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亮点扫描

成都日报 2020-07-16 01:52 大字

1、构建“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

会议透露,要超前谋划城市、区域发展重大政策设计和功能建设,加快构建以天府新区、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打造联动辐射区域的多维功能中心,形成基于良性互补、双向赋能的平台化功能聚合体。

另一方面,还将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枢纽的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和覆盖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供应链体系,推动更多国际高端资源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放大资源集聚、商业交互、价值创造的网络协同效应,形成基于渠道共享、流量互通协同化运筹联合体。

2、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成都如何发力?

看经济中心建设——两地将合力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协同打造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世界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

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地将合作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协作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高标准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开工建设成渝中线,实施成渝客专达速提质和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协同规划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推动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看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支持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拓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合作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3、加快规划建设成都至德眉资市域铁路等重大项目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过程中,成都如何发挥“主干”作用?全会也予以明确。

交通先行。将加快规划建设成都至德眉资市域铁路、成都外环铁路和高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一体运营的公交网。

产业强基。将加快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引导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沿龙泉山东侧纵深集聚。

公服共享。将组建医联体和教育联盟,推动医疗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积极争取同城灵活从业人员自愿缴存公积金等国家试点。

4、打造“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

优化未来城市空间体系,是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

会议透露,成都将推动功能区建设,以TOD建设引领片区综合开发,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形成全域功能区体系。

同时,通过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细化“社区—街区—地块—建筑”空间尺度管控策略,打造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筑牢未来城市形态底部支撑。

5、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如何提升辐射力?

会议透露,成都将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做强以中欧班列(成都)、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和日韩沿(长)江为核心的国际班列体系,打通连接泸州港、重庆港到上海港的长江水路通道,打造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进而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

6、打造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与能力发展链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会议透露,成都将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与城市战略的匹配度。具体来看,将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团队)、培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集聚优秀青年大学生,打造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与能力发展链,以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的高水平协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将提升政策对优秀人才的可及性,构建以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服务人才为重点的协同创新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探索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工作许可便利化等政策措施,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技术技能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7、将打造宽窄巷子等高品位步行街区

未来,更多高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消费场景将呈现。

会议透露,成都将全面提升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加快建设交子公园商圈,大力提升国际空港商圈和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高起点策划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商圈和成渝双城门户商圈,打造宽窄巷子等高品位步行街区。

此外,还将持续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引导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合作示范基地。

本报记者 张家华 本报制图 赵蕴如

新闻推荐

高新:法官讲授普法课宣传民法典

本报讯(记者刘冰玉)近日,由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肖家河街道办事处主办,成都高新区法院协办的第三届...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