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视督察整改提标 东安湖大运场馆建设绿色高效推进

四川日报 2021-04-30 05:46 大字

建设中的东安阁。

东安新城鸟瞰。

沿着在建的成都东西城市轴线,一路向东朝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行进,目之所及是数个建设项目同步开工,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工业强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经济体量大、工业企业聚集。当成都“东进”的脚步遇上大运会的“东风”,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作为重点承载区,辖区重大项目多、建筑工地面积大。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如何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者不是选择题,而是辩证统一的必答题。”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给出答案。再将目光进一步聚焦:纵观全区,307个在建工地,192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正努力以绿色为底色,让生态文明新城和谐安放、加速长成。□吴飞 (图片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提供)

直面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全面整治立改立变

近日,环保督察发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在建工地存在扬尘污染问题,一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行动随即开展。

作为大运会的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从规划之初便备受瞩目。东安湖体育公园所在的大运会东安湖片区,占地约12000亩,其中必经双龙路出口的土地约3000亩,涉及图书馆、剧院、艺术中心、华侨城CAZ开发的8个在建项目正在同步施工。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片区共用双龙路出入口,涉及建设施工和管理单位众多,施工作业区经常交叉变换,在过去一度存在扬尘污染问题。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以问题为导向,展开“自我解剖”:既有客观压力,辖区建设项目多,施工工期紧、建设推进速度快;也有自身原因,涉及相关管理部门未形成监管合力,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

对此,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整治,立改立变——

形成监管合力。整合区经信局、住建局、水务局、公园城市局、综合执法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治理。

厘清责任督促整改。区主要领导多次现场指导,确保实现东安新城片区工地彻底转变,区住建局联合区综合执法局采用无人机航拍、现场踏勘等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理清了项目情况;召集相关建设业主、施工单位,明确了各项目责任边界、共用通道管理责任。

全面管控、道路硬化、围挡封闭、裸土覆盖、垃圾清理、智慧管理……多样化的具体举措紧锣密鼓实施。

一边是加大执法力度。4月以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全区通报、集中约谈;对7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执法查处;对部分项目和企业扣减信用分。

一边是科学统筹推进。在整改规范过程中,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坚决杜绝简单粗暴的采用停工整改等“一刀切”方式,而是通过引导、指导等方式,约束施工作业行为、规范片区交通秩序。截至目前,片区内所涉工地均在有序推进中,片区内各项目约1.2万名工人正加紧作业,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据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片区工地扬尘治理效果有了明显改善,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示范引领

以点带面 打造绿色标杆示范项目

在补短板的同时,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也注重做好示范引领,将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作为绿色智慧工地的标杆,为全区推广作示范。

绿色智慧工地的内涵,即,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走入东安湖体育公园,可感受到如天空下起毛毛雨一般的降尘系统,作为建设方,华润置地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用于降尘的“雾炮”,数量高于同类型项目50%以上。

施工现场沿四周连续设置高度不低于2.5m的封闭围挡,板材厚度为0.8mm,这样的围挡不仅能有效阻隔工地内的扬尘,而且美观又耐用。

车辆立体冲洗设施、道路自动喷淋保湿、挡水带、排沟……多管齐下,既大幅减少扬尘,也杜绝尘土“出门”。

治理的另一头连接着监管。为保障实施监管,该项目设置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与全区、成都市的监管系统联网,构建覆盖主管部门、企业、项目的三级智慧监管服务体系,提高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

此外,多项先进技术和材料也应用在了项目建设中。华润置地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在西南地区首次大规模采用“预制清水砼看台板”,不仅施工工法观感好、工期快,且无现浇、无装饰,是目前最为环保的施工方法,并且曾在鸟巢、深圳大运中心等国内外知名体育场馆中使用,效果良好。

东安湖体育公园的“三馆”室内装修选材均以安全环保、舒适耐用为前提,采用隔声节能屋面体系,内置保温隔热层,可充分节约能源。墙面采用仿清水混凝土墙面装饰层,不开裂,不易脏,不褪色,不释放有害气体。

整体行动

精细化智慧化307个建筑工地纳入全方位的管控链条

重点项目“精雕细琢”之外,全区又该如何整体管控、统筹推进?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307个建筑工地纳入全方位的管控链条,开展了一场多部门协作的联合行动,织密织牢防治管理网络——

建一套制度,绘一张蓝图。对全区工地扬尘管控工作,拟定《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工地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建立了由区住建局牵头负责、各部门和街镇分线负责的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和属地街镇的监管范围和工作责任,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开工核验、网格管理、联合执法、定期通报、举报投诉6个工作机制;同时,重点对项目集中的东安湖片区进行区域航拍,及时发现、梳理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全行业、全范围”管理模式。

拉一张表格,组一个团队。整合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镇人员,对307个工地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实现工地“横向到单位、纵向到人头”的全覆盖管理。在此之上,队伍通过微信等即时联络工具,及时反馈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区域,紧抓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原因,划定各自责任范围和工作任务,对片区公共通道破损、硬化不完全导致扬尘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

定一个标准,制一本图册。结合地方实际,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住建局牵头拟定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工地规范管理标准》和《成都经开区工地规范管理指导图册》,统一全区工地管理的标准,明确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多措并举之下,问题区域得以有效治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东安湖片区的部分公共区域,以前未纳入监管范围的公用通道实施全面硬化,待建地块全面打围,原有所有通道全面冲洗清洁,并建立起常态维护机制,扬尘治理成果显现。

新闻推荐

成都今年新增6家上市公司

昨日,“2021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成都举办。峰会上,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国信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记者从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