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给孩子选零食

消费质量报 2020-05-29 05:58 大字

国内首个儿童零食团体标准下月起实施,提出少添加糖盐油近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国内首个儿童零食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以下简称“儿童零食团标”)。相较于普通零食,儿童零食团标首次提出了“儿童零食”的概念,并对儿童零食在营养健康及安全性上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等。

相比较普通零食,符合新标准的“儿童零食”就更值得购买吗?有没有真正健康的儿童零食呢?

新标准规定

儿童零食零反式脂肪酸

新标准在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及安全性上进行了规定。比如,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此外,还提出了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规定了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零食不能“崩到小牙”;强制标出过敏原。这些指标考量了儿童身体的耐受性、排解能力以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需求。

儿童零食团标将于今年6月15日起实施,是否意味着今后商超的零食区必须分成普通零食和儿童零食两块,不合规的零食不能售卖给儿童呢?记者了解到,并不是这样。这份新标准不是国家标准,不强制实行,只作为一种推荐标准。

记者探访

商超鲜见“儿童零食”区

27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和成华区的几家大型超市和零食店实地探访。在超市零食区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饼干、薯片、果冻、巧克力、糖果和饮品等。记者随机选取了能够从包装上体现“儿童”元素的饼干、糖果、饮料等商品,对比配料等信息后发现,部分饼干明确标注了过敏原,而多数饮料没有交代含有的致敏物质。

正在采购零食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9岁,平时买东西会更关注标有“儿童”字样的产品,虽然价格更贵,但感觉更安全健康。而饮用水、面条、糕点和牛排等,有儿童款她就会买。

记者在成华区某超市牛奶柜台注意到,一位促销员正叫卖着“专为儿童定制的儿童牛奶”。据她介绍,这款牛奶的定位人群是3至12岁儿童,内含适合儿童的优质蛋白质、钙质、益生菌,更符合儿童体质。但记者在外包装上看到,除了标注有“3岁以上”字样外,并未有其他明显标注的“儿童”关键词。

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对于食品是否针对儿童设计或者适合儿童食用的判定,主要是依据常识与外包装。部分产品的外观设计会突出儿童元素,比如外包装印有鲜艳的颜色和卡通形象,以此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购买欲。

在货物摆放上,有一家超市专门为儿童设置了零食区域,名为“儿童糖果”,货架上摆放的都是带有卡通图案或玩具设计的糖果,但外包装上未体现“儿童”字样。

在选购零食方面,很多家长也有纠结。在成华区一家超市的零食货架前,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很喜欢吃糖,自己作为家长虽然会对糖分过高、伤牙齿等问题有所顾虑,但还是会抱着少吃就行的心态为孩子购买。

专家解读

儿童零食≠健康食品

那么,符合新规的“儿童零食”就可以放心购买、敞开嘴吃了么?营养专家表示,也并不是这样。新标准虽在健康程度上有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儿童零食就能变成健康食品,儿童每日的盐、糖都有限制。

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介绍,目前,儿童食品制作主要依据的还是《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等成人版法律法规。基于标准空白现状,该协会在新标准中将零食定义为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营养(或平衡营养)、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儿童零食则指区别于普通零食,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在营养成分方面,新标准要求儿童零食少盐少糖少油,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在产品形态上,要求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口感不能崩牙。在包装设计上,考虑安全性,降低割伤、误食等风险。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王钰文/图

新闻推荐

无人回收站、无人驾驶摆渡公交… 这些黑科技将在成都5G智慧城实现

5月28日,成都高新区新基建项目发布会举行,会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都5G智慧城市涵养产业生态圈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