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信 迈向新征程 当好先行者 奋力推进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信息扫码关注
“十三五” 成绩单
经过5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成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7.5%,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城市”,工业经济取得积极成效;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32个先进制造业功能区起势成势,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6个。5G基站累计建成超3万个,医疗、城市等领域创新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成都西门子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十四五” 新期待
“十四五”,市经信局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先机就是生机,就是先手棋、先发优势。城市之机,已悄然于变局中开了新局。如何抓住中国疫情率先控制、经济率先回稳的机遇,抓住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的机遇?崭新的五年起步,成都将目标定在了五个“先行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育先机、开新局,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成都工业将在培育比较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中当好先行者,在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中当好先行者,在提升成都都市圈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中当好先行者,勇载“先行者”使命,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和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产业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一个个相继转正的经济指标印证着成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韧性:一季度狠抓复工复产,2月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3月起当月工业增速持续实现正增长;二季度狠抓稳产满产,4月起累计增速持续实现正增长;三季度加力提速,赶超全省工业增速;四季度全力冲刺,12月当月增速(9.4%)创下近3年最好水平。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高于全国(2.8%)、全省(4.5%)。
工业发展企稳向好的背后,是成都对上一个五年的满意答卷,也是对下一个五年的铺陈展望,更是成都先进制造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立体而丰满的剪影。今天的成都吸引一家又一家巨头落地,诞生了一家又一家百亿级工业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成都首个迈入万亿级的产业。
成都还在不断前行:构建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新体系,培育支撑城市崛起的增长新动力,构建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新生态,发展引领时代特征的制造新模式,塑造集合区域优势的空间新格局……这些“新”正书写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都答卷”。
构建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新体系
关键词 能级跃升
经过多年的积淀,成都工业在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良性运行:“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7.5%,位于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
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成都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孜孜不倦的努力。成都工业不断追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一棵棵“参天大树”不断成长的过程。从四大支柱产业到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再到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和5G+、人工智能+、大数据+、清洁能源+等新经济领域为重点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加快工业结构的应时应势调整,成都不断丰富产业层次、紧密契合市场的同时,以前瞻性进行高质量战略布局,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挖掘出成都工业的自身禀赋与优势,与其他城市形成错位竞争,从而增加城市经济活跃度,夯实城市综合实力。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如今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上,成都已成为重要一极。目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仅规上企业数量就已超过1400户,从业人员超过60万,英特尔、IBM、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公司相继落户,很多大企业在成都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按照“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成链集群、协同融合”的基本思路,成都目前已形成“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蒸蒸日上的医药健康产业也正在爆发前所未有的能量。就在一个月前,又一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与费森尤斯奥美德集团及阿奎利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云签约仪式,三方将在天府国际医疗中心范围内开展包括国际高端康复医院、国际医疗健康综合体等全面合作。作为成都市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主阵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吸引到诺奖团队5个、院士级团队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各类专业人才3000人。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成都工业的首要目标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新体系”。尤其是,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成都在深耕细分行业、发展先进技术、开拓前沿领域、推动成渝协同方面发力,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和集群化建设。
其中,该负责人提到了五大产业目标——提升发展万亿级电子信息集群,力争规模达2万亿;又比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集群,推动规模超万亿;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明显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同时,成都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培育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氢能源等先导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新赛道,引领产业新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科技研发、供应链管理、产业金融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构建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新生态
关键词 塑造优势
围绕重点产业,一个个项目聚集,将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依托产业生态,吸引更多的项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聚集,进而形成城市发展竞争新优势。构建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安居乐业的产业新生态,将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产业生态的培育。疫情之前,“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已经成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频词。聚焦、精准、链条……探索产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径,成都已不再用过去“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方式,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全市的角度统筹各产业功能区的优势。疫情之下,产业生态圈更是成为成都稳定产业链,对冲下行压力的重中之重。
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在这些事关创新发展的前沿领域,成都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正在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业,一批龙头企业正在这片区域优化布局。“成都在相关领域的人才聚集度高、产业链上下游日益完善,加上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这也是我们深耕成都12年并多次对成都追加投资的原因。”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圈的支点地位将更加突出。正是瞄准这一发展趋势,成都今年将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细分领域,大力引进专精特新“隐形冠军”,补短板、锻长板,加快形成行业比较竞争优势,更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世界工业发展实践表明,集群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高级形态。经过前期详细的调研分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5个成都优势产业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支柱,被寄予厚望。而成都的产业生态圈中先进制造业超过了半数。
多年来,成都孜孜于推动产业向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从2017年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以来,3年多的时间,成都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型、效应逐渐显现,不断发出走集群化发展之路的强音。
2020年成都先后成立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多个产业生态圈联盟。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联盟是产业生态圈建设的基石,有助于实现协作配套降低成本。联盟将充分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积极引导产业链协作创新,大力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同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同时,稳链保生产、补链强产业也成为成都构建产业生态的新路径。去年6月,围绕重点企业“薄弱缺”环节,成都出台《成都工业稳链补链行动方案》,7月,成都启动“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围绕“两图一表”开展“叩门招商”,实现了项目招引的重大突破。2020年成都新引进重大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161个,协议投资3889亿元,占全市投资的56.7%。
未来成都如何构建参与全球竞争的新生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高水平产业功能区、高素质企业群落是关键词。在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中,成都将围绕重点产业,做强功能支撑,加快集群成势;围绕重点产品,做细协作协同,加快贯通成链,促进生态圈建设走深走实。在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中,成都将聚焦主导产业,推动专业化、高能级标准厂房、科创空间和产业社区加速成势,建成5个千亿级产业功能区。在培育高素质企业群落中,成都将引育一批头部企业,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更多“小巨人”“隐形冠军”,实施企业上规攻坚计划。
培育支撑城市崛起的增长新动力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在构成一座城市创新力的众多要素中,产业创新更接近应用层,也能更大规模地带动相关项目、人才、资本的集聚。过去的五年里,成都着力产业创新,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通用芯片、柔性显示、液晶面板等实现创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位于全国前列, 产业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对一座城市而言,面向未来,要实现进位赶超,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培育新动能。生产性服务业是“微笑曲线”的高利润环节,被业内视为能使制造业“点石成金”的领域。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将为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推动工业在GDP中的占比、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双提升’。”
2020年11月,成都首次以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市性高规格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世界服务经济优选城市。
“未来的方向肯定是这样,但准一线城市之间的竞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特色,”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成都分所总经理舒椿海认为,成都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应当立足自身位置的优势。
成都的优势何在?经过多年的淬炼,成都制造业已经有了较强的技术沉淀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为成都市重要支柱产业,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初步建成涵盖元器件、模组、软件、系统整机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成都将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变革升级。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将全面推进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建设,构建城市数字经济底座。同时,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展规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免费诊断,建设1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城市前列。
不仅如此,成都还统筹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门户枢纽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优质区域集聚,积极在中心城区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具体来看,今年成都将支持成都高新南区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服务、区块链数字金融;锦江区重点发展时尚产业、生命经济、数字经济;青羊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研制、创意产业;金牛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微制造、“北斗+”;武侯区重点发展高端材料、高档定制、信息技术服务;成华区重点发展数字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支持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市)县发展都市工业。
新闻推荐
(记者苏俊)2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获悉,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929件,立案742件,均已按时办...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