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用ECMO抢救新生儿 他刚出生就命悬一线 全靠这“神器”保命

成都商报 2020-06-21 01:17 大字

医护人员悉心守护患儿

6月16日,一名男婴在成都某医院诞生。因为宫内感染,这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命,被诊断为重症肺炎。他一出生便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他的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靠自身工作非常困难,需要人工替代。”在成都市妇幼医联体的协调下,17日,男婴被紧急送往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ICU病房。这里,一支训练近两年的新生儿ECMO团队奉命上场,(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缩写, 是指将血液由体内引出,经人工氧合器(又称膜肺)氧合后,再回输体内的生命支持技术)第一次投入到“救命神器”加持下的实战中。

生死考验

医院成立28人的救治小组

18名医护参与临床监护

6月19日上午,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ICU病房。病房里,该男婴待在单独划出的一个区域,与许多其他育婴箱内的早产婴儿相比,他的个头大了许多,有3.4KG重,但他面临的病情,明显要危险得多得多。

记者看到,他几乎纹丝不动,甚至胸部也看不到任何起伏,科主任巨容医生解释说:“他的心肺功能正在被ECMO替代,所以起伏极为微弱。”

ECMO所用的导管很粗,尤其两根连接静脉与动脉的“双枪管”,有成人食指般大小。除此之外,一旁的护士介绍,另有9根输液管连接着男婴,正向他体内传送着各种维持生命的液体。护士介绍,其中有镇静、镇痛的液体:“他不像成人,如果挣扎起来便会有危险,现在处于深度镇静状态。”

据了解,在ECMO领域,新生儿救治相比成人有着更高的难度。除了他们的生命更为脆弱、血管更细、体重小用药难度高。

18日上午9时许,多学科团队正准备开会时,针对该名男婴的救治工作出现过一次险情。因为管路不太通畅,一度出现“贴壁”的危险状况。该科室罗晓红医生向记者解释:“ECMO所用的导管是直接放置在他的心脏中的,当时管子贴在了心脏壁,那会导致引流不好。”好在医院为此准备了充分的预案,紧急化解了危机。

从ECMO一开始运行,男婴就被3名医生和3名护士时刻监护着,目不转睛。巨容介绍,为了救治他,医院直接由院长牵头,成立了28人的救治小组,涉及新生儿外科、新生儿科ICU、超声科、麻醉科、放射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其中18名医生护士分成三班,直接参与临床监护。仪器上显示着男婴目前面临的险境:重症肺炎、败血症、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记者看到,他的“目前诊断”一栏写着20种疾病。

“之所以采用ECMO,是要让他的心肺先休息休息。”这个刚出生3天的新生命,还未好好看一次这个世界,便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巨容介绍:“刚出生几个小时,他很快就面色发绀,呼吸非常急促。”

意义非凡

标志着四川新生儿救治

迈向新台阶

巨容介绍,目前,该男婴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但能否最终挺过来,最终效果如何,还要看下一步的治疗。

记者在多次涉及到ECMO的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的ECMO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ECMO的原理是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是体外生命支持的关键技术。在医学界,ECMO在医学界有“叶医生”“魔肺”“终极救命神器”等美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它是代表了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据了解,自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ECMO团队,川内的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也相继成立。

在这次新冠疫情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中,ECMO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一度走红网络。红星新闻也在此前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也带着数台ECMO和技术团队紧急驰援武汉,几乎将整个重症医学科搬了过去。

此次针对该男婴的救治,是四川首次运用ECMO技术抢救新生儿,标志着四川省新生儿救治迈向新台阶。

红星新闻记者 陶轲 王拓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规范》出炉 助力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

本报讯(记者阚莹莹)6月17日,《生鲜畜禽、水产品加工及贮运销售新冠病毒防控卫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出炉,该《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