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感动人的艺术是真实 评《一册清凉》

四川经济日报 2021-01-06 06:12 大字

□ 冯大力(河南)

李银昭散文集《一册清凉》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学的花园虽然繁花似锦,我却是个尚未入门的汉子。无论多好的作品,我能够给予的至高礼赞不过是五个字:“写得真好啊!”

李银昭的散文集《一册清凉》,却用真情打动了我,让我觉得有话要说,也有话可说。

我所说的真情,就是用真话讲出真实的故事,表达真实的情感,既无虚构,也无造作,还无雕琢,只为直抒胸臆,不为沽名钓誉。

《一册清凉》讲述了不少慈悲与善良的故事。这些故事,好像是用黑白相机照出的老照片,虽不艳丽,却特真实,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自然而然,什么是出水芙蓉。

在《看母亲端碗时的端庄和享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虔诚、谦让的慈悲老人——

“母亲进了山门,从弥勒、观音、韦陀到释迦牟尼,一个一个地拜见。点香、敬蜡、作揖到随喜功德,一件事一件事地虔诚。”

“母亲总是靠边走。”“母亲这是在让路。让路,是山道上、水路上的乡下人才有的习惯。”

在《别如秋叶之静美》里,这个老人家把人生看做修行的功课,当成积德的机会,看成一次快乐的旅程,从而能够视死如归。在她的心里,归,就是回家,就是沿着来时的路回到生命的源头,究竟是一件早晚都必须亲自完成且只能由自己去完成的庄严的事情。

这老人家,就是作者李银昭的母亲。

与母亲血脉相连的李银昭,天然地继承了老人家的慈悲与善良——

十九岁那年,银昭和一群文学爱好者一起,从成都到德阳去看艺术墙。次日早上,他却在旌湖边看到这样的一幕——

“太阳的蒸发和河床的渗漏,使凼里的水渐渐减少,直至干枯。遗留在凼里的鱼儿就再也游不到河里去了,干枯和死亡在等待鱼儿最后的挣扎。”

他几乎什么都没想,就下到了河床里,“两手捧着鱼,我向清澈的河水走去。”“两手放到水里,鱼儿却没有随‘哗哗’的河水游走,仍然在手心。”“就在鱼儿游去的瞬间,我感觉到,鱼唇在我手上触动了一下,触动的感觉很明显”。(《为自己曾有过的一个清晨而感动》)

这个被自己感动的男人,在大雨滂沱中,在成都锦江大桥上,又不假思索地干了一件小事——

“我蹲下,将篮子里耷拉下来的花,一并收起来,付了钱,抱着花,离开了老人,离开了锦江大桥,在雨中骑着车往家里去。”“雨中的锦江桥,桥头老人慈祥灿烂的笑脸,比花更深刻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那些带着鲜花和微笑的人》)

有这样一颗慈悲心的银昭,眼里满是慈悲——

在火锅店,他看到,为了预防悬空充电的别人的手机掉下时被摔坏,邻桌的陌生女士竟然把自己名贵的手包平放在了那手机的正下方。(《禅就是地上的那个包》)

在路上,他看到了,他的朋友停下车搀扶老人过马路,耐心地救助流浪狗。(《直抵心灵的温润》)

银昭说:“我心里明白,他们对身边的事,看到了,就去做了,目的不是要得到回报,哪怕是一声‘谢谢’。”这也让他顿悟:“一些平凡的东西,司空见惯的事物,却蕴藏着巨大的快乐和幸福,比如空气和水,比如呼吸和行走。”“在呼吸中,你体悟到了,人能长长地吸气、畅畅地呼气是多么的幸福。通过这一体验,你会明白,与对物质、对名利无休止地追逐相比,能呼吸,能享受呼吸,才是人生最美妙最幸福的事情。”(《每一步都在播种》)

满怀慈悲心的李银昭和他的母亲,对人情世故的认识与处理,也是慈悲的,以给别人面子为有面子,以方便别人来方便自己。

银昭兄的母亲认为,“做人,多给别人面子,自己就有面子了。”所以,当看到别人在偷他家的南瓜时,老母亲不是去抓现行,而是拉着年少的银昭悄悄地躲开了。“母亲说,那年头,邻居家更穷,日子比我们家还过不得,几乎揭不开锅了。相邻相居几十年,为一个瓜吼了他,好人就成了仇人,见了面,就不好打招呼了。”(《一个南瓜的故事》)

