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冠军综保区”也要补短板

四川日报 2020-11-19 05:42 大字

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主题论坛研讨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之道。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枫摄

●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已连续31个月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一

●对四川外贸增长贡献度高达84.7%,当之无愧四川外贸“第一平台”

“包括成都高新、重庆西永、西安关中、重庆两路寸滩、西安高新在内的5个特殊区域,已成为我国唯一可比肩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超万亿元外贸进出口产业规模的特殊区域集群。”11月18日,在成都举行的2020中国西部国际口岸物流开放发展大会上,当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蒲少伟拿出这组数据时,全场既惊讶又兴奋。

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外向度素来让西部地区为之羡慕却又难以企及。然而,随着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在相关各地的成长壮大,像沿海城市一样扩大对外开放的梦想正在西部地区加快实现。大会上描绘出这样一幅“数字画像”:截至2020年10月底,四川、重庆、陕西“两省一市”区域中,已投入运行的特殊区域共8个,分布相对密集,其区均进出口值是同期全国综保区进出口均值的3倍……

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的表现尤为抢眼。□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碧红

进出口额连续31个月第一

“我们完成的进出口总额已连续31个月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一。”坐在大会发言席上,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岗显得很有底气。他将这份“成功”归结于——头部企业带动有力、加工贸易非常发达、多业态齐头并进。

据介绍,目前成都高新综保区内聚集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富士康、莫仕连接器等一大批高端制造业巨头,重点集聚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晶圆制造及芯片封装测试、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在成长为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重镇的同时,也成为推动全省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外贸增速达27.6%,高于四川外贸21%的整体增速,所占四川外贸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4.5%提升到68%,对四川外贸增长贡献度高达84.7%,成为当之无愧的四川外贸“第一平台”。

“冠军综保区”也有短板

“在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各地综保区都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大会现场,来自湖南岳阳城陵矶综保区、郑州航空港区口岸局等相关负责人均表达了类似观点。

对此,作为“冠军综保区”的成都高新综保区也不例外。李岗坦言,当前面临着两大挑战——发展联动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充分。“综保区过度依赖几家龙头企业发展。”李岗认为,目前占据成都高新综保区“大半壁江山”的都是加工贸易,让其他业态的发展严重欠缺。

同样,尽管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小,但是最值钱的原材料、研发、营销环节都在境外,只留下了附加值最低的加工类环节在综保区内。“如园区内有家做IPAD组装的,由于附加值不高,最终体现在公司员工收入普遍偏低。”李岗的举例直中要害。

补短板,综保区应全面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了弥补短板,推动全面发展,成都高新综保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一般纳税人试点。换句话说,有了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在境内销售、境外出口就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税收成本大幅降低。

以富士康为例,如果将企业改变成一般纳税人以后,仅是地方所得税就能多3.5亿元,同时企业则降低成本1亿元,将促进产业链效率。李岗透露,为推动未来的全面发展,成都高新综保区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通过延长电子信息产业链、提升行业附加值,把值钱的产业环节做起来;大力发展多元化平台,同步发展保税贸易、保税仓储、保税研发和保税维修多种业态……

“利用自贸区促进综保区发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捷径。”湖南岳阳城陵矶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宋振权建议,应综合利用自贸区的开放程度高与综保区的政策优惠。“一个是政策洼地,一个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让它们相互配合,把综保区提升为制度高地,把由单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为多元的、改革开放的一股力量,也将是综保区创新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新闻推荐

武侯区检察院护航民企发展

本报讯(武侯检记者陈博)近日,武侯区检察院联合区工商联共同开展“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