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起来 拉近与大众的距离

四川政协报 2020-04-16 00:41 大字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它承载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基因密码,以其独特的历史特征、文化特性、美学属性、艺术品性,向人们传递着来自遥远时代神秘而丰富的信息。走进博物馆,是大众近距离欣赏文物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各家博物馆的办展主旨。如何让文物走出深锁的“围墙”,让文化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日前,记者走访了成都几家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了解他们创新推动文物“活化”的种种尝试。无论是在策展思路、办展形式上的突破与多样性,还是在社教活动、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深入与精细化,成都各大博物馆都体现出“深耕”精神。

让文物“活”起来!成都多家博物馆正在为观众端出一道道营养丰富、口味齐全的“文化大餐”。

起来

拉近与大众的距离

□本报记者 唐召怡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文创产品。

?创新形式 让冷冰冰的文物“开口”

“展览是载体,我们希望通过展览把文物串连成一个历史场景,让冷冰冰的文物‘开口’,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作为成都博物馆的总策展人,黄晓枫认为文物“活化”就是一个转换过程,让观众能够透物见人、透物见事。曾担任考古领队的黄晓枫,有着多年田野考古经验,如今她把考古的专业优势与博物馆策展相结合,努力尝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成都博物馆新馆于2016年正式开放,以崭新的面貌惊艳众人。除精心布置的“花重锦官城”等常设展外,一系列大型特展,如“倥偬的乡愁·张大千”“走进重华宫”“灵蛇传奇”“青铜文明特展”“映世菩提”等,给蓉城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中,“灵蛇传奇”是黄晓枫最为满意的一个策划案。这是成都博物馆与世界顶级设计品牌宝格丽的典藏机构首次联合组织多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举办的主题艺术大展。

“展览中,古代文物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有主题,有节奏,既是一次古今对话,也是一场中西对话,向观众展示出不同地域的文明。”提起“灵蛇传奇”展,黄晓枫至今仍津津乐道。这场展览内容丰富,既有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明代鎏金铜玄武、古罗马时期的“握蛇的赫拉克勒斯”大理石雕像、20世纪最伟大雕塑家之一的亚历山大·考尔德的《猫蛇》等,还有宝格丽品牌的最新时尚之作,并首次引入音乐和香氛等营造别样的艺术体验空间,同时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替代大量说明文字,令人耳目一新。

和成都博物馆相比,成都永陵博物馆无论是展馆面积还是藏品种类、数量,其规模都要小很多。不过,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永陵博物馆内的永陵墓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墓内石刻精美绝伦,尤其是镇馆之宝——棺床腰部的“二十四伎乐”石雕图像,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这组完整的宫廷乐队有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乐器有20种共23件。其中一些乐器来自西亚和中亚,充满了浓郁的丝路风情,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开放和包容。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这是杜甫笔下的《成都府》。前蜀国所处的时代,衔接起唐朝和宋朝,在文化上承前启后,拥有深厚灿烂的文化艺术积淀,加之当时的成都偏安一隅,避开了战乱,经济发达,游乐之风盛行。“二十四伎乐”石雕图像就是明证。

“如何充分展示永陵特色?我们决定结合成都当前打造国际音乐之都的契机,深度挖掘‘二十四伎乐’石雕图像的音乐文化内涵,把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内容‘演’出来,把凝固在画像砖上的音乐弹奏出来。”成都永陵博物馆副馆长冯夏告诉记者,为了让文物焕发新的生机、真正“活”起来,2018年,永陵博物馆出品的大型国乐观念剧《伎乐·24》首次试演,重现了“二十四伎乐”之华美。此后,经过改版完善,今年1月19日晚,《伎乐·24》在四川大剧院开启了全国公演成都首站。

竖箜篌、觱篥、篪、笙、箫、贝、拍板、正鼓、和鼓……根据“二十四伎乐”石雕图像“复活”的古乐器一一登台亮相。全剧分为《在古代》《那时月》《将军归》《人间乐》四幕,有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再现了当年“锦城丝管日纷纷”的盛景。歌舞、乐器、服饰、灯光、舞美的完美融合,让观众沉浸于缥缈唯美的古音雅乐之间,享受到一场独具古典韵味的视听盛宴。

“《伎乐·24》原计划在成都首演之后开启全国巡演,因疫情原因不得不暂停。”冯夏透露,下一步成都永陵博物馆还将把《伎乐·24》改编成小型雅集等形式,在不同的场合演出。通过演展配合,更好地展示永陵和成都的文化特色。

2019年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成都市金沙小学的师生们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剧场,上演了一幕具有浓厚古蜀文化气息的儿童剧《幸福密码》——讲述几名到博物馆参观的小朋友,穿越到古蜀王国,在古蜀勇士的帮助下守护太阳神鸟、打败邪恶巫师,并重返现代,立志用自己的新发明帮助人们和谐相处的故事。

据悉,自2007年以来,金沙小学便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建立“合作育人”关系,通过开设特色课堂、培养小解说员、体验式综合实践等方式,探索出一套具有成都本土特色和天府文化内涵的博物馆创新课程新路子。

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原本分属两个体系,近年来开始不断渗透、相互融合。在馆校合作中,金沙遗址博物馆社教部不断完善教育功能、创新教育模式,让馆校合作的经验成果惠及社会公众。“金沙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2019年全年“进校园”活动累计开展55场,4876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共有19批学生团队、7968名学生进馆参观学习。

