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姐的“云公益”蝴蝶效应
黄克
这段时间,举国上下都在战“疫”,身边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身边有一位这样的朋友——她平时看起来是很低调、很普通的成都女子,也是一对龙凤胎的母亲,竟靠着一个人的力量在全球采购了3000多个口罩送人。最有意思的是——她的善举引发了连环蝴蝶效应,她的朋友在她的影响下向一线抗疫岗位捐赠物资达百万元。
这位朋友原来做过翻译工作,多年前,她开了自己的公司,交了很多朋友。很多不了解她的人以为她是一个家庭妇女——因为她经常出现在菜市场。过年前,从新加坡讲学归来的她带着孩子去日本旅行。疫情的消息传来后,我以为她会躲着不回来呢。结果没两天,我就在朋友圈看到她带着孩子赶回来了,另外,她还从日本带回来1000多个口罩。后来,我又得知她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托付朋友买了几千只口罩。我惊讶她的人脉和执行能力,心里想:她卖口罩要大赚一笔!
没想到的是,她把口罩都送了出去。我听她的老朋友讲她的趣事:她打算为社区的工作人员捐口罩。去邮寄的路上,出租车司机知道她有口罩,求她卖几个。她听到司机说自己家里的情况,一口气把手头的63个口罩一股脑送给陌生的出租车司机,感动得司机下车要和她合影。后来她自己又走路回去取口罩,重新邮寄;她给菜市场的阿姨伯伯塞口罩,大家都诧异,这个平时买菜精挑细选的女子这么善良;她给复工企业邮寄赠送口罩,有一个本地公司来拿,她大喊“站住”!让人在家门口拿了口罩赶紧走,“我们做的是‘云公益’!减少接触不聊天!”老同事笑她,“你吓得人家不敢动!”
最后,她捐了3000多个口罩,一位在日本的华人导游捐赠了上万只口罩,她又帮着疏通海关快速过关。后来,她觉得大家闷在家里太无聊,把自己的朋友集合起来,在微信群教大家拍视频、养生操、听音乐、家庭整理……她的朋友受她影响,也开始组织自己的公益课程。
蝴蝶效应就这么一点一滴开始了,如果不是这个特别的时期,你可能永远想象不到身边会有这样的故事。我发现:朋友圈里很多好友的公益捐助,都是受她启发,因为这些人都被她帮助过,所以对她很信赖——一对夫妇企业家在她的带动下捐赠了3万只口罩,又带动了自己的两个企业家朋友捐赠了近20万元的口罩;宁夏酒店的老总一时买不到消毒液,收到她捐助的两箱消毒液,深受感动。后来,这位老总又捐了4万余元消毒液,还把4星级酒店拿出来,供一线医护人员等住;她和江苏卫视的导演为一线记者捐助口罩,一线记者又把口罩送给同一个酒店居住的护士;她东部沿海的医护界朋友受到她的带动、启发,给东莞新建的医院捐赠了隔离衣,解了燃眉之急,目前正帮汕头和佛山医疗队解决医护物资问题;她帮一位老总对接口罩资源(只帮忙介绍),无意间搜集了很多生产口罩的信息。这位老总从她口中得知了很多上下游资源,思考后干脆自己投资了一条口罩生产线,支援国家物资需求。
她在朋友圈里感叹:没法捐了,我还得给自己和孩子留几十个口罩呢,力量还是太小。但我和她的朋友、同事们算了一笔账:大大小小,这个蝴蝶效应已经为抗疫捐助近百万。金额不是重点,如果不是共同的朋友圈子,彼此太熟悉,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是真的。
我的这位朋友名叫熊莉。你的身边或许也有很多小红、小莉……其实,哪怕再特别的名字都只是一个代号,但人性的光辉是独特的。当一个善举,可以引发一场美妙的蝴蝶效应时,我们都不再只关心自己,我们的世界真的可以变得更好,我们的名字也会闪耀着熠熠光辉。
新闻推荐
曾静远(武侯区)良田紧贴大地起伏的脊梁草屋在茸茸新野上斜斜地躺下榆柳的叶细细裁剪斜阳乡间的春浅浅一笑桃一抹红晕李一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