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毕业 你会去哪里工作买房
原创 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今年的毕业季似乎来得特别快。
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数字达到874万人。
虽然也没有一毕业就失业那么夸张,但这群年轻人,的确会面临一个比较艰难的就业环境。
无论怎样,他们都将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奔赴一座座城市,各行各业,在一个个岗位上去奋斗,去迎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同时,毕业后的选择,在这样的艰难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出的,是对城市的选择。
回想自己毕业,已有五六年时间。当初我们那一届应届毕业生中,很多人和我一样,在面临第一份工作大的城市选择时,大多是迷茫的,没有计划的。
年轻固然有试错的资本,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但同时,选择带来的结果,你也得自己承担。
说白了就是,目光没有放得很长远,都是跟着感觉走。
因为这样的迷茫,周遭的朋友和我一样,在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时,有了几年沉淀和成长后,又会产生了新的思考:
如果当初我们,对城市,对产业,对个人成长有更深的认识,或许能够在选择城市时,考虑得更全面一些。
因为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城市也是如此。
01
最近反复和身边的朋友聊了一下这个话题:
当初毕业前,你是怎么选择城市,选择第一份工作的?
所有人给我的反馈,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留在大学城市
二、回到老家省会
三、选择一个离老家近的一线城市
多少数在毕业后,都在以上三种选择中,选择了中间那个。
至于为什么?他们是这样说的:
选择回到老家省会的人,通常是因为距离远,一毕业就会选择回家。
通常这样的选择,有文化差异的原因,有父母的规劝,也有自己的考虑。
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大多数人不愿意长时间的远离家乡。
所以,距离成为了第一大考量因素,这些人对于城市发展的概念,比较模糊的。
还有一种,就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传统一线城市,北上广深。
因为五年前毕业时,并没有什么新一线城市之说,所谓的大城市,就是北上广深,再无其他。
就如同我身边的同学A在成都读书,一毕业选择了深圳就业。
我问她,成都也是一个很好很有潜力的城市,为什么会选择深圳?
她说,成都离家太远了,当初成都的发展感觉也没有一线城市好,所以在北上广深里面,选择了一个离家近的一线城市。
所以很多这样的例子,北方地区的同学选择北京,江浙一带的同学选择了上海,南方同学多会选择深圳和广州。
当时,传统的北上广深成为那一批年轻人的首选。
当这样的问题抛出来:如果现在的你回到毕业前,会怎么选择城市?
和身边同辈的人讨论之后,发现我们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希望可以给当下毕业的年轻人作为一点点参考。
02
如果回到毕业前,还是会选择大城市。
这里说的大,不是这个城市多有名,幅员辽阔的大,简单粗暴的说,就是人口规模大的城市。
当前,我国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的城市有六个,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
除了北上广深之外,重庆和成都两个新一线城市的人口也超过了2000万人。
这四个城市的人口,不论是放在全中国,还是放眼全世界,都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规模本身就是竞争力带来的结果,这样的大城市里,一定是在多年的竞争中长期保持优势得到的规模。
城市的竞争力和开公司一样的,把竞争对手公司的人弄得越来越少,自己公司的弄得越来越多,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保持极大优势。
规模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和活力。
很多好的工作机会,公平的竞争机会一定在规模大的城市才会出现。只有规模足够大,市场够大,需求大,才更有活力。
同时也有利于创新,离开了人口基数,不仅无法撑起一个大的市场,更无法做到小的细分,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很可能就会导致资源错配。
因此,这样的城市会成为一个很好平台。这样大规模的人口基数,也足以说明这六个城市,就是目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对于这样规模大的城市,竞争相对公平之外,还有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好的一点是,如果觉得自己的最初的选择不合适的话,还能更快速的转换方向,有试错的空间。
03
不过,如今对于大城市的定义,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狭隘了。
以前我们说大城市,指的就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
除了这四个城市以外的,统统都是二线或二线以下的城市。
近几年来,新一线城市的概念被提出来后,最近这几年,有一个很强的信息,很多新一线城市成为了大学生毕业的首选。
2018年开始,近5成大学毕业生都选择了新一线城市,作为自己发展的第一站。
前不久,今年的中国337座城市的排名刚刚出炉: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一共有25个。
而在人口规模上,我用近5年的数据统计了一下,北京上海近几年的人口导入有变弱的趋势,而新一线城市如成成都,重庆,杭州,西安,在人口流入方面,则是越来越强势。
因为新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方式实在是太强势了,送钱,送房,送户口,一场声势浩大的抢人大战在新一线城市中展开。
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到很多城市加码抢人政策,不论是杭州,青岛,沈阳,南京重庆,郑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
还是中山,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都不断地用买房补贴,落户零门槛等方式,使出浑身解数留住年轻人。
这些在人口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城市,必将保持更高的竞争力,同时也更有潜力。
因此,这也给当下年轻人一个新的选择思路。
新一线城市不仅有很可观的人口流入,同时这几年新兴产业崛起得很快,也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比如,合肥在这几年成为了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家电,显示面板,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新产业在这里崛起,合肥这几年的GDP也是翻倍增长,是中国GDP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
还有杭州的互联网电商产业,武汉的光谷科技园,苏州工业园...很多新一线城市的产业崛起速度之快,是肉眼可见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城市既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因为城市在快速上升阶段,同时也是更年轻化的,充满活力的。
一个城市只要产业有活力,就不怕人不来,就不会失去竞争力。
相反,那些人口基数本就不大,反而还在逐年流失劳动力,为其他城市输血输送人才的二三线城市,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人口问题,其实也是产业活力不足的根源所在。
04
如果可以,将一些人生要面对的现实要考虑的问题前置。
不仅仅是工作,还有房价,定居,落户,成家立业。
比如:我是否能在这座城市买得起房?这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否太高了?落户是否太难了?
毕竟选择了一座城市,更希望能够稳定的发展。
我们通过数据来看,从DT财经统计的表格可以看出,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买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对年轻人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同时,杭州和南京收入快赶上一线城市,但是房价也赶上了广州的脚步,已经属于房价和收入双高的城市了。
对比北京上海来说,杭州还是比较容易买到房,落户定居的一个城市,因此这两年,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迅速崛起,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长沙,呼和浩特,昆明则是在收入较高的前提下,房价也比较友好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无疑首次置业的压力更小一些。
不论怎样,买房落户这些问题,终究是要来的。
想要大家说的是,如果可以将这些问题前置,可以做出更利于自己稳定发展的选择。
05
城市和人,本来就是相互成就,才能发挥最大效益的。
城市因为大批人才的涌入,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了活力和创新,在发展中保持竞争力。
年轻人,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在竞争中提高自己,获得个人成长,收获一个好前途。
到底什么样的城市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觉得如果可以,选择一座和自己两情相悦的城市。
所谓两情相悦,就是你看我也挺优秀,我看你也比较适合的那种。
你有合适我的行业和岗位,机会多,公平,薪资相对更高,我在你这里,可以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发展。
同时我也是你目前大力发展的产业里需要的人才类型之一,在各方面给与一些补贴,选择和你两情相悦城市,就像千里马遇到伯乐,何乐而不为。
毕业了,勇敢去选择。
希望大家都能在一座适合自己的城市里,相互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以上为正文,来自乔不丝原标题:《如果现在毕业,你会去哪里工作买房》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6月13日3时起,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截至目前,有45人检测呈咽拭子阳性。昨晚,红星新闻记者接到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