“我们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为合作学校策划针对性教育项目。”金沙遗址博物馆社教部负责人表示,2019年他们继续与金沙小学合作,除创编儿童音乐剧《幸福密码》外,还打造了“校内博物馆”,创设了多学科金沙微课。此外,结合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特点,为其打造“触摸金沙·感知金沙·体验金沙”系列课程,充分调动特殊学生的感官,推动古蜀文明、金沙文化“可触摸化”;与成都墨池书院小学共同研发打造的“金沙博悟”课程也深受好评。

文化讲座、亲子活动、互动答疑、手工活动……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在馆方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策划开展“点亮社区”品牌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金沙、热爱金沙、走进金沙。活动一般在周末举行,从固定内容到定制服务,从零散服务到定期宣讲,“点亮社区”活动在扩大金沙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大获好评。2019年,“点亮社区”活动共计开展14场,吸引700余个亲子家庭、1500余人参与。

“作为一个综合类博物馆,我们的展览资源非常丰富,结合常设展、临展以及各种节日,我们策划了丰富的活动。”成都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冉静告诉记者,成都博物馆一直注重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发挥,以“创新教育 服务大众”为社会教育工作主旨,针对不同群体观众,推出了涵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科学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将展览讲解、专题讲座、特色展演、互动实践、趣味游戏等活动内容有机融合,带给观众全方位的参观学习体验。

“比如我们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推出了‘老成都民俗穿越游’,将主要活动场地设置在位于展馆四楼的民俗馆里,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和参观的小朋友都着古装出场,整个氛围让人一下子产生古风穿越之感。”冉静介绍,为了增加活动的互动参与性,他们精心设计了几个趣味环节:用四川话背诵老成都童谣;在展厅里探秘茶文化、川菜文化、街巷文化并答题闯关;手工互动,识别川菜调料、调制川菜调料包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对家乡的民俗有了更生动的感知。

目前,成都博物馆被确立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成为向公众传播成都历史文化、为城市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张名片。自2016年新馆开馆以来,已开展近2000场社教活动,共有15万余人参与其中。

?IP授权 让文博元素融入大众生活

?“走出去”“请进来” 让文博课堂深入学校与社区

2019年12月9日,成都博物馆首次公开《唯怡伎乐俑文创瓶身包装设计》《绿叶啤酒包装设计》《成都皮影系列之摇滚西游;成博CDM说唱第一人》三大文创联名款设计作品,并授予合作品牌相关文创产品生产及开发权。

成都博物馆文化创意与产业部主任黄一鸣介绍,去年8月,“‘这礼是成都’——2019首届成都博物馆文创IP联名产品设计大赛”启动,共征集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优秀文创设计作品近700份,其中获奖作品93份。而最终入选的三大联名产品,以三大核心选择标准为评选依据,即设计作品与文物结合的巧妙度、设计产品的实用度以及设计美观度。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寻找能够落地的产品,让更多文化元素走入大众生活。”黄一鸣表示,IP授权是博物馆文物“活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此次成都博物馆转变思路,引入品牌,就是为了让文创设计以实实在在、更鲜活的模样呈现在大众面前。唯怡豆奶、绿叶啤酒都是大众熟悉的饮品,通过植入文化形象、文化元素,可以让成都博物馆的相关文物真正“活”起来,更加深入人心。

成都博物馆还携手一系列本土知名食品品牌,开发“成都舌尖记忆”文创系列产品11款,推出“成都舌尖记忆”首期文创系列礼盒。礼盒的四个面以立体画的形式,体现成都人文、地理、艺术等特色,内装11款特色食品,成为深具城市文化特色的礼品。

早在2017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就打破博物馆“围墙”,对热爱古蜀金沙文化的创新创意企业广开大门,尝试通过授权开发的形式进行产品开发,目前已与近20家全国各地的文创企业签订授权开发合同,开发产品的数量和销售量大幅增长,2019年销售额接近1000万元。

“我们的很多文创产品以太阳神鸟、黄金面具等馆藏精品为设计元素,非常受欢迎。比如我们推出的‘金沙面具杯’系列,现在已经成为网红爆款。”金沙遗址博物馆宣传推广部主任秦晴告诉记者,自博物馆开馆以来,就同步开放了文创服务区,并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为当年众多博物馆的学习范例。去年该馆推出一款双耳面具杯,集纳四种天府文化元素,其整体杯型是对黄金面具进行萌化设计而成,面具的双耳变成了杯柄,耳上凹凸的纹饰则来自于另一藏品——金沙铜虎身上的纹饰,杯底藏着“太阳神鸟”,杯身还有象征古蜀文明的烫金标识。这款造型别致的面具杯一经推出,就引发网友抢购。目前,“金沙”文创产品包括生活风趣、创意文具、图书影音、成都味道、精品艺术等8大类,共计3342款,从多方面满足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创新尝试亦可圈可点。去年,杜甫草堂博物馆与肯德基跨界合作,推出天府锦绣主题餐厅,以杜甫诗作、草堂景观及书画等相关文化元素为特色,吸引众多市民前往体验。

这是四川本土唯一一家由博物馆打造的主题餐厅。在餐厅取餐台旁的3D全屏投影屏幕上,“春夜喜雨”“仲夏苦夜短”“秋高风怒号”“季冬树木苍”等杜甫描写春夏秋冬的名篇佳句滚动出现,配合着草堂的四季风景图。墙上则描绘着唐朝人的生活场景以及经典杜诗和相关书画作品。此外,餐厅里还售卖特制的文创产品咖啡杯,杯套上印着杜甫草堂博物馆的著名景点“花径红墙”和清乾隆皇帝手书的《春夜喜雨》。

新闻推荐

提供心理服务 加强关心关爱

陆华(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刘敏如女科传承创新研究院院长):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其传染性强的特点,打破...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