扬雄、李白显然又高估了古蜀历史的长度——当然,这是文学修辞所容许的。

不久前发掘的三星堆四号坑的碳14测年数据为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相当于殷墟三四期)或在公元前1123年至公元前1045年之间,均远远早于“周失纲纪”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其目纵”或“纵目”的解释都莫衷一是。要么认为是额头正中多长了一只眼睛,像神话小说中的二郎神那样;要么认为是双目竖向生长,不能平视,平视须埋头,像羌族传说的戈基人那样。由于缺乏图像资料佐证《蜀志》的描述,读者也不知道孰是孰非,甚至开始质疑其真实性。

直到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三件青铜面具,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史上真有“纵目”。这三件面具大小有别,但造型基本相同,均为:方颐,倒八字形刀眉,眼球呈圆筒状向前伸出,将眼肌伸拉出箍在眼球上。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纵目面具就是蚕丛的形象。准确地说,即蚕丛被神化后的样子。

“蜀”之称谓与蚕有关

要说清楚纵目,不得不先提到“蜀”。从甲金文、石鼓文到汉简、汉帛,蜀字上部的写法皆大同而小异,均为一只眼睛的象形,或横着写作“罒”,或竖着写作“目”,中间那两划最初都是眸子的简笔画。不过在甲骨文中,“蜀”字特别强调、突出了这个“罒”或“目”,而简化、弱化了下部的笔划——只是一个弯钩。这个弯钩,有人说是虫,有人说是龙。殷墟甲骨文中,还有一“目”之下有着二“虫”的字形,怀疑也是“蜀”或“蠋”(二者互为异体字)。有专家认为,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大型立人像底座上刻铸的图画内就有蜀字。该图案以对称的手法,在双“目”之下刻铸双“虫”,是两个并列对偶的“蜀”字纹样,与甲骨文之“蜀”相一致。

那么,这个“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中国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诠释道:“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葵中蚕,另一个版本写作“桑中虫”。巴蜀史学家邓少琴先生指出,此蜀即《诗经》“蜎蜎者蠋”之蠋,乃是野蚕,“经蚕丛氏之驯养而为家蚕,此为古代蜀人一大发明,故以蚕丛氏称之”。如今看来,这个说法是有文献依据和考古旁证的。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一书引《仙传拾遗》曰:“蜀蚕丛氏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每岁首,出之以给民家,每给一,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于王。王巡境内,所止之处蚕成市。蜀人因其遗事,每年春有蚕市也。”大意是讲:蚕丛氏称王,开创了蜀国,并教民众种桑养蚕。每年年初,他都会拿出自己驯养的金头蚕,每户送一头,这样人家户养的蚕必将大量繁殖。最后,人们又将这些蚕种还给蚕丛。渐渐地,蚕丛所到之处蚕越来越多,不得不通过专门的市场进行定期交易。“丛,聚也。”蚕丛氏作金蚕数千,驯养、聚集了数千头蚕,这不就是“蚕丛”吗?在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一个重要信息:在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的祭祀坑内发现了祭祀用的丝绸。丝绸自然来源于蚕,这应该会再次让睽睽众目聚焦到蚕丛身上。

《仙传拾遗》虽然讲的是成都蚕市的由来,但对我们理解蜀字也颇有启发性。我们认为,“蜀”的上部为纵目,下部为蚕,其本义指的即是纵目之蚕丛。蚕丛的面部特征是纵目,主要功绩是教人养蚕,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蜀”。或许为方便计,所开创之国家,人们亦以“蜀”称之,后世如《儒林外史》《民国新修合川县志》等书更以“蚕丛之境”代称蜀地或四川。

蚕丛并非周朝所管辖的侯,而是一个独立王国的王。这个王国先于西周就早已独立于世了,且拥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三星堆人是蚕丛的后裔,蚕丛是他们的祖神。那具高65厘米、宽138厘米、重80余公斤的A型青铜人面像(商代晚期作品,又称“青铜纵目面具”)正是蚕丛之头像。其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直径13.5厘米,是对“纵目”最形象而夸张的表达。其双耳极大,耳尖向斜上方伸出,似桃尖,耳廓内饰有粗犷的卷云纹。这种貌似千里眼、顺风耳的诡异形象,显然是神像,它所象征的蚕丛氏已从人(祖先)升华成了神(祖神),正如1974年出土的那尊李冰石像,也是受万众膜拜的神像,而非对其人单纯的写真。

考古旁证“瞿上”位于三星堆

蚕丛的国号为“蜀”,这个没有争议。其定都的地方,一说在“岷山”,一说在“瞿上”。

瞿上在哪里?最流行的说法是在双流(今为成都的一个区)境内,今人考证后认为三星堆遗址一带才是曾经的蜀都“瞿上城”。

值得注意的是,瞿字上面是两个“目”,比蜀字还多出了一个“目”,显然也跟眼睛紧密相关。宋代最具特色的仿雅(雅即《尔雅》,既是辞书之祖,也是儒家经典)著作《埤雅》云:“雀俛而啄,仰而四顾,所谓瞿也。”鸟雀在地上一边俯首啄食食物,一边警觉地抬头四处打量,这个动作就叫“瞿”。三星堆纵目面具定格的正是双目突出、仰而四顾的一个瞬间状态,只不过这举目瞿视的不是雀鸟,而是蚕丛。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衍,“瞿上”之“瞿”也是强调的“纵目”,所不同的在于,“蜀”是一只纵目,“瞿”是一双纵目。二号坑出土了眼形饰5件、眼形器71件、眼泡33件,眼目形符号或纹饰也见于三星堆出土的陶器之上。这些考古实物,似乎亦可旁证瞿上位于三星堆。

蚕丛神像眼珠长达16.5厘米,且坚定而向上,真是名副其实的“举目”了。祂举目瞿视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是太阳!太阳崇拜和纵目崇拜,长期并存于三星堆社会,而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正如二号祭祀坑中既有眼形器,也有太阳形器。

非洲多贡人有一首礼赞祖先的《面具之歌》,其中有这么两句:“面具啊,有着光亮的眼睛。面具的眼睛啊,这是太阳的眼睛。”倘若挪用来作三星堆人颂扬祖神蚕丛的歌词,也毫不违和。太阳和眼睛,有着同样的特征,皆圆而有光,三星堆太阳轮将二者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纵目面具的眼睛也遥遥地指向太阳。

新闻推荐

2月15日零时 成都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黄色预警期间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本报讯(记者缪梦羽)昨日一早,久违的阳光终于露面,远处的雪山也清晰可见,引得不少人走出户外,享受这和煦的好天气。然而,来自成都...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