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连年丰收 成都平原经济区探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之路

四川日报 2021-04-30 05:25 大字

成都市新津区小春丰收后,全区展开秸秆禁烧行动。 徐家蓬摄

繁花满树变成青果满树,菜花遍野变成菜籽低垂,青葱小麦变成金色麦浪,成都平原迎来一个丰收的小春。

麦穗、菜籽收割了,秸秆何去何从成了一个难题。

4月28日,2021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资阳8市聚集,签订《成都平原经济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区域合作工作协议》,推动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共同做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文弦

8市联动 打响“蓝天保卫战”

“空气流动没有边界”,过去,每年春夏之交时,成都平原上空总会因为秸秆焚烧出现空气质量污染事件。环境专家说,成都及周边城市之间大气污染的输出和输入关系非常复杂,大气污染治理迫切需要联防联控。

自201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签署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起,共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事宜,从5市扩大到8市,从主管部门上升到市政府层级,联席会议、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成熟。

2021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秸秆禁烧工作受到更多关注,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部门首次直接上门指导。在禁烧工作的力度、方法上,亦是过去做法的“升级版”,充分展现环境质量、生态文明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之间的密切关联。

空气流动没有边界,唯有加强源头管控。小春收割在即,今年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力度更大更强。在加强区域间巡查执法合作方面,上述8市将在相邻地区开展跨区域秸秆禁烧联合巡查执法,充分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及时发现查处露天焚烧秸秆的违法行为,督查督办禁烧工作落实情况。在加强区域间环境质量信息交流合作方面,8市将制定区域环境质量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区域因露天焚烧秸秆导致空气污染等重大环境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准确通报区域重大环境信息。

8市联动,成都负有“主干”责任。对于秸秆禁烧联防联控,成都市推动构建“全面覆盖,网格清晰,分级管理,层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属地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市—县—镇—村—组—户”六级禁烧包片巡查督查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将重点加强对城市上风方向、相邻区市交界等重点区域的巡查。

在部门联动机制方面,成都市级相关部门建立会商制度,不定期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成因和趋势分析,提出重点督查巡查区域。成都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部门分别牵头全市两个片区的秸秆禁烧巡查督查,各区(市)县采取部门包乡、干部包村包户等方式,细化落实禁烧措施。

8市行动 探索秸秆综合利用

由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组成的成都平原经济区,集中了全省4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60%,是西部自然禀赋最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四川粮食生产连续丰收,2020年再次登上700亿斤台阶。成都平原经济区挑起了大梁,农作物秸秆产量也逐年递增。截至目前,全省年秸秆理论资源量3683万吨,可收集资源量3090万吨,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的8个市秸秆理论资源量1423万吨,可收集资源量1200万吨,占全省近40%。

如此庞大的秸秆资源量,利用好了就是宝贵资源,随意焚烧将造成重大污染。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是消除秸秆焚烧现象的根本所在。

近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出台支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重点县建设,抓出一批亮点工程,发展壮大一批市场主体,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模式,秸秆利用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资阳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8.1%、94.9%、96.7%、90.9%、91.5%、93.6%、90.2%、90.3%,8市整体综合利用率达到93%,高于全省91%的水平,在全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成都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引导群众积极转变农村传统耕作习惯,让“秸秆是可再生资源”“秸秆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等观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成都在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对纳入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范围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给予20%的市级财政补贴;对年度规模化利用市域内秸秆达到1000吨及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每吨100元的补贴。2020年,成都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共安排补助资金175.31万元。2020年,成都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

新闻推荐

农发行南郊支行“一个中心、六个维度” 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农发行成都市南郊支行学史力行,积极践行农发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担当,围绕“敢贷、愿贷、能贷”的主基调,梳理整合...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