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为民办实事见行见效 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成都日报 2022-01-13 04:53 大字

社区养老综合体让群众老有所依

2021年6月,省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现场推进会在青羊区召开,黄田坝街道成飞122小区为群众办实事,加装电梯相关工作受到省市主要领导关注;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配套圈”,让老百姓感受家门口的“温暖”;持续优化人居环境,用美学优化城市形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羊区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攻坚”活动,紧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广泛收集群众反映集中的各类“急难愁盼”诉求,采取切实措施,破除积弊难题、供给优质服务,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无论是各种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还是众多市民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桩桩件件都瞄准群众所需所盼,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里。

电梯到家 感受幸福“直达”

加装电梯让群众告别“爬楼”

成都的冬天阴冷潮湿,家住黄田坝街道成飞122小区的王婆婆往年这个时候通常会一次性买好两三天的食材囤在家里,自从去年小区加装了电梯后,王婆婆每天都会下楼去买菜购物,她说:“我住6楼,以前没有电梯,年纪大了来回爬楼吃力,现在有电梯了,下楼买东西就方便多了。”

“加装电梯不仅仅是单纯的一项建设安装工程,更是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民生工程。”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让老旧小区居民真正告别“爬楼”时代,该区加快推进老旧院落微更新、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等工程,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持续升级居民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工作做得到位与否?老百姓是最直接的“打分员”,在成飞小区住了几十年的周阿姨说:“从加装电梯正式施工以来,除了施工队,随时都有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记录,还要了解我们的意见,工作做得很细,我们很放心。”

走进黄田坝街道成飞122小区,加装的电梯外观呈半观光式透明玻璃,整体看起来大气又美观。“轿厢净宽1.55米、深 1.15米、可载重800公斤。”工作人员表示,电梯内贴心地加装了停电应急平层,设置了语音报站功能以及安全扶手,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截至目前,青羊区已累计施工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437台,解决了上万户老百姓“上楼难”的问题。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该区把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努力抓出更大成果、更好效果,真正让人民群众更多受益、更加满意。各单位梳理制定涉旧城改造、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社区治理、城市安全等42个类别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17项,2021年度项目共88项已全部完成,另29项跨年度项目持续推进。

贴心服务 遇见幸福“夕阳”

社区养老综合体让群众老有所依

在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是青羊区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基本理念。作为青羊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载体,青羊区首家街道层级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于2021年5月正式落成投入使用。项目位于少城街道东马鹏街2号,1楼到5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有50张床位,以居家养老服务、嵌入式社区养老为主,医养康复服务为辅。6楼到9楼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设有100张照护床位。

“我们希望通过专业适老化的设计和改造,引进先进的服务设施及理念,深度呈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深度化、细致化。”养老服务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体内划分了服务大厅、餐厅、康复理疗区、医疗保健中心、老年大学、阳光花园等多个功能区域;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青羊区少城街道、西御河街道范围内有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临时托管、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家庭。先进的养老设施、人性化的贴心服务得到老人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87岁的刘婆婆是入住综合体的首批老人之一。因为一次意外摔跤引发脑出血导致右侧偏瘫,这对老人的生活及家人的护理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婆婆的女儿了解到少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是一个医养结合的康复养老综合中心,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刘婆婆及其丈夫胡爷爷一起送到了这里。

来到综合体后,护理人员每天给老人做康复理疗,医生定期检查老人身体状况。在家属交流微信群里,工作人员则会每天把老人的饮食情况、理疗情况、身体情况,通过图片和视频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经过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如今,刘婆婆已经可以不用轮椅,简单步行了。在这里,刘婆婆结识了许多朋友,大家一起锻炼、一起交流,生活越来越幸福,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民生福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羊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坚持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配套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养老服务,打造“青羊康养通”智慧养老云平台,加快建设区级康养中心和3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财大社区完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加强学位供给,建成学校13所,预增学位9450个。丰富文化资源,推动金沙演艺综合体等地标性文旅项目建设,新建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共4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开展文化活动1900余场。构建智慧治理体系,搭建锦绣青羊APP政民互动平台,收集群众诉求500余条,区级部门跟进解决,回复解决率100%。

活用资源 解开幸福“密码”

优化人居环境让群众遍寻美好

“陈大姐,你又带孙孙在这耍哦。”“就是,在小区里耍安全,又干净。”……邻居坐在小区休闲椅一起闲聊家常、孩童们在儿童活动空间嬉戏已成为浣花小区居民的日常。在小区里,蜿蜒的百米健步环、小巧的儿童活动空间、舒适的居民休闲座椅、精致美观的绿植……园林式小花园让周边居民纷纷感慨:“不出家门就能逛公园。”

在清源社区慢品盖碗茶香,在宽巷子社区游走街巷之间,在清波社区打捞乡愁记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羊区依托社区、小区、街区等空间资源,充分挖掘社区历史文化和艺术特征,将文化元素植入社区美空间设计,突出本土文化氛围和艺术底蕴;以美学优化城市形态,推进老旧小区“见缝插绿”、新兴社区“高品质建园”;以美学提升街区气质,推进社区慢行空间建设和街道绿化;以创意美化背街小巷,营造舒适宜游的出行场景,让市民不期而遇家门口的美好。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区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营造绿色空间。加快推动环城生态区、三级绿道体系建设和5个公园改造,推进打造50条“回家的路”社区绿道;优化交通出行,调整新开公交线路18条,完善既有站点138个;完成一环路“市井生活圈”主轴风貌整治、光彩工程和8条天府锦城街巷游线体系建设,分批推进66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环境治理,突出抓好餐饮油烟、噪音扰民、垃圾清运等群众关注的问题,上门回访问效100余次;办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30批次176件,让人民群众更多受益、更加满意。

【后记】

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主动担当,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截至目前,我们有不少特色亮点工作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青羊区教育局创新构建“1+333”教育生态体系,全方位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其改革经验在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联席会议上作交流展示,“书包不回家”行动入选四川省落实“双减”工作十大典型案例;青羊公安“‘五小警务’构筑‘大平安’”经验做法被省委党史办采用并推荐至中央党史办;创新推行“一窗受理”,有效解决群众办理审批过程中多窗跑、来回跑、一件事分次办、办事等待时间长等问题,以“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多件事”为目标,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群众办理事项共计两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下一步,青羊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党委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出清单、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继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主动担当,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现场探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新基建中拓展治理“宽度”

马厂坝TOD项目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加快建设中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承载能力,是其综合竞争力的最终表现:交通、信息...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