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站“热心人”:下一个5年,旅客可享智能机器人的精准服务
游佳
“有困难找张允”、“有需要找游佳”……过去的5年甚至10年中,张允、游佳是成都站(火车北站)、成都东站的两张“名牌”。进入车站的乘客,只要碰到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两位热心人。
“我这个车次在哪儿检票?”12月9日,游佳站在服务台内,正帮助刚刚进站的老年旅客寻找检票口。过去像这样的问询数不胜数,随着高铁开行成为日常,成都东站经过近10年运行,车站运行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过去需要人工服务的内容不断减少。
在游佳的期望里,未来5年,除了期盼成南达万、川南城际铁路等高铁线路的开通,还希望能引入智能机器人,在车站内为乘客提供服务。
变化:
5年建成多条出川大通道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
2015年12月26日,由成都东站至沙坪坝站的成渝高速铁路正式建成通车。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巴蜀地区打通了“任督二脉”:2017年,西成高铁全线正式通车;2018年,成雅铁路正式通车;2019年,成贵高铁正式通车。
过去5年间,随着多条出川大通道建成,“蜀道难”成为过去。
“西成高铁刚刚开通时,一个问路的乘客让我记忆特别深刻。”据游佳介绍,这位乘客经常往返于成都与西安之间,西成高铁开通前他要不坐飞机,要不就是坐一晚上的火车来成都,无论哪种选择,时间最快的飞机都需花费五六个小时。而西成高铁开通后,3~4小时抵达成都,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往来。
2016年,调整运行图后,成都东站每日开行列车增至123对。“旅客量一下猛增至8万人次,乘车人数暴增,当时大家都特别不适应。”游佳说,从那时开始,游客量便不断增加,2017年西成高铁开通后,成都东站旅客再次直线上升,在今年1月22日,更是实现单日发送旅客达25.4万人次。
除了高铁线路不断开行带来的旅客激增,整个车站的服务也不一样了。“电子客票化实行后,乘客不用再到窗口取票进站,一张身份证就可实现进出站。”游佳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过去排队买票到网上购票,从窗口取票到刷身份证进出站,过去的5年,乘客出行获得极大便利。
期待:
高铁网越织越密
智能机器人投用车站
截至今年,游佳已经在成都车站工作了20年,在成都东站也工作了近10年。从普速列车到高铁列车,从一条高铁线到多条高铁投运。高铁日渐成为老百姓出行的必需品。
9日下午,在成都东站26号站台,游佳和服务岗的几个人合力抬下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老人准备到四川省骨科医院去治腿。“高铁开通后,像这样前来成都看病的人就变得多了。”游佳说,高铁不只为上班出差的人提供了便利,从医疗方面来说,成都医疗的辐射面也跟着高铁越开越远。
旅客量的激增,出川高铁线路的建成,游佳为家乡的交通快速发展感到高兴,她更期待下一个5年,成都高铁网越织越密,为更多旅客带来方便。
“结合工作岗位来说,我希望未来候车厅能增加智能机器人,更加便捷地为旅客提供服务。同时,借助大数据为旅客提供精准服务。”游佳认为,随着高铁越来越常态化,进站咨询的旅客将越来越少,增加移动机器人,可解放出更多人工,为重点旅客提供服务。
其中,大数据可以为旅客画像。比如一些残障人士乘车,在其购票之后,大数据便会给车站服务台发送信息,车站服务台提前与其沟通,在进站时便可第一时间提供服务。
“除此以外,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遗失物品等。”游佳说。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新闻推荐
市民在桂溪生态公园游玩天府三街写字楼里白领们正常工作12月11日,在太古里喝咖啡的市民12月11日,成都,太阳从厚...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