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如何求突破 建圈强链如何补短板 聚焦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

成都日报 2022-01-25 03:09 大字

“建立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城乡要素市场双向流动”“对外来物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1月24日,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政协委员聚焦事关成都长远发展的大事建言献策。

13个口头发言,22个书面建言,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涉及幸福城市、创新开放、乡村振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诸多方面,聚焦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

关键词:幸福城市

服务婴幼儿至老年的全龄需求

发布“社区商业新场景需求清单”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打造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有效激活社区商业活力,构筑社区充满活力的毛细血管式的商业土壤,对建设“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市政协委员邹睿建议:“应健全社区商业法规制度,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立沉淀资源盘活机制,并营造社区商业活力消费场景。”

“服务婴幼儿至老年的全龄需求,发布‘社区商业新场景需求清单’,可面向儿童提供婴幼儿照护、学前教育、儿童托管等服务;面向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日间照料、健康护理等服务;面向特殊群体提供产前培训、产后修复、心理疏导等服务。”邹睿说。

市政协委员李驰聚焦民生细分领域,对“智慧助老”提出建议:“我国社会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但老年人对智能技术产品‘不会用’情况很普遍,‘智能助老’是引领老年人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主要方式。”

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城市“硬件”升级的同时,更要“软件”的优化。市政协委员游自立建议关注人们的“心灵”,加大心理卫生医疗体系的投入,构建联动心理干预工作机制,并将抑郁症纳入重疾险,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关键词:创新开放

健全校地联动机制

让高校“单打”变为校地“混合双打”

闻令而动、创新潮涌。从两大国家级新区共建协同创新旗舰产业联盟,到两地科普事业发展再度携手,唱好双城记,成都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何在?市政协委员蒲虎认为“知识产权”是开启未来的“钥匙”。

“建立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是公认的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工作。”蒲虎建议,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债券市场发行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和其他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定向发行高收益债券,以未来收益权为支撑,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

“应利用好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市政协委员徐世红说,成都“双一流高校”数量排名全国前列,建议建立健全校地联动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将高校“单打”变为校地“混合双打”,共同面向全球招引高端人才,让科技人才“引得进、能落地、扎下根、出成果”。

紧盯“建圈强链”,市政协委员赵小凤看到成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我建议围绕汽车制造、智能装备、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聚集,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关键词:乡村振兴

以产业带动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发展

近年来,成都已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未来如何以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更是委员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发现,成都城乡居民之间以及部分农村区域居民收入差距还较大,乡村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不充分及机制保障还不够健全。”市政协委员刘斯达举例建议,推动城乡要素市场双向流动,积极探索“国有投资平台+专业性公司+社会化合作社”开发模式,加快构建都市农业和食品产业生态圈,坚持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发展。

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是市政协委员周中国关注的方面。“优秀农业人才流动性大。”他建议,建立农村多层面人才引育机制,解决“人”的问题,“建立职业人才发展机制和经营人才引入机制,甄选成都试验区的‘乡土精英’,吸引‘乡贤精英’返乡发展,完善成都试验区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农村人才‘绿卡’制度。”

关键词:公园城市

双碳之路“氢”上阵

将入侵生物防控纳入社区教育和治理

城市如何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围绕公园城市“双碳之路”如何走,市政协委员郝再生关注到了“氢能产业”。“成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发言中,他细数了成都的高校资源和产业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助推成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制高点。”

“建议扶持重点企业,大力引进氢能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形成强大‘虹吸效应’,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聚集。”郝再生说。

作为公园城市的应有之义,有一组关于成都生物多样性的数据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2011年成都市有入侵植物57种,但2022年这个数据增加到了158种。”市政协委员马丹炜认为,成都市外来物种入侵处于严峻态势。他建议,对外来物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引入后使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区域引进外来物种,并公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将入侵生物防控纳入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中。

在市政协委员李显军看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正在有序平稳地复苏,研学旅游迎来发展机遇。他建议,成都以独特天府文化、自然风貌、谋城营城和民生幸福工程等领域的开创性探索为主要资源本底挖掘一批研学旅游资源,构建由成都企业掌握的旅游顶级平台,精雕一张成都研学平台。

本报记者 赵子君 李霞 缪梦羽 吴怡霏 王雪钰

新闻推荐

一碗鸭血粉丝

□冯希(成都)至2015年3月17日下午2点10分,我从南京到成都整整五年了。下飞机的那一刻,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我以为迎接我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