银昭待人,总是给别人留足面子,留足空间。即使明白无误地知道别人错了,他也不会直率地指出来,而是以不经意的言行进行友好地提醒,或者干脆善意地附和。(《缘深缘浅随缘了》)

顺理成章,这样的李银昭一定会是有人情味儿的男人。

在母亲面前,李银昭作为“一个长大了的儿子,陪着个头愈发矮小的母亲,慈心柔情一下涌上我的心头。”(《看母亲端碗时的端庄和享受》)在内心深处,“人生过往,有些事、有些人是要忆想终生的,不论记下的是喜是忧,是乐是苦,比如学校,比如老师。” (《不论老师在哪里,都要去看他》)

这样的李银昭,几乎能够读懂一切有情有义的人,譬如朱梅馥——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一个安静的女人”,也是集中华民族女性美德的一个典范。“朱梅馥的胸襟如大海一般宽广,凡事尽力以丈夫的喜好为喜好。她以为,爱一个男人,就是尊重他的内心。”

“从朱梅馥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天赋谦恭、温顺的被动品质,这种品质赋予她们巨大和深层的宁静,这种宁静,可以把狂暴野性驯化成精致温柔,这种温柔,在必要的节点上,会转化出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具有纯美、更具有高洁、更具有宽厚、更具有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她比傅雷更不应该被忘记》)

但是,“我们习惯于赞美傲立山巅的青松,却忘记了润育和撑起松树的厚实的山体;我们习惯于捡拾海滩上的贝壳珍珠,却忘记了海滩和大海;我们习惯于赞美春天的花朵,却忘记了润生百花的阳光雨露。”

我是能够凭着对银昭的理解相信他的这些感情的。每逢欢聚时刻,他都会放开酒量喝酒,高腔大调笑谈,敞开心扉聊天,随口背诵诗文。尤其是微醺之时,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谈论张承志的《黑骏马》与《北方的河》,描摹白音宝力格、索米娅、额吉、黑骏马以及黄毛等,描摹那男生解开外衣,跳进黄河,以及那女生镜头里的“一个半裸着的宽肩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茫茫的巨川奔去”,还有著名作家王蒙、王安忆对张承志的褒奖。最后,他总会累极了一样悠悠地总结道:“这就是我所读到的青春、理想、爱情、担当和力量。”

当我也跟着他迷上《黑骏马》与《北方的河》时,他竟然网购了一套《张承志文集》寄给我,把他写的《独一无二的作家张承志》发给我,让我提提意见,而全然不顾我不过是个学习经济与管理的俗人,偶尔跟着朋友们谈论一下文学,实在是浅薄地附庸风雅。

甚至,他曾经非常认真地问我:“兄弟,如果你爱的女人躺在你身边,你能够像白音宝力格对索米娅一样安静地睡上一夜吗?”

人情味儿,是《一册清凉》的主题之一,无需解读便能感同身受。书中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与同情、柔情、难为情,情真意切,荡气回肠,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进去了,身不由己地跟着故事中的人去哭去笑去感恩去幸福。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这里的“文”,在我看来,应该是指散文。虚构的小说,修饰的诗词,不管构思多么巧妙,文采多么斐然,总是不能真实反映作者的真性情,所以,难如其人。散文则不同。散文一般诉说真人真事真感情,是作者心地、人品、性情、价值观、人生观与审美观的直率表达,亦即周伦佑先生所说的“亲历性”,以及“非主题性、非完整性、非结构性、非体制性”(周伦佑《散文“亲历性”的文本印证》)。让人怦然心动的散文,是“有温度的”,能够将“色彩、形态、气息、声音、道德”等融合在一起,以“清洁自己”叙说“清洁精神”的故事。(凸凹《文章温度与清洁叙事》)

银昭的《一册清凉》,恰如其人——真实,高洁,真性情。文章所言,一看便知来源于真实生活与真实感受。这些文章打动我的,首先不是优美的语言,而是真人、真事、真感情。

借用陶武先先生《春兰》中的两句来评价《一册清凉》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一是“不慕浮华尘市,钟情宁静萧墙”,二是“清妍何必抹浓妆,素雅自留芳”。

新闻推荐

特斯拉最高狂降超16万元后 新能源车企门店还好吗?

元旦第一天,特斯拉ModelY最高狂降16.51万元,引爆电动车销售市场,其官网也一度陷入瘫痪。线下场面如何?有视频显示,特斯拉上海...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